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第105节

  “他是陈友谅余党,还想着祸乱我大明天下。”

  愤怒的声音此起彼伏,学生们群情激奋。

  ……

  朱四爷沉稳地退后几步,目光冷静地扫过这群情绪激动、唾沫横飞的国子监学生。他心中明了,这么多人同时聚集,必定有人在背后煽动和操控。

  他微微皱眉,深知自己若继续沉默,恐怕会被这汹涌的口水淹没。然而,他也不能提刀就杀这些被鼓动的学子,毕竟他们只是受人利用的棋子。

  既然不能打,那就加入吧。

  朱四爷深吸一口气,运足内力,声音如晴空霹雳般炸响在众人耳边:“你们说的没错!逐出北元,恢复中华,光凭这一点,陛下就当得起千古一帝啊。”

  他的声音震撼人心,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纷纷安静下来。

  “但是……”

  朱四爷话锋一转,手中六尺长刀瞬间出鞘,猛地杵在地上。

  叱!

  无形的刀气骤然释放,地面瞬间裂开无数道缝隙,如同水面荡起的波纹般向四周扩散。那些国子监的学子被吓得脸色惨白,慌乱地连连后退。

  朱四爷身上的威严如同实质般笼罩全场,他声音依旧如雷贯耳:“然而,朱重八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今天,老夫就来教他如何做事!”

  场中一片寂静。

  他在口出什么狂言?

  教皇帝做事?

  你以为你太上皇吗?

  “老夫看来,本朝有七件事要做。”

  朱四爷目光扫过,声音朗朗,无人再敢出声。

  “劝民与田亩,招抚流民复业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蠲免赋税。”

  “整顿吏治,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设立内阁,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大学士,以五品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治理漕运,运河疏了堵,堵了又疏,老夫告诉他如何治河。”

  “迁都,天子守国门!”

  “建立三大营,为大明日不落帝国做准备。”

  “分封藩王与海外,拱卫大明。”

  ……

  朱四爷说完,全场寂静无声。

  他老神在在的迎风而立。

  老子把前世看网文的那点关键词都特么用上了,还唬不住你们?

  “听不懂了?不明白了?”朱四爷挥手,“那就回去想!现在朝野上下的官员,都是饭桶,半点革新都没有。以后,还是得靠你们啊。”

  国子监的学生们不明觉厉。

  他们觉得朱四爷并非江湖传说中的莽夫,莽夫能说出刚刚那些切中朝政要害的七条?

  院长说的对,朝中官员守旧,未来还是得靠我们啊。

  “是我们唐突了。”有学子站起来朝着朱四爷鞠躬,“学生铁铉,听院长刚刚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啊。”

  “铁铉?”朱四爷满意的点头,“你不错,以后有不明白的,随时来书院。”

  他暗暗心惊。

  铁铉?就是后来硬刚朱棣的那个硬汉?

  可以说,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碰到最大的对手就是铁铉了。

  “学生告辞。”铁铉朝他一拜。

  “你们又想加入玄武书院的,老夫这边随时欢迎。”朱四爷大度的摊摊手。

  “多谢院长。”铁铉一拜。

  国子监学生在铁铉的带领下,退出了书院。

  朱四爷耸耸肩:“搞定,收工!”

  罗贯中,郑士元,韩宜可和楚香玉还在惊愣当中。

  楚香玉目光复杂,她有些看不懂眼前的院长,看上去像个莽夫,实则学识渊博,可行事又毫无顾忌。

  “老罗,今晚去飞燕楼耍耍?”朱四爷朝罗贯中挑眉。

  “别……别……”罗贯中羞了满脸红。

  楚香玉冷哼一声。

  才对院长有了点改观,立马破碎。

  ……

  “阿弥托佛~”

  一个身材魁梧的和尚走了过来,朝着朱四爷一拜,“老衲刚刚听院长之言,如醍醐灌顶啊。”

  朱四爷目光落下。

  眼前的和尚气度非凡,目三角,形如病虎。

  “和尚,你哪位啊?”朱四爷问。

  “贫僧法号道衍。”和尚颔首。

  “黑衣僧人姚广孝?”朱四爷意外。

  “咦,院长知道贫僧?”和尚更意外。

  朱四爷似笑非笑。

  熟读《明史》的他当然知道这个未来的黑衣宰相。

  朱棣就是在他的鼓动下造反的,他一手策划靖难之役,可功成之后就立马急流勇退。

  后人都想不明白,这和尚造反是为了什么?

  “道衍,你来我书院作甚?”朱四爷疑惑问。

  “贫僧是来京城看热闹的。”道衍一笑,“碰巧看到国子监学子朝这边来,就跟了过来。”

  朱四爷笑容玩味。

  你来京城看热闹?你可真正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啊。

  “京城有什么热闹?老夫怎不知?”朱四爷再问。

  “院长不知?”道衍眼中闪过意外,“道门天人之争就要到了,届时,天下各派都会来京城看热闹呢。”

  道门天人之争?

  朱四爷心中吐槽,特么,你以为武侠呢?

  他不知何为道门天人之争,正好问问这和尚。

  (本章完)

第124章 朱元璋:竟有人能伤四爷?谁?

  丞相府。

  李善长正与数位淮西将领悠闲品茶。

  在一众淮西将领中,他李善长才是他们的老大哥,无论是徐达还是汤和,都难以望其项背。

  就在这时,胡惟庸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向李善长行礼后,沉声道:“相国,出大事了。”

  李善长微微皱眉,轻描淡写地问:“何事惊慌?”

  “相国,去国子监的学生回来了。”胡惟庸皱眉,“他们被朱四爷的一番话给震回来了。”

  “没闹事?”陆中亨急问。

  胡惟庸摇了摇头,眸光森寒:“朱四爷当着他们的面说,要教皇帝陛下如何做事,还提出了七大点。”

  接着,他便将朱四爷所说的本朝应该做的七件大事一一道来。

  李善长听后,面色剧变。

  他始终以为朱四爷是个莽夫,也会几句诗文。

  可这七点一出,让他背脊发寒,这说明那朱四爷还深谙朝政,这或许会真正威胁到他这个丞相。

  否则,无论朱四爷武道有多强,他李善长都不会放在眼中。

  “本相小看他了。”李善长冷哼一声。

  “相国,他竟然扬言教皇上做事,让我们的人继续参他。”胡惟庸道,“他以为他谁啊,太上皇吗?”

  “闭嘴!”李善长喝斥一声,“休要胡言。”

  他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大家小心点,他担心府中有锦衣卫的暗卫。

  陆中亨狞笑一声,低声道:“相国,朱四爷的事交给末将来办,末将找人宰了他。”

  李善长表情明显意外。

  因为上次陆中亨被朱四爷那一刀吓出了阴影,之后再也不敢正面对朱四爷,这次是怎么了?突然来了信心?

  “好,靠你了。”李善长道。

  他求之不得,就算陆中亨失败也无所谓。

  “今天也到这吧。”他挥挥手。

  胡惟庸欲言又止,他还想和李善长商议如何对付朱四爷。可见李善长面有倦怠,便也退了下去。

  李善长见他们退走后,眼中寒芒闪过。

  一直以来,无论朱四爷在武道上有多么强大的成就,他李善长都未曾将其放在眼里。但现在,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对手了。

  ……

  文华殿。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恭谨地向朱元璋汇报了国子监学生前往玄武书院的情况。他叙述得详尽无遗,每一个细节都未敢遗漏。

  当提及朱四爷扬言要教皇帝做事时,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带着几分惶恐道:“陛下,四爷此言实在是过于无礼了。”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朱元璋并未显露出任何愤怒的迹象,反而微笑着说道:“四爷是咱的长辈,他这样说也并无不妥。”

  毛骧都呆了片刻。

  陛下,你还是那个砍人脑袋的陛下吗?

首节上一节105/2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