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抓到李世民 第26节

  没办法,自从李宽离开之后,长孙皇后又开始茶不思饭不香了。

  显德殿内,李世民正襟危坐,正在主持朝政。

  “报,楚王殿下,凯旋归来了……”

  呼!

  李世民激动的深呼吸一口,立即给旁边的内侍总管李德逯使个眼色。

  内侍总管李德逯何其聪慧之人,若非如此,也到不了总管这位置上。

  李德逯立即离开显殿,快步往立政殿而去。

  

第34章 李世民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得知消息,悬着多日的心,终于平安落地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这是行军打仗!

  “娘……”

  立政殿外,一声呼唤。

  瞬间让长孙皇后泪如雨下。

  这孩子,一回来,就来看她了。

  不过一瞬间而已,李宽阔步踏足立政殿内。

  “娘,孩儿回来了,毫发无损的回来了……”

  长孙皇后转身擦擦眼泪,母亲的眼泪,怎么能够让儿子看到呢!

  “你这孩子,回来应该先去显殿,跟你父皇禀报军情。”

  长孙皇后虽然嘴上责怪,心里则是幸福和温暖的。

  “娘,孩儿知道娘担心孩儿,所以先来看看娘,再去显殿也不迟。”

  “去吧,去吧……母后吩咐御膳房多做一些好吃的,再让火儿和灵儿准备火锅,你不在的这些日子,可苦了她俩了……”

  李宽微笑着点点头,离开立政殿,直奔显殿而去。

  长孙冲和程处默等人,正在半路上等他呢!

  主角不在,他们这些配角,可不敢擅自踏足显德殿,抢了主角的光环。

  “陛下,楚王殿下送来,卫国公李靖的请功奏折。”

  “宣,楚王殿下觐见,”

  李宽微笑着拾阶而上,这还是第一次,从前殿拾阶而上,以往都是随父皇走的专用通道。

  李宽一人在前,长孙冲,程处默等人分列左右,尾随其后。

  就连大壮和二壮,也跟在最后面。

  李宽踏足殿内,李世民心砰怦怦直跳,双眼如炬注视着自己的好大儿。

  还好,没有瘦,如此,长孙皇后也不会太过心疼。

  李世民还不知道,李宽已经和他母后见面了,若是知道的话,心里多少得有点吃味。

  行至龙椅五步距离,李宽恭敬的施礼道:“启奏父皇,儿臣奉命讨伐颉利可汗,今日返回长安城了。”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刚刚李世民还是有点担心,担心这小子在文武百官面前,喊自己爹。

  若是如此的话,那些御史大夫,雪花般的奏折能压满李世民的案头。

  “善,大善……宽儿,此次讨伐颉利狗贼,战况如何?”

  “回父皇的话,我军大获全胜,颉利可汗被生擒,正在随一万头耕牛一起,押解回长安城……”

  李宽话音落地,文武百官们,一片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颉利可汗被生擒,押解回长安城一万头耕牛。

  这可是一万头牛啊!

  其意义之大,对于明年的农业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助力。

  更有官员在盘算着,即便是十贯钱一头耕牛,这一万头耕牛就是十万贯钱。

  问题是有十万贯,也买不到一万头牛啊!

  “父皇,这是卫国公李靖,宿国公程咬金,颚国公尉迟恭,献上的请功奏折,请父皇过目……”

  李世民开心的眉毛胡子一起跳,李宽自从出现在殿内,表现堪称完美,完全超出了李世民的预期。

  “善,大善……父皇定要仔细看看,同时和众卿商谈赏赐事宜!”

  “来人,给楚王赐坐。”

  李宽施礼谢恩,然后坐了下来。

  宰相房玄龄,杜如晦和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从各自儿子眼中看到了欣喜的目光。

  三人疑惑不解,莫非这些臭小子也立功了。

  若是如此,那可就不枉此行了。

  李世民仔细查看请功奏折,蜡泥原封未动,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当着百官的面拆开蜡泥,证明他的大皇子,未曾偷看过。

  其实也无需证明,如此干系重大之事,即便是偷看,也不会有人胆大到私自篡改。

  毕竟,军功之事,无小事,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若是如此,以后谁还敢嗷嗷直叫的往前冲,抛头颅洒热血。

  李世民打开请功奏折一看,脸上的表情瞬间精彩了起来!

  尽管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李世民也万万没有想到,此次讨伐颉利可汗,头等功,竟然是自己的大皇子。

  而一等功,竟然李宽身后的那七个臭小子,外加大壮和二壮,颉利可汗就是被他们生擒的。

  之所以李靖,尉迟恭和程咬金,力谏楚王为头等功。

  原因有三:其一,提前拿下了大月氏部落,为大军提供了补给,和休养生息的机会。

  其二,率先抵达突厥大本营,摸清了大本营内的虚实。

  其三,成功离间了大月氏部落首领,让我军顺利进入突厥大本营,兵不血刃,拿下胜利。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实在不好意思夸赞自己的好大儿啊!

  “玄龄,克明,辅机……你们看看再说吧!”

  李世民将请功奏折,递给了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自己的大舅哥长孙无忌。

  两位宰相一看,也是双眼闪闪发光,楚王殿下居功至伟,他们的儿子也立了大功。

  长孙无忌一看,也是开心的胡子眉毛一起跳。

  “陛下,楚王殿下,立下如此大功,臣以为,推为首功实属理所应当。”

  房玄龄和杜如晦话音落地,文武百官齐齐都惊呆了。

  这楚王殿下也太生猛了,竟然能立下首功。

  “众卿,楚王尚且年少,至于首功的问题,待李靖,尉迟恭和程咬金返回长安城,再做决定也不迟。”

  “倒是长孙冲,程处默,杜荷,房遗爱,尉迟宝林,秦怀道,高履行,大壮和二壮,九人生擒颉利可汗,朕以为理应重赏。”

  “大壮和二壮,乃是楚王随从,具体赏赐日后再议。”

  “长孙冲,程处默七人,年少有为,理应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宽儿,你觉得如何封赏为好?”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李世民说了这么多冠冕堂皇的话,最后话锋一转,竟然又把问题抛给楚王了。

  莫非,楚王眼下竟然有了话事权。

  若是如此,让太子殿下如何自处。

  “父皇,儿臣以为,长孙冲,程处默等人虽然年少,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此次征讨东突厥,这七人事事奋勇争先,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冰天雪地里人冻挨饿三天三夜之久,饿了只能吃口雪,渴了也只能吃口雪……”

  李宽娓娓道来,文武百官们还能受得了,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高士廉心疼的不要不要的。

  

第35章 魏家有女初长成

  李宽说到最后,文武百官也受不了。

  事实确实如此,今年的长安城都如此严寒,突厥的老巢,更加可想而知。

  这些孩子们才多大啊!

  最大的杜荷也不过十八岁而已。

  “宽儿,是父皇让你们受苦了……”

  “父皇言重了,讨伐东突厥是儿臣的主意,儿臣无怨无悔,此次我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了。”

  “父皇,儿臣以为,长孙冲和程处默七人,开始从散职将军做起,一步步为父皇建功立业。”

  李宽话音落地,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

  散职将军,并无实职,但是却有俸禄和品阶。

  “传朕旨意,封长孙冲为正五品,虎牙将军。”

  “程处默为正五品,狼牙将军……”

  李世民逐一封赏下去,长孙冲等人齐齐施礼谢恩。

  文武百官也是齐声道贺。

  虽然只是闲职,最起码有了正五品的官身。

  正五品的官身代表什么?

  代表有了上朝议政的资格。

  这个含金量可是巨大的。

  再加上他们七人的老子,各个都是高官,除了宰相就是尚书和大将军,以后这帮小子不得了,了不得啊。

  从李宽口中得知,除了一万头耕牛,还有诸多骏马,而且冻死的牛羊,凯旋大军更是带回来不计其数。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们都高兴坏了。

  李世民当场决定,待大军凯旋归来,一定要轰轰烈烈的搞一场全牛宴和全羊宴。

  群臣纷纷高呼,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有牛羊肉吃,傻子才不会高呼呢!

首节上一节26/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