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世、论声望,你朱四爷哪一点比得上吕大人?”
面对众人的围攻,朱四爷面不改色心不跳,他环视一圈在场之人,然后双手一摊:“老夫有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你们有本事作一首比这更好的词。”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却又无言以对。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根本作不出更好的词来。
最后只能将目光投向吕本,寄希望于他能挽回一些颜面。
“吕大人,你来?”四爷嘴角挂着一丝讥讽的笑,“咦,从未听过吕大人你有诗词传世啊。”
“你、你竟敢如此无礼!”吕本气得浑身发抖怒甩衣袖,“老夫乃东宫师傅,太子之师!你胆敢如此辱骂于我?”
“呃,你不要误会。”
朱四爷摆摆手,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老夫是说,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
众人目疵欲裂,可又不敢动手。
……
齐德,作为吕本的得意门生,挺身而出,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挑衅:“有能耐,就跟我先生比比,陛下就要开科取士了,到时候看看谁的弟子高中的多。”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称赞,暗道齐德机智过人。
在他们看来,这场比试吕本必胜无疑,毕竟朱四爷何曾有过弟子?他又怎会教书育人?
“可!”朱四爷居然答应了,“那就比比。”
他本就是要成立个书院,可借与吕本比的契机,让书院迅速扬名。
因为吕本在士子当中,威望甚高。
吕本闻言,心中暗自得意,但表面上却装作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冷哼:“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拭目以待了。”
说罢他一挥衣袖转身离去:“今日已无兴致再聚,各位都散了吧。”
众人很快就散了。
朱四爷与罗贯中慢悠悠的走出飞燕楼。
罗贯中试探着问:“四爷,你这真要成立书院?”
“那还有假?”
朱四爷一笑,十分自信,“我们的书院肯定会成为最强书院。”
“谁给你的自信?”罗贯中忍不住吐槽。
“因为老夫有钱!”朱四爷耸耸肩,“有钱能使磨推鬼,还搞不定书院?”
罗贯中:“!!!”
他也是无言以对。
不过,他决定留下来,反正朱四爷有钱,就先跟着他造呗。
“接下来,我们要选一个书院地址。”朱四爷道,“要够大,够气派。”
罗贯中隐隐感觉不妙。
你这是建书院吗?不会是要整个飞燕楼吧。
(本章完)
第103章 徐达:四爷长得像陛下的爹
玄武湖畔。
之前鱼龙帮的总坛,此刻正在扩建。
朱四爷决定就把这里改建为书院,环境幽静,够大,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学堂,学舍就行。
于是,他大手一挥,银子先行。
数百工匠应召而来,干劲十足。
“四爷,整这么大,到时候没有学子,怎么办?”罗贯中忧愁的问。
“那就我们丐帮住啊。”朱四爷摊摊手。
罗贯中扶额。
现在的丐帮,都这么豪横了吗?我也想加入。
“听说玄武湖的秋蟹味道极美。”朱四爷吟了一句,“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
“那还不走着。”罗贯中都开始咽口水了。
两人上了一艘船。
船是丐帮的,早就准备好了秋蟹。
桌子上已经摆好了橙红色的蟹,凑近一闻,蟹肉的香气扑鼻而来。
“我生涉世本为口呀。”罗贯中咽口水,“今日也学学那些文人雅士,啖蟹。”
“饕餮一回。”朱四爷边说边动手了。
轻轻掰开蟹壳,露出里面满满的蟹黄和蟹肉。蟹黄橙黄诱人,质地细腻,入口即化,香醇浓郁。而蟹肉则白嫩细腻,口感鲜美。
搭配上一杯黄酒,再加上湖上的美景,绝了。
……
转眼靠近年关。
玄武湖畔的书院已经建成,落在一片清幽的山水之间,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显得古朴而典雅。
院门前,一对石狮威武庄重。
走进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镌刻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穿过牌坊,便是一片宽阔的庭院。院中绿树成荫,清幽雅致。
庭院深处,便是书院的主体建筑讲堂和书楼。
除了讲堂和书楼,书院还有许多精致的小院落,供学子们居住和休憩。这些院落布局紧凑,错落有致。
朱四爷带着朱元璋和朱棣来参观。
“还真是有钱能使磨推鬼。”朱元璋环视后道,“这么快你就把书院建成了。”
“师傅,我以后也能来这书院读书了?”朱棣眼放精光。
朱四爷指了指书院的后山,依稀能看到那里也有些精致想小筑,道:“你是我亲传弟子,在后山读书。”
书院后山,将会是圣地。
朱棣满是向往:“太好了,我就能和妙云独处了,师傅,那我们什么时候搬去后山呢?”
啪!
朱四爷挥手就在他后脑勺一巴掌:“你想什么呢?去后山是为了更好的读书习武。”
啪!
朱棣还未反应过来,朱元璋接着在他后脑勺一巴掌:“书院现在一个弟子都没有,让师傅这时候搬进去,那不是丢人吗?”
朱棣摸着自己的后脑勺,咬咬牙。
他自己也奇怪,我怎么就不躲呢,挨打挨习惯了?小爷我可是堂堂炸天帮帮主!
“的确需要收弟子了。”朱四爷抬眼朝朱元璋道,“帮老夫宣传宣传,亲朋的孩子都可以介绍过来嘛,老夫教书育人的水平,你是知道的。”
说着,他指了指旁边的朱棣。
朱元璋面色古怪。
你教书育人?你把堂堂皇子教成了街溜子!
嚯嚯咱家老四就算了,就不要祸害别人了,行不?
“呃,咱跟他们说说。”他表面上答应。
一旁的朱棣朝朱元璋眨了眨眼,伸出手指摆了个二和三。
他的意思是把老二和老三也放到这书院里来。
朱元璋坚决摇头。
那到时候,皇后还不暴躁了?咱还有好日子过?
“我这书院,不仅仅教四书五经。”朱四爷介绍自己的教育理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科,也是要学的。”
朱元璋和朱棣同款懵B脸。
朱四爷当然知道他们不懂,连他自己前世都没学好那些学科。
不过,这些学科在华夏是有的,数学就不用说了,比如《算经十书》;物理也是有的,从战国时期的墨子,到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化学从早期道家炼丹就有了,后来的火药等。
当然,朱四爷会让自己的书院以儒学为主,毕竟,他是要成就儒圣的。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冬已至,这天朱棣回去了,秦淮河畔的小院中,仅剩下朱四爷孤独的身影。
他精心准备了三碟小菜,烹煮了一壶香浓的黄酒,正准备享受这份冬日的宁静与惬意。
“师傅!”一声悦耳轻呼打破了寂静,徐妙云带着欣喜的笑容,手牵一位儒雅而威严的中年男子踏入屋内。
她欢快地介绍道:“师傅,这是我爹,特地前来拜访你呢。”
中年男子正是威震朝野的大将军徐达。
当他的目光落在朱四爷身上时,眼中闪过震惊与不可思议。他几乎无法站稳,心中涌动着惊涛骇浪般的思绪。
怎么可能?眼前的朱四爷竟与故去的朱伯伯如此相像,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大将军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朱四爷从容起身相迎。
徐达却仍沉浸在震惊之中,目不转睛地盯着朱四爷。
一旁的徐妙云察觉到了父亲的异样,尴尬地扯了扯他的衣角:“爹,你怎么了?快别失礼了。”
徐达这才如梦初醒,连忙收敛心神,抱拳一笑:“晚辈徐达见过四爷。小女能得你指点,实乃三生有幸。这段时间以来,多亏了你的悉心教导和照顾。”
“大将军客气了。”
朱四爷气度好爽,做了个请的手势,“巧了,喝两杯?”
徐达也不矫情,在朱四爷对面坐下。
徐妙云则是乖巧的在一旁,为两人倒酒。
“来,晚辈敬四爷一杯。”徐达举杯,“小女武道进步神速,多亏了四爷你。”
“妙云天赋极好,她自己也努力。”朱四爷一笑。
三杯酒下肚,两人熟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