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95节

  {这就是著名的“十三将士归玉门”!}

  {十三将士归玉门是最能代表我们民族的英雄故事之一!在被大军围困的日子里,匈奴劝降使者被煮食,用来做弩机的筋也吃掉了,全军战至二十六人仍没有放弃固守,到达玉门关时,玉门守将郑众感动不已,亲自为十三将士洗漱,并称: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汉旗不能倒!}

  {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打call)}

  {你是匈奴使者,携围城之利入城劝降,但守将是饿疯了的耿恭!}

  {世人只知斯巴达,却没人知晓我们大汉疏勒城!}

  {唐的归义军,汉的十三将士归玉门,只读教科书是了解不到的。}

  ……

  大秦,

  “真乎?假乎?”

  嬴政一脸怀疑的看着天幕上那十三位将士。

  “不以利驱使,不以法限制。”

  “只以儒家忠义之说?”

  “人真能做到如此乎?”

  嬴政抚膝端坐,皱着眉头,脑袋快速运转着。

  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春秋战国历史快速的在脑子过了一遍。

  随后缓缓睁开眼睛。

  “特例而已,寡人才不上这当!”

  ……

  大汉,

  “好一个忠臣良将!大大彰显我汉家威仪!”

  刘邦蹲在恭房里拍手叫好!

  听到刘邦的叫唤声,恭房外的内侍愁眉苦脸道:

  “陛下,皇后已经催人来三次了,要不……还是回去吧?”

  “回去?回去你替乃公挨骂还是你替乃公挨打啊?!”

  恭房里,刘邦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来。

  “一个个的,全无道义!乃公白养你们吃饭!”

  “居然没一个人替朕解围!”

  “要不是乃公脑子转的快!就要被皇后殴打了!”

  “后大怒!殴帝三拳!”

  “你觉得这名声好听吗?!”

  您什么时候在意过名声啊?

  门外的内侍苦着脸在心里腹诽着。

  “可是陛下,您这也不能总躲在恭房里啊?”

  “少废话!乃公这不是正在想说辞呢吗!总之,皇后派几回人你就拦几回,等朕想出办法再说。”

  ……

  炎汉光武帝时期

  “耿恭,耿恭……”

  刘秀若有所思的喃喃念叨着。

  “伯昭,朕记得你侄儿就叫耿恭?”

  大殿下,站在首位的耿出列应答。

  “回陛下,确实,臣的侄儿就叫耿恭。”

  “今年多大了?”

  刘秀有些意动的问道。

  “回陛下,刚满三月。”

  “……”

  “……”

  刘秀与耿大眼对小眼。

  “…朕知道了”

  ……

  大唐德宗时期

  安西都护府

  “你说,陛下还记得我们吗?”

  斑驳的墙头上,一位老兵穿着破旧的盔甲靠着墙垛看着天幕,怼了怼身边的战友问道。

  “你管那鸟事!”

  身旁的老兵修理着弓弩,被怼了一肘后扭过头,用剩下的那只眼睛看着他骂了一句。

  “管皇帝记不记得,咱这命早就卖给郭帅了!就为一句话,大唐威仪不能倒!”

  ……

  【“十三将士归玉门”,名字很好听,但透过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到汉章帝的一部分特质。】

  【汉章帝,是一位很宽和的皇帝,这从他继位后面对问题的种种举动就能看出来。】

  【公元75年和76年,汉朝发生大瘟疫。京师洛阳及兖、豫、徐等州发生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饥民遍野。】

  【汉章帝下诏不在征缴兖、豫、徐三州的田租、刍稿,开天下粮仓赈济灾民。】

  【并且由朝廷出资,抚养穷人家的孩子。】

  【同时颁布胎养令,给每位怀孕的妇人赐谷“三斛”,以鼓励人口生育。同时轻徭薄赋,奖励农桑。】

  【因三州大旱,汉章帝下罪己诏,并且听从司徒鲍昱和尚书陈宠的话,一改汉明帝的苛察,事从宽厚,放宽刑律,废除苛法五十余条。】

  今天这牙总算弄好了!挺好,年前补上了!

第61章 汉章帝,就很难评!

  大汉文帝时期

  长乐宫,

  刘恒抚须看着天幕,思考一阵,缓缓说道。

  “虽宽仁,却不定心。”

  “陛下为何这般讲?”

  听到这话。窦漪房好奇的看着刘恒,宽仁不是好事吗?为何说不定心?

  一旁抚膝跪坐的刘启也支着耳朵听着。

  “宽仁之处不必多言,天幕已讲,但太过宽仁反而会失其道。”

  刘启也忍不住探头问道。

  “失其道?阿父,这是何意?”

  “纵观光武帝之历程,世家豪强鼎力相多,观天幕出现的云台将几许就可见一斑。”

  刘恒看着身旁娘俩缓缓说道。

  “云台将也许心无二心,但云台将后面的世家却不一定与大汉一条心。”

  “这就是汉明帝苛察臣下和外戚的原因。”

  刘恒抬头看向天幕。

  “但宽仁太过就会有制度失控的风险。”

  “从将士归玉门这一幕就可看出,刘心中对边域其实并无太多忧心。”

  刘启对此提出异议。

  “不对呀,阿父。”

  “这刘不是去出兵救援戊己校尉了吗?”

  听到刘启的话,刘恒笑语盈盈的看着刘启问道:

  “呵呵,启儿,阿父问你。”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若是你祖父高皇帝,或者是彻儿,他们会怎么做?”

  “当然是打过去!……”

  刘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然后转瞬明白了刘恒的意思。

  恍然大悟的刘启兴奋的说道:

  “我明白了!阿父!”

  “如果是祖父或刘彻,他们心里有边疆!有兵事!所以他们第一反应是打出去!会思考派多少兵!怎么打!最后才是能不能打!”

  “就算是心有疑虑也是基于这个思考上的!”

  “而刘的心中并无这个基准!”

  “所以他才会那么纠结!因为他当时下意识的想法是真的没想救援西域!”

  刘恒听完,略微点点头。

  “可以,有点悟性。”

  “不错,这就是过于宽仁的弊端,犹豫不断!”

  “岂不见宋襄公旧事?”

  “启儿,你要记住,犹豫不断者,必失其道!”

  ……

  【汉章帝为政宽仁,人也厚道。就是运气差了点。】

  【公元76年正月,酒泉太守段彭讨击车师,大破北匈奴。】

  【二月,武陵中蛮叛变】

首节上一节95/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