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第378节

像今年这样雷霆万钧的办事效率,众人都还是头一回见!

梁帝也忍不住为之精神一振:“好啊!”

“若是这样,不出三个月的时间,雪灾、旱灾便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以朕看,甚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能将灾民尽数安置好!”

说着,梁帝笑意盈盈地转向了宋桓。

“老四,此次赈灾,你功不可没!”

宋桓上前一步,朝着梁帝盈盈一拜。

“父皇过奖了!”

“事情能进展得如此顺利,也少不了各部大人的支持。”

“唯有团结一致,才能将问题妥善解决!”

梁帝忍不住点头附和道:“说得不错!”

“唯有团结,才能让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眼下确有一事,需要诸位爱卿毛遂自荐!”

一听梁帝此话,众人都纷纷开始活跃了起来。

“微臣身为大梁朝臣,理应为陛下排忧解难,为大梁江山社稷身先士卒,做出贡献!”

“没错!有什么问题,微臣愿意第一个顶上!”

“只要是微臣力所能及的事,微臣绝不会推脱!”

“还请陛下尽管吩咐便是!”

看到这些朝臣们一个个都是如此的积极主动,梁帝不由十分欣慰。

“诸位爱卿,你们这样身先士卒,朕很感动!”

“不过话说回来,此事倒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大梁与夏国交界处,有一地方,名叫滇池。”

“滇池内有一县城,名曰安宁。”

“安宁地处要塞,是建立茶马司的关键位置。”

“只是,当地的百姓很不配合,所以设立茶马司一事,也就因此而搁置了下来。”

“朕不愿大动干戈,所以想问问诸位爱卿,有谁愿意毛遂自荐,来做这个钦差大臣。”

“说服当地的百姓,支持朝廷的政策!”

此话一出,热闹的太和殿内霎那间安静了下来。

刚刚还脸红脖子粗、嚷嚷着要为梁帝献出一切的朝臣,如今也都低垂着脑袋,不敢作声。

安宁县的大名,这些朝臣可是如雷贯耳,早就听说过了。

安宁这个地方并不安宁,简直和它的名字的大相径庭。

人们都说,这个安宁县满山都是山匪,至今依然还在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这么一个文明未经开化的蛮荒之地,派钦差去谈判,有用吗?

即便是派了天王老子去,只怕都是徒劳无功!

见众人个个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似的,耷拉着脑袋,梁帝难免心中不爽。

“怎么,如此重要的差使,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身来,毛遂自荐么?”

梁帝话音刚落,便听程勋张口道:“启禀陛下!”

“臣愿意承担此责,前去安宁,说服当地百姓,协助朝廷设立茶马司!”

只见程勋目光闪烁,言之凿凿,似乎是抱着必去的决心,才向梁帝开口的。

梁帝的面色稍微有些缓和:“丞相,你的苦心,朕能理解。”

“只是你乃大梁一国之相,朝臣之首!”

“你若贸然前去,许多政务没了人做交接,难免出错。”

“所以,你不能去!”

说着,梁帝再次抬头,目光在朝臣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感受到了梁帝那审视的目光,众人忍不住将脑袋埋得更深了。

虽然大部分朝臣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在梁帝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然而去安宁县办事,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小事!

稍有不慎,性命丢在那里都有可能!

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他们自然不敢再贸然开口。

眼见梁帝脸色极差,又要发飙,孙书同连忙站出一步,向梁帝行礼道:“听闻安宁县拒不服从大梁管理,实在大逆不道!”

“微臣以为,不如直接派兵镇压,让他们直面皇恩浩荡!”

“以儆效尤!”

孙书同的话,很快就迎来了几个朝臣的随声附和。

“臣附议!”

“孙大人说得没错,对待这些未经开化的蛮荒之地,就应该采取强硬手段!”

“俗话说得好,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鬼地方到处都是山匪,若是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怕是他们真要自立为王,无法无天了!”

“……”

看着身边几名朝臣连声附和的模样,孙书同惊愕之余,不免有些欣喜。

这,就是被人追捧赞同的感觉么?

孙书同做梦都没有想过,原来,自己也会有被他人肯定的这一天!

在这一刻,孙书同的虚荣心膨胀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桓抬眼一瞧,发现竟有四、五个大臣都同意孙书同的观点。

“哎……”

“愚蠢,愚蠢!”

孙书同正享受着被人附和的感觉,见宋桓一脸嘲讽,顿时冷下脸来。

“殿下,您这是在说微臣愚蠢么?”

宋桓诚实地点了点头。

“不是说你,又能说谁?”

“你们身为大梁的朝臣,怎么也对这些民间的无稽之谈如此深信不疑!”

“但凡你们查过各部历年明细,就会发现,安宁县每年正常纳税、正常交粮,从未有过任何公然违抗皇命的举动。”

“当地的百姓只是推崇自治而已,又不是真的反了!”

“这些信息,但凡你们真的有稍稍留心过,就不至于把安宁县想象成一个蛮荒之地!”

“更不会觉得,当地百姓都是些未经开化的野蛮人!”

“作为朝臣,有这样无知的见地,你不愚蠢谁愚蠢?”

宋桓一席话洋洋洒洒,话还未说完,孙书同就已经捏紧了双拳!

只见他手臂上青筋暴起,十指深深嵌入肉中,仿佛正在遭受着此生最大的屈辱。

第454章 孙书同被骂哭了

荣亲王……荣亲王!

又是这个杀千刀的荣亲王!

每次在自己最春风得意的时候,都是这个荣亲王突然出现,劈头盖脸地给自己泼下一盆冷水!

翻涌的恨意在孙书同的心中无限疯长,望向宋桓背影的双眼,也不知不觉变得猩红可怖。

其余朝臣被宋桓批评了几句,都连忙闭上了嘴,不敢再多说什么。

可孙书同越想越生气,实在不甘心,就这么被宋桓夺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风头!

“呵,殿下说的倒是很容易!”

“那照您说,应该如何解决安宁县的问题?”

宋桓刚才一席话说完,原本只想点到为止,不再多说什么。

没想到,这个孙书同竟然死乞白赖,再次向自己发起挑衅!

宋桓叹了口气,满脸无奈地转向了对方。

“孙大人,方才我父皇说了那么多,你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吧!”

“圣上说得明明白白,要挑选一名钦差前去安宁县了解情况,劝说当地的百姓!”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想不出应对之策。”

“而是像孙大人这样,喜欢互相推诿的朝臣太多,竟让圣上连一名可用之臣都找不出来!”

“还要难为我大梁一国丞相,主动请缨,前去做这个钦差。”

“堂堂丞相去做钦差,难道不好笑么?”

“本王若是朝臣,本王怕是都要觉得丢脸!”

说到这里,宋桓鄙夷地打量了孙书同几眼。

“不过即便是孙大人想要毛遂自荐,怕是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到底够不够资格!”

“这钦差派去安宁,可不光是耍耍官威、震慑当地百姓那么简单。”

“而是要去真正解决问题的!”

“本王看,孙大人也不像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人啊。”

此话一出,有几名和孙书同不对付的大臣忍不住掩嘴轻笑了起来。

孙书同并不算是个长袖善舞的朝臣,性格有些孤僻,并不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再加上此人锱铢必较,和人争论时,无论对错,从不肯让自己落了下风。

一来二去,整个大梁朝堂之上,真正与他交心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眼见一向喜欢争强好胜、心思狭隘的孙书同,竟然当众被荣亲王打了脸,好几个人都差点没忍住,爆发出了喝彩之声。

如果说孙书同只是强词夺理,那么荣亲王则逻辑清晰,调理清楚,字字句句都十分扎心,精准地打击在了孙书同的痛点上!

孙书同只觉胸腔内气血翻涌,眼前也是一片天旋地转,几欲昏了过去。

首节上一节378/5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