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966节

  “父亲……”

  ……

  【隆庆六年二月,当朱翊钧十岁的时候,隆庆帝亲自为他选择了教官,即东宫辅导。】

  【三月,正式“出阁就学”。】

  ……

  天幕上。

  皇宫御道拐角处。

  一身锦绣袍服的奶娃娃一板正经的对着眼前的大臣们拱手道:

  “翊钧辛苦先生们教导了。”

  大臣们笑呵呵的顿首答谢道:

  “愿殿下勤学。”

  小娃娃认真回答道:

  “方才读过《三字经》。”

  然后看了看天色又道:

  “先生且去休息。”

  大臣们再次顿首答谢,随即看着被一帮侍人拥簇着去后宫走去的太子,小声讨论着:

  “太子聪慧好学,不枉陛下心意啊。”

  “能对皇后候起居,也是天性至孝。”

  “李贵妃是有德之妃啊。”

  “咱们这太子还会劝谏皇帝呢。”

  一名老臣突然开口,众臣好奇看向他。

  老臣捻须笑道:

  “昨日陛下在宫中骑马奔驰,太子见便劝谏道:陛下天下主,一人骑马驰骋,不怕摔下来吗?”

  “陛下大悦,立即下马赏赐一番!”

  一众大臣闻言大为欢喜?

  “善啊!”

  “太子孝且聪,大明安矣!”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向宫门走去。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沉默了。

  扶苏……

  他一时有些记不清了。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父子二人有了隔阂?

  嬴政陷入回忆。

  ……

  大汉。

  刘邦倚着身边的软枕,眼中闪过一丝惆怅。

  刘肥……

  吕雉不动声色的按下眼中异色。

  盈儿鲁元……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羡慕了。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家儿子。

  还在那撅屁股玩呢。

  “哼……”

  卫子夫瞥了他一眼,心中冷笑。

  你自己是怎么对待孩子的自己不知道吗?

  人家是父子,然后是君臣。

  你这是君臣,然后是父子。

  就这你还想有孺慕之情?

  做梦去吧!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突然觉得自己确实是天命加身。

  既能中兴大汉。

  又得家庭美满。

  观历代帝王,又有哪个能如同朕一般?

  ……

  【就看东宫辅导的大臣排面,隆庆帝是准备把朱翊钧培养成一个称职的皇帝的。】

  【然而,这个准备时间实在太短暂了。】

  【五月二十六日,隆庆帝驾崩。】

  【六月初十日,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举行即位典礼,宣布改明年为万历元年。】

  【就这样,十岁的朱翊钧成了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即万历皇帝。】

  ……

  {来了,大明宅男二号位,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皇宫到自己的坟(狗头)}

  {人家万历有腿疾,再说了人家又不是不工作。}

  {腿疾这个不能太确定,定陵考古报告里只确定了万历牙齿有问题,关于腿疾问题是因为定陵里关于万历尸体摆放姿势奇怪。}

  {但能不能根据腿骨看出有疾就很难说了。}

  {但《风雪定陵》里面提到开棺后万历和孝靖后牙齿问题都比较严重,还有就是棺椁内万历右脚蜷曲,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比左腿短。}

  {还尸体复原啥呀,骨头在不可言说的年代就烧成灰了,跟谁去复原?}

  {原考古报告根本就没有的东西,考古也不是拿来尸体复原用的。}

  {风雪定陵这本小说你就可以看成《万历野获编》}

  {张居正的“吾非相,乃摄也”,就是出自这个野史。}

  ……

  历朝历代的皇帝俱都目瞪口呆。

  随即几乎就是一片破口大骂!

  他们早知道后人有个莫名其妙的刨坟风俗。

  但知道也就知道了,他们也伸手不到那里。

  但现在,你们不怕天打雷劈啊!

  多大仇多大恨啊?

  最恶毒也不过如此了!

第611章 小皇帝张先生

  大秦。

  嬴政看得眼皮子直跳。

  其余众人则面上不动心中焦急。

  不懂事啊!

  你们太不懂事了!

  你们这是逼着皇帝重启骊山陵啊!

  挫骨扬灰……这太过分了。

  几人悄悄看向刘邦。

  刘邦黑着脸。

  这事怎么说?怎么劝谏?

  说你未来不会被刨陵?

  那也得皇帝信才行啊!

  那问题来了,皇帝会信吗?

  ……

  大汉。

  “其实乃公一直有个疑虑没有解决。”

  刘邦环臂看着天幕,正经道:

  “你若是说后世子孙的风俗就是专门挖坟,这我是不信的。”

  “但偏偏他们就是挖了。”

  “那就说明有什么缘由不得不这么做。”

  吕雉皱着眉头。

  “但不管什么缘由,挫骨扬灰都太过了。”

首节上一节966/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