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抓到李世民 第11节

  “臣等以为,楚王殿下有经天纬地之才。”

  “实乃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更是陛下和皇后娘娘福泽恩后。”

  御书房内,一道道彩虹屁,拍的李世民浑身上下,那叫一个舒坦他妈给舒坦开门,舒坦到家了!

  “众卿,楚王自幼深受苦楚,昨日在李家村,朕听闻服侍他的俩丫鬟言称,楚王六岁尚不能人言。”

  李世民声音里充满了悲伤,接着开口说道“此事,朕都不敢告诉皇后,免得皇后伤心落泪。”

  “众卿,你们知道,楚王为何六岁尚不开口说话吗?”

  李世民话音落地,十几位重臣齐齐使劲的摇摇头。

  “因为他心里有疙瘩啊!俩丫鬟言称,每日一大早,他便会爬上村头的山顶,就这样,望着长安城发呆,即便是午膳,都是丫鬟们送上去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或许,他知道,自己的家,应该就在长安城吧!”

  “可是朕,朕竟然在洛阳寻了他十三年,浑然不知,他竟然距离朕如此之近……”

  李世民潸然泪下,众大臣也是唏嘘不已!

  “陛下,莫要再悲伤难过了,如今楚王殿下回宫,陛下应该高兴才是,只是抚养楚王殿下之人,属实也有大功,陛下理应重赏与他。”

  毫不知情的杜如晦话音落地,李世民叹息一声开口说道:“朕也想赏赐与他,奈何,此人早已不在人世了,如今算来,已经七年有余了。”

  李世民的话,让诸位大臣越发疑惑起来,李世民并没有在兜圈子,将事情的真相告知了诸位大臣,毕竟他们都是三省六部主政官员,楚王殿下的一切,他们也理应知晓。

  得知楚王因为一次溺水差点丧命,醒来后一句爹,便让养父喜极而泣,呜呼哀哉去了。

  群臣心里诧异不已,不过宰相房玄龄的话,却让众人甚是信服。

  “陛下,诸位同僚,楚王殿下乃是何人?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嫡长子,这句爹,可是会要命的,昨日里,楚王殿下也喊了陛下好几句爹,陛下为何毫发无伤,因为陛下才是楚王殿下的亲爹吗……”

  李世民和诸大臣,眼睛瞪的溜圆,经过房玄龄这样一解释,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陛下,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两位族老求见……”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站起身来。

  毫无疑问,这又是送钱来了。

  “快请两位族老进来……”

  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可谓是人才辈出,朝堂之上和大唐各省道,州府,为官者甚多。

  “陛下,吾等得知陛下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愿意献上绵薄之力,今日特带来两万贯钱,我们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各出一万贯。”

  李世民的郑重的点点头,心里可乐开花了。

  

第14章 吃着火锅唱着歌

  刚刚送走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两位族老,太原王氏的族老便来了。

  后面,整个下午,前来送钱的络绎不绝。

  让李世民有种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

  李世民算是看明白了,这些世家,都是商量好的。

  五姓七望悉数捐善款万贯。

  关陇八大家则捐善款五千贯。

  仅仅是五姓七望和关陇八大家,李世民便进账整整十一万贯钱。

  再加上长安城其他氏族,为了在功德碑留名,最低也是送来千贯。

  天黑的时候,确认无疑,不会再有人来了。

  李世民便开始和三省六部主政官员,一起算账。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按照内侍登记统计下来,竟然有二十万贯之多。

  别说李世民眼睛瞪的溜圆,嘴巴能塞进去一个蛋。

  三省六部主政官员,悉数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一切竟然是真的。

  龙颜大悦的李世民,立即命御膳房,准备膳食,好好犒赏三省六部主政官员。

  膳食送来后,李世民对内侍总管李德逯开口说道:“德逯,去楚王殿,就说朕的意思,取一坛酒来,告诉楚王,他的计策甚好,朕今日得钱财二十余万贯……”

  李世民话音刚落,群臣面面相觑起来。

  啊……这……

  老子喝酒,竟然跟儿子要?

  李世民自然从众人眼中,看出了意味深长的味道。

  于是,也不藏着掖着,将楚王因为粮食太多,为了避免浪费,所以自己酿酒的事情说了出来。

  群臣脸上的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待李德逯返回时,怀里抱着一大坛酒,后面还有三位内侍,同样怀里都抱着一坛酒。

  “陛下,楚王殿下言称,一坛酒怎么够陛下和诸位大臣尽兴,既然钱财已经得到,自然要好生祝贺一番,所以命老奴搬来四坛酒。”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三省六部主政官员,满脸也尽是欣喜之色。

  刚刚还在思量,一坛酒分下去,根本就不过瘾,眼下看来,可以开怀痛饮一番了。

  龙颜大悦的李世民与诸位大臣举杯畅饮,有了钱确实好啊,眼下李世民心里也底气十足。

  酒宴过后,李世民立即叮嘱群臣,眼下,首要任务便是秋种。

  工部已经开始制作曲辕犁和播种机了,而且是日夜不停的制造,大壮和二壮,也被请去工部为工匠们全程指导。

  李世民决定,能开垦多少土地,就尽可能的开垦多少土地,毕竟有耕耘才会有收获。

  还有一个要紧的事情,那就是灾民安置问题。

  有了这样善款,和昨日楚王的三万石粮食,灾民的安置问题,将会从即日起开始着手安排。

  李世民的安排有头有序,诸位大臣也不时给出建设性的建议,群臣相谈甚欢,不知不觉竟然听到暮鼓的声音响起。

  “众卿,随朕劳累了一日,早点回府歇息吧,有事明日早朝再议。”

  群臣起身施礼告退时,宰相房玄龄开口说道:“陛下,臣有一惑,功德碑之事,当真让他们名垂千古,世代受长安城百姓瞻仰?”

  房玄龄心中的疑惑,其实也是诸位大臣都有的疑惑。

  李世民哈哈大笑着开口说道:“玄龄,功德碑,朕自然会弄的,这些人的名字,朕也会命人刻录在功德碑上,朕言出必行,十二道城门外,必须要有十二座功德碑,至于这功德碑能够在城门外待多久……”

  “这个,朕可就不是很清楚了……”

  李世民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群臣瞬间便明白了圣意所在,齐齐躬身施礼道:“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原来,所谓的功德碑,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

  功德碑自然是要弄的,而且要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宣传一番。

  然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让长安城十二道城门的功德碑突然间不翼而飞。

  这正是李宽给李世民出的好主意。

  群臣齐齐告退而去后,李世民龙虎精神的直奔立政殿而去。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正和几个皇子和公主,围坐在一起。

  李世民当场差点哭晕在厕所。

  瞧她们这小日子,吃着火锅唱着歌。

  一个个欢实的不得了。

  火锅自然是李宽带过来的,此时此刻,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根本没有一点太子该有的姿态和风范,跟李泰和李丽质,一起抄起来筷子抢肉吃。

  李世民想到他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少年,心中也没有了责备之意。

  再看李宽,正仔细的给长孙皇后往碟子里夹肉菜,长孙皇后则欣喜的,满脸尽是慈爱的笑容。

  李世民轻咳一声。

  李宽立即站起身来。

  “爹,您回来了,来,过来坐下吃饭。”

  李宽话音落地,李承乾,李泰和李丽质,嘴巴都张的足够大,以至于嘴里的肉菜,差点都掉下来。

  让李承乾,李泰和李丽质没有想到的是,父皇竟然没有一点点生气的意思。

  而且还龙颜大悦的坐到了李宽身边。

  “宽儿,父皇已经在御书房和诸位大臣用过膳了,酒还是从你楚王殿搬的呢。”

  “父皇按照你的计策,今日得到钱财,共计二十余万贯。”

  李世民话音落地,即便是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的长孙皇后,也是惊讶的捂住了小嘴。

  不曾想,李宽的回答,更是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惊讶。

  “爹,二十万贯算啥,那都不是钱……”

  李世民嘴角使劲抽搐一下。

  这话若是换另外一个人说出来,李世民保证用鞋底抽他。

  长孙皇后看到李世民尴尬的表情,抿嘴偷笑道:“宽儿,你眼下尚且年少,不知钱财是何等的重要之物。”

  “二十余万贯,足矣支撑你父皇度过难关了。”

  李宽挠挠头开口回答道:“娘,孩儿知道钱的重要性,孩儿的意思是,孩儿以后会赚很多很多钱,二百万贯,二千万贯,甚至于是万万贯,都是可以做到的……”

  啊……这……

  李宽这番话,属实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给吓坏了。

  眼下大唐一年下来所有财政收入加在一起,都抵不过李宽口中最小的数字,而且是远远不及。

  

第15章 要搞就搞最贵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愣是许久没有缓过神来。

  毕竟,李宽口中所说的金钱数字,实在是有些太过离谱了。

  长孙皇后使劲捂住自己怦怦直跳的小心脏,深呼吸一口,握紧李宽的手,开口说道:“宽儿,父皇和母后知道你聪慧绝伦,可是赚钱的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等世家望族,之所以能够积累数之不尽的财富,除了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原因外,也是他们先祖在各个行业不断打拼积累,甚至是吞噬,方才能够辉煌至今……”

  李宽自然明白母后话里的意思,这是委婉的表达,一口吃不成胖子。

  “娘,孩儿明白您的意思,孩儿没有说大话,只要爹允许,咱们想要赚多少钱都是有可能的。”

首节上一节1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