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93节

  “行,娘知道了,这事娘跟你爹说,你把这臭小子拉下去吧。”

  说完又斜睨了一眼朱元璋。

  “不过你爹应该顾不上那套茶盏了。”

  朱标看着那边自家老爹中气十足,绕梁三日不绝的笑声,无奈的摇摇头。

  随后拉着垂头窃喜的朱棣拱手道:

  “娘,那孩儿等就先告退了。”

  “娘!儿子的命就全靠您了!”

  ……

  大明永乐时期

  “老大,你我是放心的。”

  让内侍给穿戴战甲的朱棣头也不回的说着。

  “这天下交给你准没错!”

  “你宽厚、仁德,就是性子有些拖沓。”

  朱棣一边说一边整理着盔甲。

  朱高炽则是揣着袖子,一脸愁眉不展。

  “不过没关系!这天下的刺爹给你捋好了!”

  “你就安心当你的皇帝!治理民众,不用再动刀兵了。”

  朱棣说着,转头看了一眼朱高炽。

  “行了,你也别拉着你那胖脸了。”

  “最后一次!爹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出征!”

  朱高炽看着朱棣,左脸写着‘不’,右脸写着‘信’。

  朱棣看着朱高炽一脸的不信也不尴尬,只是‘真诚’的看着他。

  “唉……爹,儿子先下去了。”

  朱高炽败退,拱手说了一声就往外走。

  “行行行!你慢走啊!”

  朱棣高兴摆着手。

  朱高炽一条腿都迈出去殿门了,听到这话差点被门槛绊了个跟头。

  也不搭话,晃着圆滚身体扭走了。

  “终于搞定这犟种了!”

  朱棣高兴的抻了抻战甲。

  “嘿,别说,咱这大胖小子看着多喜庆!”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刘庄的头像缓缓消散,化作一缕青烟。

  随后又团成一个明字,退回那四个大字中。

  下一瞬间,

  明章之治里的‘章’字又大放异彩!

  章字越来越大,又逐渐扁平。

  最后章字化作一副头戴冕旒的帝王画像。

  ……

  【汉章帝刘(dá)】

  【光武帝刘秀的孙子,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为贾贵人。】

  【后由无子的明德皇后抚养。】

  【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立其为皇太子。】

  【公元75年八月初六日,汉明帝去世,刘即皇帝位,时年十九岁,尊嫡母马氏明德皇后为皇太后。同年八月十六日,葬汉明帝于显节陵。十月初二日,大赦天下。】

  ……

  大汉武帝时期

  “章?温克令仪曰章,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敬慎高亢曰章,文教远耀曰章。”

  一身常服,坐在软榻上的刘彻一手按着案几,一手抚着胡须,喃喃自语着。

  “陛下,可是有何问题?”

  身旁的卫子夫看刘彻念叨着谥号的谥意,不由好奇的询问道。

  “子夫,章这个谥号不算太好啊。”

  刘彻看向卫子夫说道。

  “温和宽容、讲法度、讲事理、有文采、谨言慎行、重视教化。这是这个字的谥意。”

  “这不是很好吗?”

  卫子夫一手挽着衣袖,一手拿起酒壶给刘彻的酒爵中斟上一杯葡萄酒,且疑惑的询问道。

  “如果是个官员或者王侯,这个谥号的确不错,但如果是帝王…”

  刘彻端起酒爵饮了一口,声音低沉道:

  “那可算不上什么好事。”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华丽的宫殿内,

  坐在上首,头戴十二冕旒,身披日月朝服的皇帝看着殿下争吵的朝臣,面带纠结的思考着。

  ……

  【公元74年,汉明帝派汉军打败了北匈奴与车师国的联军,顺利地恢复了西域都护府。随后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耿恭为戊己校尉,屯驻金蒲城。经略西域。】

  【公元75年三月,北匈奴发兵攻打车师国,杀死车师后王安得,随后继而攻打金蒲城。】

  【同年五月,经略西域的戊己校尉耿恭转移到了水源充足的疏勒城。】

  【同年七月,北匈奴攻破柳中城,焉耆、龟兹等国,联军击杀西域都护陈睦,只有耿恭还在继续坚守疏勒城。】

  【消息传到朝堂上,此时汉明帝驾崩,汉章帝继位。】

  【朝臣分成两波。】

  【一波要求按照礼法,不能动兵。】

  【一波则是要求当机立断,救援西域。】

  【这一争论,就争论了好几个月。】

  今天应该买年货了吧?大家都花了多少钱啊?

第60章 十三将士归玉门!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北宫德阳殿内议论纷纷。

  大殿上,

  一位头戴进贤冠,外穿皂袍,古稀之年的佝偻老人手持笏板正在陈述利害。

  “陛下,您初登大宝根基不稳,此时不宜妄动刀兵。”

  “西域本就不在我大汉治下,非天子实控,就算是丢了也无伤大雅。”

  “不动刀兵,西域之地丢了也就丢了,损失可观且小。”

  “但若是妄动刀兵,万一兵将失利又当如何应对?”

  “陛下,戊己校尉等人以少敌多,时日已久,且疏勒城远在万里,士兵一来一去需耗费不少时间,所需的物资也是难以计数和难以送达,为了区区一个校尉,值得吗”

  古稀老人稽手长拜。

  “与国家稳定相比,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话音刚落,一道大喝声响起!

  “陛下!此乃妖言惑众!”

  一位同样文官打扮的年迈大臣举起笏板出列大声道:

  “陛下!此事并非可以用利害得失来论!”

  “陛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军心亦是民心!若此时不救戊己校尉,其余将领推及此心!岂不是动摇人心?!”

  “陛下!戊己校尉必须要救!”

  一身朝服的刘坐在上首,垂珠十二的冕旒之下看不见帝王容貌。

  但那不停敲击身侧佩剑的手指,表示了坐在上首的皇帝心里正犹豫不定。

  ……

  大秦章台宫内

  一对父子对面而坐,相顾无言。

  “扶苏,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身穿金纹玄袍,头戴金冠的嬴政正襟危坐的看着眼前的扶苏,语气淡漠的询问道。

  “父亲,儿子会选择出兵救援西域。”

  坐在对面,白袍玉冠的扶苏恭敬的回答道。

  “讲讲,为何。”

  一振袍袖,双手合拢于腹前,嬴政面色平静,语气如常。

  “父亲,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将心比心之言。”

  “如果儿子是那孤守西域的戊己校尉,那儿子是一定希望有人来救的。基于此,儿子认为要救援西域。”

  扶苏双手抚膝,恭敬的回答嬴政的问题。

  “……”

首节上一节93/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