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第34节

  陈宁连忙道:“兵部已经向大都督府发件,大都督忙,是不是没看到?”

  李文忠微微皱眉。

  兵部这边的发件,他向来是不怎么管的。

  ……

  朱元璋高坐御座,没有发话。

  兵部与大都督府之争,他早已知道,只是陈宁这个兵部尚书功绩尚浅,不敢公然与大都督府抗衡。

  这次,他怎么敢明争了?

  大都督府权柄过大,朱元璋内心早有裁撤之念,然而边疆未定,时机尚未成熟。

  “陛下,看来兵部与大都督府有误会。”李善长一拜,“不过,这些不过是细枝末节,双方日后自会磨合。当前要务,乃是丐帮帮主聚众万人之事。他们究竟意欲何为?莫非有谋反之心?杨大人或许认为他们只是手无寸铁的乞丐,但在我看来,他们实则与流民无异。”

  流民!

  这二字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首先揭竿而起的反叛者,往往都是流民。

  朱元璋面色一沉,目光中透露出冷意。

  李善长果然老辣,轻描淡写间便将调兵之事一带而过,将矛头转向了丐帮,还给他们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大帽子。

  “陛下,臣也要参陆仲亨,唐胜宗,朱亮祖,费聚,赵庸,郑遇春,黄彬,蓝玉他们八个。”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拜道,“锦衣卫正在整合京城暗势力,还有抓捕探马军司,昨夜被他们一通乱入,锦衣卫几个月的部署,全部白费。”

  “就是!”杨宪连忙附和,“什么时候大都督府军马需要管京城治安了?这是应天府和锦衣卫的事。据说是你们先动的手,还恰巧碰见?太巧了吧?”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出来说话,李善长都不敢妄动了。

  谁不知道,锦衣卫身后就是皇帝。

  群臣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御座上的朱元璋身上,等待着他的裁决。

  “兵部尚书陈宁,贬为松江知府。”朱元璋的声音深沉而有力,回荡在朝堂之上,“陆仲亨、唐胜宗、朱亮祖、费聚、赵庸、郑遇春、黄彬、蓝玉,尔等八人官降一级,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群臣无不骇然变色。

  他们没想到朱元璋会如此果断地做出决断。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只剩下朱元璋威严的身影屹立在御座之上。

  朱元璋随即起身离座,他的背影在群臣的注视下逐渐远去,留下了一片震惊与惶恐的氛围。

第42章 小朱棣拳打哥哥,脚踢老爹

  文华殿。

  退朝之后,朱元璋回到这里。

  “标儿,你昨日去探视刘伯温了吧?那老狐狸还病着?”他朝身旁朱标问。

  “刘先生的确病了。”朱标点头,“儿臣命太医带了些药过去。”

  “哼,他这病真是时候。”朱元璋哼一声,“他这是要跟杨宪切割吧,上次杨宪寿宴,刘伯温也没去吧?”

  “没有,也未派人去道贺。”朱标道。

  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开口。

  在刘府,他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清廉,与别的大臣相比,刘府就是个普通的宅院。

  甚至,他去的时候,正好碰到刘伯温吩咐下人去卖字画,因为他们家没钱了。

  刘伯温父子的俸禄加起来,一年大概是三百两。可在这京城,三百两只够他们家半年用度。当时朱标颇为感慨。

  人人都以为当朝大臣富贵荣华,哪曾想他刘伯温一家连饭都吃不上了。

  刘伯温说大明的官员俸禄,乃是历朝最低,京官要是没有点田产和祖业,难以维持在京城的开销。

  “皇上倡导廉洁,极看重臣工们的操守,但廉洁也是有限度的,不能超出臣子们的承受力。”

  这是刘伯温的原话。

  昨天刘伯温借卖字画,跟朱标有过一番对话。

  “太子,臣假设一事啊,如果臣今天家里米缸空了,也没有别的东西可卖,这时候有属下送来几十斤大米和肉,你说收不收?”

  “区区薄礼,收之无妨吧。”

  “下回他在我急缺银子的时候,给我送来五十两银子,收不收?”

  “收下吧,以后再还,解燃眉之急。”

  “好,在下次,他给我送来五百两银子,只是需要我办一件小事,这事只需我招呼一声,也不违规,你收不收?”

  朱标当时就反应过来了。

  贪赃枉法,就是这么开始的。

  刘伯温的的话,让他深深震惊,他想跟朱元璋说官员俸禄的问题,可又不知如何开口。

  因为在皇帝心中,普通百姓一年也就花二十两左右。

  为什么京官一年几百两银子,还不够用?

  ……

  “参见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神态恭敬地步入御前,深深一礼。

  “给咱听好了,务必彻查清楚,谁才是那千金台背后的真正掌柜。”朱元璋声音威严。

  毛骧略一迟疑,继而道:“遵旨。不过,陛下,臣在追查过程中,发现飞燕楼的蒙颜实乃探马军司的奸细,而且,我们还顺藤摸瓜,发现了探马军司在京城的一处隐秘据点。”

  “哦?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朱元璋挥手,语气中满是不耐与果决,“立即行动,将其一网打尽!”

  毛骧面露难色:“可是,陛下,飞燕楼现今在朱四爷的掌控之下,我们是否需要……”

  “国事为重。”朱元璋断然打断,沉声道,“你需立即行动,捣毁其暗点,抓捕活口,将潜藏在京城的探马军司彻底铲除。”

  “遵旨!”毛骧眼中闪过一丝凌厉,这正是他所期待的命令。

  领命后,他躬身退去,回到锦衣卫的大营,开始周密的部署。

  长久以来,锦衣卫因未能铲除藏匿在京城的探马军司而倍感压力。

  而且探马军司竟然还能窃取大明的军事情报,及时传递至北元敌境。

  为此,大将军徐达曾怒骂他们锦衣卫是一群无能之辈。这一次,毛骧决心要一雪前耻,彻底摧毁探马军司在京城的势力。

  ……

  午后的阳光洒在皇宫的马场上,朱元璋批完最后一份折子,决定来此活动一下筋骨。

  他带着朱标,刚靠近马场,就远远地听到了朱棣那熟悉而嚣张的声音:

  “老二、老三,你们要是想骑这匹马也行。只要你们能打败我,就算你们两个一起上,我也无所谓。”

  “嘿,老四!你这是皮痒了是吧?”朱显然被激怒了,他撸起袖子,露出结实的臂膀,“我一个人就足够收拾你了。”

  “老四,别太得意了。”朱也站了出来,同样撸起袖子,准备给朱棣一点颜色看看,“今天就给你松松筋骨。”

  虽然他们一个比朱棣大四岁,一个比朱棣大两岁,但在气势上,朱棣却丝毫不输。

  “你们两个一起上吧。”朱棣挑眉,“输了可别哭着去父皇那里告状。”

  “谁哭谁孙子。”朱吼一声,挥拳向朱棣冲去。

  唰!

  只见朱棣如鬼影一般,眨眼间就来到了朱的面前,一个扫堂腿,直接将朱扫飞了出去。

  朱摔了个七荤八素,好不容易才爬起来。他咬牙切齿地喊道:“老四,今天我揍不死你!老二,你还愣着干什么?点子扎手,并肩子上。”

  听了朱的呼喊,朱也飞扑向了朱棣。

  朱棣却以一敌二,气势如虹,他三拳两腿,就将朱和朱再次放倒在地。

  “老二、老三,就这?”朱棣居高临下地望着倒在地上的两人,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不远处的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哭笑不得。

  朱标满脸惊诧:“老四这么强了?”

  “你也不看他师傅是谁。”

  朱元璋话中带着得意,不过面色却是气呼呼,“这兔崽子太嚣张了,咱都想揍他。”

  朱标知道,父皇这是看重老四。

  “父皇,老四他打架下死手啊。”朱见朱元璋过来,连忙哭喊。

  “没出息!有本事你打回去。”朱元璋瞪眼。

  朱立马泄气。

  朱棣看到朱元璋过来,有模有样的抱拳:“父皇,敢不敢跟儿臣打一场?儿臣给你送送筋骨。”

  朱元璋暴躁了:“长本事了是吧?那就比比。”

  一刻钟后。

  朱元璋把朱棣按在地上摩擦,一边挥舞鞋拔子揍他屁股一边骂:“敢跟你老子动手?老子今天打断你的腿。”

  而他的身上,有好几个鞋印子,是被朱棣踹的。

  若不是他久经沙场,练就了一身本领,刚刚差点就被儿子击败了。

  “父皇,差不多得了啊。”朱棣表情倔强。

  “你还敢威胁老子?”朱元璋揍的更快了。

  “小心我跟我师傅暴露你。”朱棣咬咬牙。

  朱元璋立马停住了。

  朱标,朱,朱目瞪口呆。

  嘿,老四都敢拿捏父皇了。

第43章 淮西勋贵震惊:此人动不得?

  已经是初夏,秦淮河畔,垂柳依依,绿意融融。

  微风拂过水面,波光粼粼,河面上的画舫来来往往,泛起阵阵涟漪。

  正是与友人或品茗闲聊,或赏花游玩的好时节。

  朱四爷带着朱元璋,朱棣也来到了河畔,他们打算租一艘画舫,效仿那些文人雅士,尽享这游河的乐趣。

  “四爷,四爷,大都督府的事务恐怕不能耽搁太久,咱待会还得回去。”朱元璋道。

  他是好长一段时间没出宫,对朱四爷甚是挂念,却也不想荒废政务,还有一堆奏折等着批阅。

  “八郎,就你忙?白天忙,晚上忙,天天忙,全球你最忙,你比皇帝还忙?”朱四爷没好气,“今儿专心游湖,去特娘的大都督府。”

  “就是,朱叔叔,也得休息,每天熬,熬死了,咋整?”朱棣撇撇嘴。

  朱元璋一巴掌就扇在他后脑勺上。

首节上一节34/1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