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第241节

第282章 朱元璋的手段,免死铁券成送命符

  吕府。

  一个扈从急匆匆的来到后院,看到刚刚起来的吕桂,连忙跑上前禀报:“老爷,出大事了,城门被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官兵给封锁了,不让任何人进出。”

  “什么?”吕桂大惊,“还不去知府那问清楚?”

  “已经派人去了。”扈从皱眉,“老爷,我总感觉不安,怕有大事发生。”

  “把你训练出来的一千人,全部从庄子调来。”吕桂挥手。

  “是!”扈从领命而去。

  吕桂眼中寒芒闪过,狞笑一声:“若是逼我,大不了鱼死网破!”

  他话音刚落,就听到阵阵脚步声传来,嗖的一下,一团东西被抛了进来,落地滚滚,吕桂定眼一看,麻了,竟然是刚刚那扈从的人头。

  接着,大批的甲士冲进来,见人就拿,他们把吕桂团团围住。郭英大步走过来,撇了一眼吕桂,冷哼:“你就是吕桂?拿下!”

  两个甲士冲上去,把吕桂反手捆住。吕桂咆哮:“你是谁?敢拿我?知道我哥是谁吗?”

  “呵呵,本侯郭英,当然知道你大哥就是吏部尚书吕本。”郭英轻笑,“你们吕家是到头了,吕本的吏部尚书也到头了,都是被你们自己葬送的。”

  “不可能!不可能!”吕桂惊恐无比。

  “带走!”郭英挥手。

  吕家上下,全部被抓,押了出去,哭声一片。他们被押往知府大堂,经过街道,百姓们争相围观。他们万万没想到,吕家竟然会全部被抓。

  “该!天道好轮回啊,吕家作恶这么多年,今天到头了。”

  “听说是皇后来了,吕家少公子强抢民女,正好被皇后撞见。”

  “他们家都该死,没有一个无辜的。”

  ……

  知府大堂。

  吕桂心中还有点期待,希望知府李定能救他,可他被押送到大堂上,抬眼就看到跪在大堂上的知府李定,而坐在知府位置上的正是马皇后。

  “统统跪下!”郭英吼了一声。

  吕家上下,还有寿州的大小官员,都跪在大堂上。马皇后目光冷冷扫过,沉声命令:“郭英,你查完后,带齐所有罪证,押送他们进京,让朝廷审问。”

  下面跪着的人都麻了,吕桂连忙磕头求饶:“皇后娘娘饶命啊,我们不知道我们犯了什么错?吕家是有些错,可那是吕少钱一人所为……”

  “掌嘴!”马皇后挥手。

  有侍卫走到吕桂面前,抬手连续扇了十几巴掌,吕桂脸迅速肿起来,满嘴是血。马皇后目光如刀:“吕桂,你以为做的那点事,本宫不知道?你庄子中还藏着一千人呢,哼,练私兵,怎么?想造反?”

  “草民……草民冤枉。”吕桂喊道。

  “冤不冤枉,朝廷自然会查清楚。”马皇后冷哼,“本宫心里也清楚,哼,你们还打着皇亲国戚的名号!本宫告诉你,皇家没有你们这样的亲戚!”

  吕桂面色剧变!

  完了完了,吕家若是影响了吕本,进而又影响了东宫的吕妃,皇后一怒之下,废了吕妃,打入冷宫,那吕家就彻底完了。

  “这都是草民的错,与草民大哥无关!”吕桂道。

  “无关?”马皇后冷笑,“若是没有当朝吏部尚书吕本,你们在寿州敢这么无法无天?呵呵,李定,你就是吕本的弟子吧?”

  李定面色惨白:“是我辜负了老师,这里一切与老师无关啊。”

  马皇后目光清冷:“全部押送进京,你们与朝廷说去吧。”

  ……

  京城,皇宫文华殿。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正在向朱元璋汇报:“陛下,吉安侯陆中亨,言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三位侯爷的事都查清了,请陛下示下。”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折子,眼中喷火:“哼,贪得无厌,他们已经是喂不饱的饿狼了。大明朝任由他们霍霍,迟早得完。毛骧,把他们全部抓捕,关进你的诏狱。”

  “是!”毛骧领命而去。

  朱元璋还在气愤中:“朝廷养着他们,那么高的俸禄,他们还不知足,侵占百姓田产,还走私!”

  太子朱标端着一碗茶过来,劝慰:“父皇,消消气!对于这些人,一律处置便是。哎,儿臣听说,那陆家的人在凤阳公开叫嚣,说他们家有皇上赐的免死铁券,根本不怕。”

  朱元璋猛地站起来,神色冷峻:“那咱就收了他们的免死铁券!”

  这时,太监总管王景弘匆匆进来禀报:“陛下,众公侯在殿外跪着,要帮吉安侯陆中亨,言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三人求情呢。”

  “求情?”朱元璋怒喝。

  他起身大步走了出去,朱标在他身后紧紧跟着,到了殿外,看到一批公侯跪着。他们见皇帝出来,齐齐拜:“请陛下饶他们一命。”

  朱元璋目光扫过,在他们面前的台阶上坐下,轻叹一声:

  “咱知道,吉安侯陆中亨,言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他们功劳很大,也知道他们除了打仗,啥也不会,所以,咱一直劝他们,要奉公守法。吃俸禄,守太平,不能自持功劳,就贪赃枉法。”

  “咱朝也说,晚也说,说了十多年了,你们就是不听!你们都特么是驴耳朵,你们别以为咱不知道,坏法之人,不止他们仨,张仨,你家那院子,银子干净吗?李勇,纵容家奴,仗势欺民,连县太爷都不敢管你家奴啊。”

  “开过之前,有人发明了一个词,骄兵悍将,说的就是你们!咱封赏大典之后,又有人发明了一词,叫淮西勋贵,还是说的你们!”

  “这些词能杀人啊,知道吗?为何?因为你们已经激起了民怨,危及到了朝廷的安危,天理难容!”

  骂完,他甩袖而去。

  ……

  下午。

  很久没有露面的韩国公李善长被召进了宫,陪皇帝朱元璋用膳。君臣二人对坐,满桌子的佳肴,朱元璋笑问:“怎么样?最近身子骨还好?”

  “臣身体是日益衰老,不是腰疼就是脖子疼,晚上也睡不安稳。”李善长拜道。

  “咱也一样,右边的牙松了,睡觉还疼。”朱元璋一笑,“看起来,咱们都得节节劳了,凡事啊,不能不操心,但也不能太操心。有些事啊,让小辈们去干,咱们也能歇歇。前人田地,后人收,对不对?”

  “陛下龙筋虎骨,圣体安康。”李善长含笑道。

  “善长啊,还是你会说话。”朱元璋一笑,“对了,咱的那个外孙可好?”

  “好,已经会跑了。”李善长眼中满是慈祥,“回头让公主带着他来给皇上你请安。”

  “咱还是羡慕你啊,含饴弄孙。”朱元璋一叹,“不像咱,每天一堆的烦心事。俗话说,得撒手时要撒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咱也想啊。”

  李善长面上带笑听着,心中却是麻了,他在猜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皇帝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请吃饭,说这些暗示的话。

  这时,朱标进来,手里捧着一块金牌,走到朱元璋面前道:“父皇,这是吉安侯家送来的,请求饶陆中亨一命。”

  “太子,你也不懂礼数了吗?”朱元璋冷喝,“没看到咱在与韩国公用膳?”

  “儿臣失礼。”朱标一拜,把那金牌放在桌子上,退了出去。

  李善长看着那金牌,一下子就认出来了,那是皇帝在受封大典上赏赐给公侯的免死铁券。他心中突然明了,知道皇帝要干什么了。

  “真是烦!”朱元璋哼一声。

  李善长站起身来,跪下拜道:“陛下,臣请上交免死铁券,这东西,本是皇上赏的荣誉,现在看来,有些公侯却仗着这个违法乱纪!臣年级大了,不想留着这个,后人要是用这个盘剥害民,臣岂不是害了他们?”

  朱元璋眼睛一亮,他就知道李善长会明白自己的用心的,不过,他表面上却摇头:“这是咱赏赐给你们的,咱要说话算话。”

  “是臣主动上交的。”李善长言辞恳切,“请陛下收回去吧,臣不想害了子孙啊。臣明日就在朝会上,主动上交。”

  “既然如此,咱就收了。”朱元璋抬手,“善长啊,起来起来,还是你看的远啊,你也从不给咱添麻烦,那些老兄弟都像你这样,就好了。”

  “臣会去跟他们说,咱仗着年级大,说几句,他们还是会听的。”李善长道。

  他心中明白,皇帝就是要自己带头,主动上交免死金牌,然后利用自己淮西老大哥的身份,去要那些公侯也上交。

  “来来,善长,吃,多吃点。”朱元璋大笑,“回头让咱闺女带着咱外孙回来,咱也想他们啊。”

  “遵旨。”李善长颔首。

  皇帝是打一巴掌,又赏几个枣吃。这意思是,他们李家与皇上是一家人,有皇上在,就有李家的荣华富贵,但是,要听话。

  “陛下,臣想念凤阳的山,凤阳的水了,臣请过段时间,回凤阳养老。”李善长道。

  “可以啊!”朱元璋点头,“咱也是很久没回去了,你先回去,中都虽然停了,不是修好了部分宫殿吗?咱赏你一座。”

  “谢陛下。”李善长一拜。

  (本章完)

第283章 朱柏执掌锦衣卫,抄吕家

  朱标收到消息,说寿州吕家被押送进京了,那是吕氏的娘家,他心中忧急,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急急赶来文华殿。

  刚到文华殿大门,就看到数百锦衣卫过来,为首的一个青年,身穿飞鱼服,腰间悬着绣春刀,英气勃勃,他朝着朱标一拜:“臣弟朱柏,参见太子殿下。”

  “老十二?怎么是你?”朱标大惊。

  “太子殿下,父皇已经命我执掌锦衣卫了。”朱柏神采飞扬,“从今天开始,臣弟也要为大明做事。”

  朱标暗暗心惊。

  父皇为什么突然让一个皇子执掌锦衣卫?难道是有什么大案要发生?是因为吕家?不会,吕家还不够。

  “老十二,你等着!”朱标皱眉。

  他转身就要进入文华殿,可朱元璋正好走出来,朱柏带着所有锦衣卫齐齐跪拜:“参见陛下!”

  朱元璋目光扫过,最后落在朱柏身上,沉声道:“老十二,你现在是锦衣卫指挥使了,寿州知府还有吕家等一干要犯,已经押送进京,就先关进你的锦衣卫诏狱,咱命你查清此案。”

  “儿臣遵旨!”朱柏颔首。

  “还有,咱明天要去太庙祭祖,届时会点燃祭天的大铜炉。”朱元璋目光如刀,“你传旨所有持免死铁券的公侯,要他们全部参加。”

  “儿臣领旨。”朱柏领命而起。

  大批锦衣卫出动,穿梭在京城的街道,去到各公侯府邸。京城百姓看了,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大事。

  ……

  文华殿。

  朱标满脸忧愁的向朱元璋道:“父皇,怎么能让老十二执掌锦衣卫呢?沾染谍子,善始不易,善终尤难。”

  “咱何尝不知啊。”朱元璋苦笑一声,“可接下来咱要做的事,锦衣卫没有一个皇子坐镇,是镇不住的了。咱知道这不是个好差事,没办法,谁让老十二是咱的儿子呢?”

  “父皇,你要……动公侯他们?”朱标问。

  朱元璋沉默了好一会儿,手里拿起一折子递给朱标,像是自嘲一笑:

  “这是你母后上的折子,哎呀,还是她头一回给咱的折子,咱看了好几遍,里面有句话,叫‘治世之下,民有饥色’,呵呵,就连母后都会说漂亮话了。治世?咱们大明朝真的算治世了?”

  “相比起前元,咱们是好了不少!加上太上皇这几年搞海外通商,很多地方也都富起来了。哼,所以很多官员就开始搂钱了!寿州知府联合吕家,欺压百姓,这只是特例吗?不是!”

  “大明朝还远没到治世,远远不够!所以,咱就是再心疼儿子们,也要把他们往这烂泥堆里扔。咱朱家的天下,还得靠朱家自己人看护好。”

  朱标叹息一声,一拜:“儿臣明白了。”

  朱元璋收起忧色,摊摊手:“你母后这次出去游玩,咱真的很高兴,她忙活了半辈子了,都是为了朱家,该过过她自己的生活了。”

  “幸得有太妃。”朱标一笑,“不然啊,母后还真不会出去。”

  “得说幸好有你爷爷。”朱元璋轻叹,“咱朱家,不一样了。”

  ……

首节上一节241/2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