“呀!”
“光顾着和殿下说这些,忘了那洗澡水都快要凉了!”
说着,苏玉如手忙脚乱,推着宋桓去洗热水澡。
泡在温热微烫的热水中,宋桓只觉浑身上下的毛孔都被彻底打开,整个人也是无比的放松惬意。
一切都是那么的刚刚好,只不过……
若是再来个美人同自己共浴,那就更完美了。
对于脑海中冒出来的这个念头,宋桓也颇有些无奈。
没办法,修炼之后真气四处流窜,难免让人产生一些饱暖过后才会有的念头。
眼下火气再大,也只能暂时按下。
大不了明天白天,去找母老虎谈谈心、聊聊天,排解排解忧思。
嗯,真的只聊天!
宋桓闭上眼睛,将整个人浸泡在热水当中,忍不住幻想起聊天过程中将要发生的一些细节。
然而门外响起的细碎脚步声,忽然打断了宋桓的无限思绪。
“谁?”
自从喝了上官皇后的补药之后,宋桓的视力和听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对于门外那极其细小的脚步声,宋桓也能听得极其真切。
最近一段时间,霍启似乎忙得厉害,无暇照看自己。
所以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一切风吹草动,宋桓也都格外敏感。
他屏息静气,静静地聆听着门口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很是轻巧,如果不是个身材纤细的女子,就必定是一名修习轻功的高手。
脚步声似乎在门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推门走了进来。
宋桓满腹狐疑。
若真是对自己心存歹意之人,应该也不会这么大摇大摆地推门而入。
但身边伺候的侍女都知道,自己沐浴的时候,不喜欢任何人近身伺候。
那来的人是……
“究竟是谁在门外?”
宋桓厉声询问,可看清了来者的面孔,他便忍不住微微一怔。
“月苓?”
“你大半夜的不好好呆着,到本王这里做什么?”
只见月苓身着一袭白色亵衣,一头瀑布般的黑发披在胸前,那半遮半掩的模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诱惑。
看清楚了面前的宋桓,她显然也是被狠狠地吓了一跳。
“拜见殿下!”
“殿下,我睡得迷迷糊糊,实在是有些口渴了……”
宋桓眼神冷峻,静静地打量着月苓,大有一副“我就静静看你表演”的架势。
又是夜深人静,孤男寡女,气氛暧昧,共处一室。
宋桓已经数不清楚,这究竟是第几个派来,色诱自己的姑娘了!
对方可真是一招鲜,吃遍天。
同样的套路,难道真就用不腻么?
也好,自己此刻刚练完功,正是浑身燥热,饥渴难耐的时候。
这送上门来的漂亮姑娘,谁不要,谁是王八蛋!
宋桓伸长了胳膊,一把将那满脸期期艾艾的月苓拉入了水桶之中。
“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
“早知如此,何苦还要苦心造诣,在本王面前演上那一出苦肉计?”
“想要你就说出来,本王当然会满足你!”
望着那一袭白衣遇水之后勾勒出的完美身形,宋桓身上一阵燥热,伸手向着女子那玲珑有致的躯体覆了上去。
宋桓一路披荆斩棘,手掌拂过山川沟壑,这极致的手感,简直堪称是人间极品。
就在宋桓打算直捣黄龙,共赴云雨时。
突然,耳边一道骤然响起的尖锐呼号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第539章 朕要立他为储君
“啊!!!”
只见月苓激烈地挣扎了起来,那惊恐的尖叫声,险些震破了宋桓的耳膜。
宋桓冷冷一笑:“怎么,你这是在跟本王玩欲拒还迎?”
“稍微演一演是情趣,差不多就得了。”
“送到嘴边的肉,又岂有不吃的道理?”
说着,宋桓一把拽过了月苓的胳膊。
你不正是受人指派,专程来引诱我的吗?
凑巧今天心情不错,就给你这个机会!
然而。
令宋桓没有想到的是。
身边的月苓痛苦挣扎了起来,她闹出的动静极大,甚至将桶中的热水都泼出去了一大半。
“不要……不要啊殿下!”
“殿下,求您……求您饶了我吧!”
这一刻,宋桓诧异了。
看着月苓那抵死不从的模样,并不像是演的。
难道这一次是自己会错了意。这姑娘并非是特意引诱,而是真的误打误撞?
就在宋桓迟疑的功夫,苏玉如、小凌子等人已经慌张闯了进来。
“发生何事了殿下?”
“是有刺客吗?”
然而,看到了浴桶里那极为香艳的一幕,众人都瞬间被吓了一跳。
闹出这么大的阵仗,还以为是有人夜闯荣亲王府,要谋害王爷呢!
结果闹了半天,只不过是自家主子想要找点乐子而已……
众人惊魂未定,生怕自己坏了主子的好事,纷纷急忙退了出去。
望着身边那瑟瑟发抖、惊魂未定的月苓,宋桓心中也是说不出的尴尬。
平心而论,身为堂堂皇子,自然是想临幸哪名女子,便能临幸哪名女子。
可这样的事情被下人撞见,还是令宋桓说不出的尴尬。
“本王不喜欢强迫别人,你走吧!”
“还有,以后大半夜别穿着睡衣到处跑,尤其还跑到人家的浴桶里面去!”
月苓哭哭啼啼,听了宋桓的话,他如获大赦,当即捂紧了浑满园春色,向宋桓飞快地行了一礼。
望着月苓仓皇逃走的背影,宋桓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
这个月苓极为蹊跷,甚至就连陆千雪和苏玉如,都能看出她身上的不对劲。
可是宋桓怎么都没想到,这女子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罢了罢了,明日天一亮,派人把她送回家算了。
大不了找个借口,不让她继续在食堂便是了。
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
……
翌日早晨。
太和宫,早朝。
“启禀陛下,关中旱灾、幽州雪灾的灾民均已安置妥当。”
“今年不仅受灾人数较往年少了一大半,就连灾民的安置速度,都是往年的三倍!”
听到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满朝文武都激动地向梁帝恭祝起来。
“陛下英明啊!”
“正是因为有了陛下的英明决断,灾情才能够顺利地得到解决!”
“我大梁得此明君,实乃江山社稷之万福!”
梁帝被这些朝臣们拍了马屁,心情那也是一等一的好。
只不过他并未将所有功劳都拦在自己的身上,而是笑意盈盈地转向宋桓。
“此次都旱灾、雪灾能够如此顺利地解决,荣亲王功不可没。”
“趁此机会,朕恰好也打算向诸位爱卿公布一件重要的大事。”
“荣亲王天资聪慧,办事得力,实乃朕的左膀右臂。”
“如今东宫空缺,朕,属意荣亲王为储君之人选。”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古往今来,太子的人选,向来都是有皇帝一人说了算。
向群臣征求意见,也不过是象征性地问一问而已。
免得落人话柄,说皇帝独裁专政,根本不过问群臣的意见。
然而今日梁帝此话一出,立刻遭到了几名大臣的极力反对。
“陛下正值壮年,何必要着急册立储君呢?”
“荣亲王确实是人中龙凤,只是近年来时局动荡,陛下还是晚几年再立储君才好!”
“是啊陛下!侧立储君,难免要牵扯出一系列的麻烦。您年富力强,立储君的事,大可不必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