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923节

  {会不会是江南大族为了阻止朱厚照亲眼见识江南的富庶从而以此增加对江南的征税和摊派,所以收买指使中下层文官劝谏?}

  {……那你不如说宁王谋反也是他们推动的算了。}

  {武选司郎中!朝廷要职!翰林!阁老种子前途无量!}

  {即便被金钱诱惑或者有把柄在手,幕后黑手也不会拿这种官员当炮灰使!}

  {况且对江南的加税与减税,是通过内阁和六部决定执行,问题就是这两者在此次事件中几乎没有现身!}

  ……

  武周。

  太平与李旦对视了一下。

  骄傲的小公主抬头修长的脖颈。

  “阿兄,你说!”

  李旦摇摇头,笑着道:

  “还是妹妹你说。”

  太平眯了眯眼,露出一只虎牙。

  “那一起说!”

  李旦笑着点点头。

  随后一娇纵一谦和的声音同时想起。

  “六部纵容!”

  “卖直取忠!”

  两人愣了一下。

  随即看着对方,又同时笑说了一句。

  “你心可真脏!”X2

  ……

  天幕上。

  富丽堂皇的庭院内张灯结彩,吹吹打打。

  一群官员纷纷往拜。

  热闹非凡,喜气冲天。

  就在一群文臣武将吃吃喝喝之时。

  “砰!”

  大门洞开!

  “哗啦啦!”

  几百名持刀掼甲的将士蜂拥而进,把官员们团团围住!

  不等众人明白过来,一名身穿蟒袍头束金冠的中年男子在一群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站定在堂前,看着堂下惶惶不安的大臣们高声道:

  “诸位大人!”

  “孝宗皇帝被太监李广所骗,当今皇上是李广从民间抱回来的野种!”

  “这个野种篡踞朝堂已经十四年,乱我祖宗血脉,断了大明宗室香火!”

  “如今本王奉皇太后诏命起兵讨逆!”

  “众官随本王进京扫逆除秽,澄清社稷,各立大功!”

  话音一落,堂下一片死寂。

  ……

  【公元1519年,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发动叛乱。】

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宁王

  大汉武帝时期

  “才反啊?”

  刘彻嘀咕着一句。

  霍去病懵懵的看着皇帝。

  什么叫才反啊?

  “陛下难道早就算到会有藩王谋反?”

  看着两只眼睛透出崇拜光芒表哥。

  小刘据眨了眨眼。

  很稀奇吗?

  这大明跟大汉差不多啊,前面还有朱棣夺位。

  一点也不新鲜啊?

  但他懒得说,随即低头玩着木板。

  但他懒得说不代表刘彻就能放过他。

  皇帝一只看着小刘据的表情,他心中的疑惑解不开这事就不算玩。

  到底是真的天资聪颖,还是另有他人有所图谋此时就是验证真假的时候。

  刘彻眼中闪过一丝阴鸷,脸上表情却是一副自豪无比的样子!

  “据儿,你给你表哥好好讲讲为什么!”

  “让他好好学学兵法以外的东西就是不学!”

  霍去病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卫子夫则有些疑虑的看着刘彻。

  皇帝的变化怎么这么快?

  但据儿以前确实没表现出对政事有见解的样子。

  他才五岁!他能知道什么?!

  不过这次是个机会。

  卫子夫心中暗自算计着。

  不能总让皇帝看轻!

  小刘据看了眼“自豪”的阿父、鼓励的阿母、单纯的表哥。

  开口道:

  “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士大夫,逐级效忠,世官世禄。”

  “孔子所哀叹的礼崩乐坏,就是西周创设的制度的瓦解。”

  面带微笑的刘彻,眼中神色顿时变化。

  “始皇帝废分封而立郡县,世官世禄不复存在,聘任而来的郡县长官取代了世袭的世卿,虽然逐级负责,但一致向皇帝效忠。”

  “郡县制是皇帝集权程度最高的体制,因而只要皇帝一声号令,全国人力物力都能如臂使指地调动起来。”

  “基于此明君可以在郡县制下大展拳脚,昏君也可以在郡县制下大发淫威。”

  “但郡县制有一个风险,那就是一旦皇帝幼小、权臣当道,只要一场小小的宫廷政变就足以改朝换代,秦朝二世而亡就是一个历教训。”

  “分建虽稳,但集权太低。”

  “且强大的诸侯也有作乱的能力。”

  “所以,自高祖皇帝起,历代皇帝都在郡县制和分封制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但朱元璋是鉴于元末权臣当道,所以在奠定明代格局的时候,极力弱化权臣,取消宰相。”

  “这东西就像陂斗一样。”

  小刘据举起身边的一个巴掌大的跷跷板。

  “对权臣戒心越重,就越有强化分封的倾向。”

  “因为各地若有强大的同姓诸侯,便随时可以进京勤王,就算诸侯篡位,皇位毕竟也不会落在外姓人的手里。”

  “这样可以说最大程度的降低权臣窃国的可能性,但同时也极大提升了藩王篡位的可能性。”

  “阿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霍去病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是这样啊?

  卫子夫轻掩嘴角。

  儿啊,干的好!

  刘彻一动不动的看着小刘据。

  眼中疑虑尽消,转而升起一阵骄傲!

  就说朕的种不会差!

  果然!是教育方法有问题!

  刘彻嘴角的带笑,扬了扬袍袖,对霍去病道:

  “事情就像你表弟说的那样。”

  “其实明朝的格局很容易看清。”

  “不要管什么君王、大臣,什么文官武官。”

  “跳出这种视角用更高的视角去看。”

  “大明皇帝与大明外庭的根本冲突就是分封与集权的冲突。”

  “天幕中的历史证明了,只要集权程度越高,高风险的夺权策略就越受青睐。”

  “武宗南巡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刘彻看向小刘据,认真道:

  “一大群官员叩门,内阁九卿会事先对此事毫不知情?”

  “他们只是基于对朱厚照行为的不满所以纵容甚至支持这群官员群谏!”

  “而朱厚照本身的意志与权力就决定了他并不在意官员劝谏,更何况只是一群中下层官员而已。”

首节上一节923/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