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第243节

  “呃……”朱四爷朝大萨满耸耸肩,“咱孙子,就是这么霸道,服气不?”

  大萨满哼一声:“还不是因为有了七绝神蛊?跟你有什么关系?”

  ……

  大明京城。

  最近锦衣卫四处出动,抓捕了大批的朝臣,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湘王朱柏的大名,已经成了催命符,大臣们听到他的名字,就怕。

  所以,许多大臣向太子上书,弹劾锦衣卫弹劾湘王朱柏。其中,不乏一些清廉的大臣,一些铁骨铮铮的读书人,比如铁铉。

  太子朱标把湘王朱柏叫到了东宫,严肃道:“言知之易,行之尤难,背的下,还得读的懂,读的懂,还得做的到,你说呢?”

  “殿下是觉得臣弟做的过了?”朱柏问。

  “短短不到一个月,你就抓了五十多个朝中官员,其中证据确凿的,也不过十来人。余下的,都是被人举发,攀咬牵连入狱的。”朱柏盯着朱柏问,“无罪获刑,拿不出人证物证,仅凭三五句供词,就定人罪,我问你,这算什么?瓜蔓抄吗?”

  朱柏一拜,道:“陛下说过,锦衣卫纠核官员,许便宜行事。”

  朱柏微微一愣:“你拿父皇来压我?出息了啊!”

  “殿下,苛政如虎,就要打虎。”朱柏道。

  “国家自有法度,就是要查案,也得按照规矩来。”朱标大怒,“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大明律中哪一条让你不经法司,随意捕拿官员的?”

  “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得不从权。”朱柏道,“须知,一家哭好过一路哭,百官哭好过百姓哭。”

  他们两的争论,正好被旁边不远处在读书的朱雄英和朱允听了。朱允眼中冷冷:“酷吏,十二叔明明自己做错了,还铮铮有词,他这样,以后如何辅佐父亲。”

  “你说什么?”朱雄英听了,大怒。

  “十二叔是酷吏,百官都这么说。”朱允道。

  “你懂个屁,我不许你这么说十二叔。”朱雄英冷喝。

  “我就说了!”朱允怒视,他想起自己的外公就是被十二叔抓的。

  “我打你!”朱雄英撸起袖子就冲了上去,“今天我这当大哥的,就好好教导你。”

  啪!

  他一巴掌就把朱允打翻在地,骑了上去,左右开弓,连扇朱允嘴巴子。朱允嗷嗷大哭,动静太大,吕氏积极跑进来,一把拉开了朱雄英。

  “你敢打我儿子?”吕氏愤怒。

  这时,朱标和朱柏也冲了进来,朱标目光扫过,冷问:“怎么回事?”

  吕氏眼中含泪:“臣妾不知道,进来就看到雄英在打允,下手也太狠了,把允脸都打肿了。”

  朱雄英气不过:“他骂十二叔是酷吏,我打的还是轻的。”

  朱柏一愣,暗暗朝朱雄英竖大拇指。朱标却是面色阴沉:“兄弟之间,要和睦,你怎么能打人?”

  “爹,你们兄弟也不和睦啊,你刚不是在骂十二叔?我看你也想打人呢。”朱雄英道。

  “……”朱标一口老血。

  (本章完)

第285章 杀太子妃的凶手是她!

  京城,城北一个宅院。

  巫雨飞身飘落,立在亭子中的奥姑看到她,松口气:“听说吕府被抄家了,我还以为你被锦衣卫抓了。”

  “数年经营毁于一旦!”巫雨手重重一拍柱子,“吕家都是些蠢材!”

  “接下来该怎么办?”奥姑道,“我这些年通过一些手段,掌控了大明朝部分官员的隐私,他们有把柄在我手上,等着关键时刻,没准能派上用场。”

  巫雨眼中冷芒闪烁,沉思了一会儿道:“如今,关键是要保住吕氏,只要她不死,还能留在宫中就好,等以后朱标做了皇帝,我们还有机会。”

  奥姑缓缓点头:“应该不至于连累吕氏吧?”

  巫雨摇了摇头,轻叹一声:“我总感觉有些不安,你那边先做好准备,到时候推波助澜,保一保吕氏,毕竟,吕氏生了皇孙,有功!若是杀了吕氏,这让朱允以后如何自处?”

  “我立马安排。”奥姑道。

  “对了,最近北边有什么消息?我们的女帝没动静了?”巫雨问。

  “内部有些麻烦。”奥姑哼一声,“阿里不哥家族号召草原各部反对女帝,说祖宗礼法规定,不能女人为帝。”

  巫雨听了,骤然愤怒:“他们也知道祖宗礼法?”

  奥姑无奈的摊手:“如今草原很多部落暗中支持阿里不哥家族,有的甚至说要召开忽里台大会,重选大汗。”

  “以女帝的手段,直接灭了阿里不哥啊。”巫雨不解。

  “一时半会灭不了,因为阿里不哥家族从中原获得了许多火器,变得强大无比。”奥姑道。

  巫雨顿时明白了:“一定是大明太上皇背后操作的,无耻啊,表面互市,实际上暗中挑拨草原内乱。”

  “就看女帝手段了。”奥姑眼中闪过光芒,“我相信他。”

  ……

  敦煌城。

  夜风吹过,朱四爷躺在软榻上闭目养神,他似乎能听到敦煌城外的风沙声。忽地,他睁开了双眼,整个人弹身而起,冲出了房间。

  “有刺客!”他大吼一声。

  他看到一个白色身影,抓住了朱能,朝着城外掠去。他腾身而起,就要追上去,哪知道,突然冒出四个人拦住了他,竟然是大光明宫的四大宝树王。

  “你去追人,这里交给我。”大萨满的声音落下。

  朱四爷毫不犹豫,一拳轰退四大宝树王,朝着城外追去。他速度极快,转眼间就到了城楼,拦住了那白色身影,喊道:“圣女,暗杀可不是你的风格。”

  “我要带他回去祭奠我大光明宫的逝者。”圣女莎茄美目含怒。

  “两军交战,死了便死了。”朱四爷摊手,“按你这逻辑,那可是你们大光明宫刺杀我们大明将军在先,而我们也没有玩刺杀,而是燕王殿下单枪匹马杀向大光明宫。圣女,我原以为你是光明磊落之人,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莎茄绝美的脸十分纠结,微风吹起她的长发,月光下的她冰冷如仙。朱四爷趁她愣神之际,闪身而上,一拳轰出。

  砰!

  莎茄猝不及防,被击飞,朱四爷一把抓住了朱能,解开他的穴道。朱能大口大口喘气,一拜:“多谢太上皇救命之恩。”

  “少废话,你快回城。”朱四爷挥手,“四大宝树王还在城中呢。”

  朱能急急回城,朱四爷则是似笑非笑的看向喷了一口血的莎茄,此刻的她,更显凄美,他耸耸肩:“圣女,走吧,以后不要再来敦煌了。”

  “你不杀我?”莎茄问。

  “你长的这么美,老夫舍不得。”朱四爷摆手,“走吧走吧,老夫待会后悔,你就走不了了。”

  “我还会再回来的。”莎茄飞身而去。

  ……

  朱四爷楞了一会儿,这才回城。

  他回到王府,看到一地的狼藉,朝着朱能问:“大萨满呢?”

  朱能焦急道:“她受伤了,中了一掌,伤势很重的样子,这会在房间中疗伤,不让我们进去。”

  朱四爷大惊,立刻推门,进到房间,看到大萨满盘坐在软榻上疗伤,面色苍白,嘴角还在不断溢血。他连忙走过去,掏出一颗丹药道:“快,吃下,我帮你疗伤。”

  他伸手刚碰到大萨满,她就倒了下去,朱四爷连忙抱住她,没想到她伤的如此重,已经昏迷了。他把丹药放进她的口中,立马运功,一股真气渡了过去。

  足足一个时辰之后,大萨满才微微睁开美目。朱四爷松口气:“你吓死老夫了,还以为你嘎了呢,老夫会痛苦死的。”

  大萨满看着他,眼中没有了以前的冰冷,多了些柔情:“你又救了我一次。”

  “罢了,你也是因为我受伤。”朱四爷笑道,“所以,不用记恩。”

  大萨满躺在他的怀中,面色依旧苍白,淡淡一笑:“我不想欠你,再告诉你一件事吧,事关朱家。”

  “什么?”朱四爷皱眉问。

  “知道太子妃怎么死的吗?”大萨满眉头紧蹙,“是巫雨给了太子侧妃吕氏一种药,那药无色无味,太医也查不出来,魔女儿一样查不出来。”

  “所以是吕氏给常氏下了药?”朱四爷眸光森寒。

  “对,这都是我徒弟奥姑写信告诉我的。”大萨满面色痛苦,“我这是出卖了她们。”

  “多谢!”朱四爷放下她,“你好好休息。”

  大萨满侧躺在软榻上,绝美的身姿凹凸有致,这会的她有些柔弱,一种别样的美。朱四爷没心情欣赏她的美,他回到房间立刻写信,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吕氏这个毒妇,放在后宫,那就是个定时炸弹。

  ……

  大明京城。

  新锦衣卫指挥使湘王朱柏,他最近很忙,在查吕家一案。此刻,正在案房看从吕家抄回来的各种文书。

  他审问了吕家的丫鬟,得知吕氏在嫁入皇宫之前,有个女师傅,那个女师傅会武功,按照那些丫鬟的描述,武功极高。但是,在抓捕的这些人中,没有那个女师傅。

  “此中必有蹊跷。”朱柏皱眉。

  他面前正是那个女师傅房间抄回来的东西,他开始翻找,其中竟然有些秘籍,还是蒙文写的。说明这个女师傅可能是草原人,朱柏继续翻找,在一本书的中夹着一封信,他连忙打开看,目光扫过后,骇然失色。

  那信是吕氏写给这位女师傅的,问了一种功法,是男女间的那种邪功,目的是要得到男人的心。信的末尾,还问药做好了没?说太子妃常氏快生了,由她来照顾,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是吕氏害死了太子妃?”朱柏手开始颤抖。

  他不敢相信,因为吕氏在他心中,一只是温婉贤惠的样子,每次去东宫,她都是知书达理的样子,柔柔弱弱的,怎么会是凶手?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朱柏目光冷冽,“若太子妃是被毒死,那这事就大了。我得立马上报才行。”

  他拿着那信,急急进宫去了。

  ……

  文华殿。

  朱元璋和朱标正在批折子,太监总管王景弘急急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折子,道:“陛下,这是敦煌送来的太上皇的八百加急奏报。”

  “难道出事了?”朱元璋大惊。

  他连忙拿过折子打开看,而后猛地站起来,一股无形的杀气骤然散发,离他三丈远的王景弘,都感到阵阵寒意。

  “统统下去!”朱元璋挥手。

  王景弘带着所有太监和宫女下去了,太子朱标急急来到朱元璋身边,问:“父皇,发生什么事了?”

  “你自己看!”朱元璋把信递给朱标。

  朱标看完,面色唰的就白了,不敢相信的问:“这……这是真的吗?吕氏毒杀了常氏?这怎么可能?吕氏她……她和常氏两人感情很好啊。”

  “当时常氏的确死的蹊跷。”朱元璋眼中寒光闪过,“这事得查!但事涉皇家,不能大张旗鼓的查。”

  朱标心中慌乱无比,他实在不敢相信,可这信又是太上皇写的。就在这时,湘王朱柏上殿来了,他参拜之后,环视左右。

  “老十二,你来的正好,咱有件事要你去查。”朱元璋道。

  “父皇,儿臣有要事禀奏。”他目光落在了太子身上,“这事跟大哥有关。”

  “什么事?”朱元璋急问。

  “儿臣在吕家时,发现了这个。”朱柏把手中的信递给了朱元璋。

首节上一节243/2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