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擦了擦手,淡淡道:“好了,现在可以谈事了。”
柳生一郎就要暴起,却被菊池武光紧紧拉住了。
(本章完)
第171章 朱棣:大师兄是他!谁敢惹
黄昏,秦淮河小院。
朱四爷要回这里住几天,因为赵璇蓁生气了,昨晚她嘴麻了,现在不让他碰。朱四爷不惯着,径直回到了这里。
他刚回来,才坐下,大门就被踢开了。朱元璋提着食盒和酒,神采飞扬的进来:“四爷,喝两盅啊。”
“什么事啊,这么高兴。”朱四爷问。
“听说了吗?”朱元璋边拿菜边兴奋道,“今儿东瀛使团拜见陛下,其中一个使臣嚣张,被陛下一拳把脑袋砸进了胸腔。”
朱四爷闻言翻了个白眼,不屑道:“吹吧!他朱重八有这个本事?”
“……”朱元璋被噎了一下,欲言又止,最后换了个话题,“据说那东瀛的王,叫什么怀良亲王,对大明无礼,上了一份挑衅的国书。”
“怀良亲王是屁的东瀛的王!朝廷上下都是吃干饭的吗?现在东瀛是南北朝时期,两天皇。”朱四爷无语。
“啊?怀良亲王不是他们的王啊,咱还以为跟高丽王一样呢。”朱元璋疑惑。
朱四爷回忆了下前世看的东瀛南北朝时期的内容,跟朱元璋大概讲了下东瀛现在的情况。
现在的东瀛是一天二帝南北朝。北朝是光明天皇,他是大将足利尊氏扶持上位的,原本的后醍醐天皇,因为施行新政,触犯了武士集团的利益,于是足利尊氏发动兵变,迫使后醍醐天皇退位。后醍醐天皇带着三大神器逃出京都,到了大和的吉野,成立了南朝。
“这个怀良亲王就是南朝的一个亲王而已。”朱四爷解释道。
“原来如此!”朱元璋恍然大悟,“搞半天就是一个亲王与咱大明打交道,还特么那么嚣张?”
“现在东瀛乱的一批。”朱四爷喝口酒道,“我若是朱元璋,趁机拿下。”
“别别!咱们大明自己内部还没搞定呢,北元雄踞北方,虎视眈眈。”朱元璋轻叹,“云南那边也还未拿下,西北也不稳。”
朱四爷喝一口酒。
他觉着朱元璋应该没那份野心,只想整好大明自己那点事儿,然后休养生息。前世看《明史》,朱元璋把东瀛列为不可征之国。
……
秦淮河街道。
朱棣这回是坐着轿子出街,就是上次朱四爷坐过的那顶霸气的敞篷轿子,他坐在上面,翘着二郎腿,嘴里嚼着一根狗尾巴草。
七八个炸天帮的兄弟抬着轿子,走着六亲不认的步伐。阿福走在最前面,吼一声:“炸天帮帮主驾到,统统散开。”
朱棣扶了扶额。
他其实不习惯坐轿子,这回是去接徐妙云的,最近徐妙云不搭理他,他想用这顶轿子去让徐妙云威风威风。不是说女孩子,都喜欢坐花轿么?
“咯咯咯~”银铃般的笑声传来,“小孩,你这轿子不错,给姐姐坐坐?”
一个粉裙女子挡住了他们,她面容精致,一双明媚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叉着腰,趾高气昂,用命令的语气:“小孩,你滚下来!”
朱棣懵了片刻。
这谁家的姑娘?不知道小爷我是谁吗?敢拦小爷我?
“知道我是谁吗?”朱棣喝斥,“滚滚滚!小爷我今天不跟姑娘一般见识。”
“是么?”粉裙姑娘笑容明媚又诡魅。
她不但不害怕,反而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她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妖异的弯刀,刀身闪烁着寒光。她轻笑一声,语气中透露出杀意:“姐姐今天还没杀人呢,就从你开始吧。”
话音刚落,她身形如鬼魅般扑向朱棣,速度快得只留下一串残影。朱棣毫无惧色,握紧双拳,死死盯着那袭来的身影。
粉裙女子眨眼到了他面前,一把弯刀划出优美的弧线,就要刺向朱棣。
唰!
一个人影突然闪现在朱棣面前,那人以两根手指轻松地夹住了粉裙女子的弯刀,仿佛那刀身根本无法伤到他分毫。接着,他手指轻轻一弹
铛!
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沿着弯刀传向粉裙女子,粉裙女子脸色大变,她感到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袭来,整个人如受重击般倒飞了出去。落地后,她连续后退了三丈之远才勉强稳住身形。而那人却站在原地,连衣角都未曾翻动一下。
……
那位中年男子,身着简朴的麻衣道袍,背后却背着一把长剑,古朴而浑厚的气质从他身上自然散发。
“你谁啊?要你多管闲事!”粉裙女子和朱棣异口同声。
男子微微一笑,目光平静地落在儿身上:“在下张玄素。姑娘,你杀心太重,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一个孩子痛下杀手。”
“本姑娘儿,会再去找你的。”粉裙女子诡艳一笑。
张玄素冷冷皱眉。
这姑娘外表妖艳诡媚,美丽无比,却毒辣异常,师出何门?
“张玄素?本姑娘没听过啊。”儿阵阵娇笑,“你的修为不错,是个好对手。”
“姑娘师出何门?”张玄素问。
“那来追我啊?”儿飞身而去。
张玄素看着远去的背影,脑海中思索哪个门派有这样鬼魅的轻功。
朱棣走到他面前,昂首怒视:“喂!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你把她吓走了,坏了我的好事!”
张玄素回过神来,看着面前这个气势汹汹的小孩,不禁失笑,“小孩,刚刚若不是我出手相救,你恐怕已经命丧她手了。”
“谁用你救了?”朱棣瞪大眼睛,一脸不服,“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炸天帮的帮主!”
张玄素闻言一愣,随即上下打量了一番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哦?原来你就是师傅信中提及的三师弟啊。幸会幸会。”
朱棣:“???”
“你是大……大师兄?”他惊呼。
“正是!”张玄素点头一笑,“走吧,带我去见师傅。”
“大师兄大师兄,真是你啊。”朱棣上下打量,眼中兴奋,“难怪,刚刚你轻松就夹住了那妖女的刀。刚刚那一刀,小爷我很难躲过去,京城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强的姑娘。”
啪!
张玄素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别在大师兄面前自称小爷。”
朱棣摸了摸后脑勺,无语皱眉:“你砸也喜欢打人后脑勺啊?”
“因为,以前老是被师傅打啊。”张玄素大笑。
“大师兄,我还有事!”朱棣一拍脑袋道,“你直接去玄武书院,在那等师傅。”
他想起自己还要去接徐妙云,相比较起来,还是这个师妹比大师兄重要。
“好!”张玄素挥挥手。
……
张玄素目送着朱棣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若有所思。随后,他缓缓转身,独自向钟山的方向行去,并未前往书院。
登上钟山之巅,他极目远眺,最后将目光定格在西北方向。那里的天际线仿佛勾起了他心中的无尽思绪,他的面色逐渐变得沉痛,眼眶也微微湿润。他深深叹息一声:“丞相啊,近百年过去了,世间万事大多如你所料。然而,总有些偏差出乎预料。你放心吧,我定会竭尽所能,去修正这些偏差。”
他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山顶,任由山风拂过面颊,吹动衣袂。一个时辰后,他才缓缓下山。
夜幕降临,张玄素来到玄武书院。他看到学堂内依然亮着微弱的烛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这时,朱棣从学堂内急匆匆地奔了出来,一看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焦急的神色:“大师兄,你去哪儿了?我等你等得好苦。”
姚广孝、郑士元和楚香玉等人也闻声从学堂内走出。他们看到朱棣称呼眼前的道士为“大师兄”,都感到十分惊讶。这就是朱四爷的神秘大弟子吗?竟然是个道士!
“大师兄,我来给你介绍。”朱棣热情地为他们引见。
姚广孝、郑士元和楚香玉等人纷纷向张玄素行礼:“拜见大先生。”
张玄素正要回礼,却被朱棣一把拉住,急匆匆地往书院外走去。边走朱棣还边说:“大师兄,快跟我去见师傅。师傅和师娘吵架了,现在不在书院后山。”
张玄素闻言震惊不已:“师娘?师傅他……他老人家还娶妻了?”
“哎呀,那个老不正经的。”朱棣摇头晃脑地说道,“可不止一个女人呢!师娘长得可漂亮了,还是北元的长公主。真是被师傅这老牛给吃嫩草了,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张玄素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师弟啊,看来你平时没少挨师傅的揍吧?”
“你怎么知道?”朱棣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张玄素笑着摇了摇头,心想:就你这张嘴,能不挨揍才怪呢!
不久之后,两人来到了秦淮河边的小院。朱棣一脚踢开大门,大声喊道:“师傅,你看谁来了?”
朱四爷正坐在廊下悠闲地品茶,听到声音抬头望去。看到张玄素的那一刻,他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玄素啊,你可终于来了。”
张玄素走上前去,恭敬地向朱四爷行礼:“拜见师傅。”
朱四爷笑着抬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哎呀,当年其实也没教你什么。”
师徒三人围着茶座坐下,朱四爷问起张玄素别后的一些事,朱棣在一旁乖乖听着。
(本章完)
第172章 暗算咱爹?朱元璋:杀杀杀
会同馆。
寒秋的月光如流水般悄然洒落,银辉遍洒院子每个角落,为这座古朴的庭院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寒霜。这寒霜并非冰雪所凝,而是秋夜那特有的清冷气息所化,它无声无息地浸润着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
不时地,大都督府的巡逻甲士从院外走过,月光下,他们身上的盔甲闪烁着幽冷的光芒。
月色下,东瀛剑圣柳生一郎在庭院中独自练剑,剑气如虹,凌厉无匹。然而,他的内心却波涛汹涌,无法平静。那一日,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挚友川贺武被大明的皇帝一拳击杀,身为武士的荣耻辱与愤怒在心中交织,成为难以平息的火焰。
菊池武光将军告诫他们要忍耐,此次来大明表面上是臣服,实际上却是为了那传说中的儒藏。在未曾得手之前,绝不能轻举妄动,触怒大明朝廷。但柳生一郎心中的怒火岂是那么容易平息的?
“八嘎!”
他怒吼一声,剑势骤然提升,长剑破空而出,像是连虚空都被他的剑气撕裂。作为东瀛剑圣,他对自己的剑法有着绝对的自信。
在他心中,中原武道就是狗屎。
然就在这时,一个淡淡的声音在夜空中响起:“你把剑练成了刀。”
柳生一郎大惊失色,抬头望去,只见一个黑衣蒙面人不知何时已站在了小院的屋顶上。
“谁?”
他紧握手中的长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这个人的出现让他毫无察觉,难道中原竟有此等高手?
“记住了!”黑衣人沉声道,“我叫君,君王的君!”
话音刚落,他手中的长剑已然出鞘,身形如闪电般扑向柳生一郎。柳生一郎狞笑着迎了上去:“就让你看看我东瀛的剑法!”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只见黑衣人身影一闪而过,他的长剑应声而断。同时,一把寒气逼人的长剑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东瀛人,不配有剑!”
“所谓剑圣,你回去练百年,也不接不住我一剑。”
“儒藏,更不是你们东瀛人能染指的,滚回东瀛吧。”
说完,黑衣人飞身而去,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