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921节

  朱厚照撇了撇嘴。

  “你们知道个屁!”

  巴图孟克刚刚身死,蒙古不稳。

  这时候打他正正好好!

  要是等巴尔斯博罗特稳定了蒙古,那些是复现土木之战呢!

  ……

  【与此同时,新任大汗巴尔斯博罗特出兵六万袭扰宣府,杀掠近四千人。】

  【九月,朱厚照巡幸大同,驻扎阳和,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命户部输送帑银一百万两到宣府。】

  【户部尚书石拒绝,只输送了一半。】

  【月底,朱厚照离开阳和,前往大同。】

  【同时,鞑靼再次南下,劫掠阳和。】

  【十月初一,鞑靼进攻大同。与大同总兵官王勋、副总兵官张、游击孙镇交战。】

  【朱厚照命宣府游击时春、辽东左参将萧滓驰援王勋,游击周政、副总兵朱銮、大同右卫参将麻循、平虏城参将高时尾随鞑靼。】

  【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前往阳和与诸部会合。】

  【初二,鞑靼转向应州。】

  【应州之战爆发。】

  ……

  天幕上。

  金色大纛迎风而展。

  朱厚照看着面前组成人墙的战阵,一动不动。

  红与黑撞击在一起,僵持不下。

  蒙古铁骑在人墙外盘旋,大声呼嚎着。

  大明战士顶盾支戈,不动如山。

  朱厚照看到一张狰狞的胡人面孔。

  面无表情的摸向腰间长弓。

  拉弓,搭箭。

  “嘣!”

  弦弓劲响!

  身边将军大声呼喊着:

  “陛下亲射!斩首一级!”

  声音传叠出去。

  军心大振!

  ……

  【十月初三,张、孙镇、王勋等与鞑靼在应州城南大战。】

  【初四,大雾,鞑靼暂退。】

  【初五,王勋等出城与鞑靼交战,萧滓、时春、周政、麻循等率部支援。】

  【朱厚照率太监张永、魏彬、张忠、都督江彬等人自阳和来支援,亲自上阵。】

  【初六,鞑靼主动进攻,朱厚照指挥诸将抵抗,乘舆几陷,自辰时战至酉时,鞑靼退兵。】

  【初七,朱厚照与诸将且战且退,至朔州附近,鞑靼撤退,朱厚照转入大同。】

  【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正月,朱厚照自宣府回京。】

  【事后清点,此战明军阵亡五十二人,重伤五百六十三人,斩获鞑靼首级十六个,朱厚照亲自射杀一人。】

  【由此数年,鞑靼不敢深入犯边。】

  ……

  {这一战不是小王子来犯吗?}

  {因为蒙古史料行文简略且自相矛盾,明朝史料记载较少且有信息延迟的问题,所以巴图孟克的生卒年月一直存在分歧。}

  {主流的观点认为他即位应该是在成化十七年年底。}

  {但因为靠近年底,公历与农历错位,导致部分蒙古史料认为是1482年,明朝史料因为消息闭塞、信息延迟的缘故,出现成化十九年、二十三年等说法。}

  {但是巴图孟克的死期分歧巨大。}

  {一说认为他八十岁时去世,但那时候俺答汗都控制住蒙古了,所以这个说法不攻自破。}

  {另一说就是认为他是四十四岁去世,大概就在1516或者1517年。}

  {然后因为农历和公历存在日期差或者信息传递延误,也存在正德十一年底1517年年初去世的可能。}

  {所以,鞑靼接连数年不敢深入犯边的缘故,与此战关系不大,真实的原因应是在此前后数年之中,蒙古陷入了事实上的分裂状态。}

  {巴尔斯博罗特在位期间受到蒙古诸部的强烈反对,年幼的博迪阿拉克即位后又面临蒙古诸部的事实独立,俺答汗在事实上控制蒙古两翼已经是三十年后的事情了。}

  {其次,此战的真实战损确实是被低估了,但是跟文官集团的故意打压也没有什么关系。}

  {明朝计算军功首级和战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口径。}

  {前者是兵部和都察院的各种核实,大军在外都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文官,撰写各种文书,兼顾官场规矩都由其完成。}

  {但是此次朱厚照出征多以豹房亲信和边镇军将为主,这些人与前者毫无交集,根本没有能力撰写合格的奏捷文书并附上相应物证。}

  {再加上论功是在应州之战结束,北巡返回宣府后进行的,数月时间足以使首级腐烂到无法辨识的地步,大打折扣也在情理之中。}

第579章 武宗南巡宁王谋反

  大汉。

  “历代皇帝建立的情报网算出了大力了。”

  刘邦看着天幕上的形势图,对一旁的吕雉说道:

  “根据情报,准确判断出鞑靼在当年会有南侵,而且声势浩大,目标为鞑靼最喜欢入侵的大同。”

  “甚至可能判断出鞑靼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劫掠,而是新王为了立威而率大军迫使明朝同意互市。”

  “只这一点就超越多数皇帝了。”

  吕雉看着天幕,挑了挑眉头。

  “难道不是凑巧吗?”

  刘邦贴近吕雉,捏着她的耳垂调笑两声:

  “凑巧的只出居庸关?”

  “凑巧的直奔大同?”

  “凑巧的在鞑靼奔袭大同之前命户部送百万白银到前线?”

  “若真都是这么凑巧!”

  刘邦看着被拍开的手,不以为然的捋须笑道:

  “那也是他天命所归!”

  都是虎父无犬子,可乃公就生了个犬子。

  刘邦脸上笑着,心中却连连叹息。

  人家那孩子怎么就那么大的胆量?

  而自家那个……

  ……

  大明。

  “整场战争安排的明明白白。”

  朱元璋下意识的分析着战场。

  先围绕情报优势进行周密的战前布置。

  无论是兵力还是军需,都有非常充足的准备,所以才能负担起数万大军为期三月的战争。

  能亲自率近侍上阵,可见其马上功夫和临阵指挥能力也相当不错。

  这与在豹房中整日与女人厮混淫乱的说辞对不上。

  “他儿子谁啊?”

  老朱纳闷了。

  朱见深都没那么往死里黑朱祁镇。

  他儿子怎么比朱见深都狠啊?

  给你爹编的实录就胡编吗?

  ……

  【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六月。】

  【宁夏示警,朱厚照再次商议北征,自称“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朱寿”,以江彬为威武副将军,令内阁草敕。】

  ……

  {大将军不够,还得太师。太师也不够,还得镇国。}

  {这一手玩得妙啊,指着满朝文武鼻子骂啊。}

  {他这不是光干文官,勋贵也干啊。}

  {就正德朝还有个屁的勋贵啊……}

  ……

  【大学士杨廷和、梁储、蒋冕、毛纪上疏力谏,朱厚照不听。】

  【杨廷和因而称病不出。】

  【朱厚照前往左顺门,命梁储当面草制,并以剑威逼,梁储免冠伏地泣谏。】

  【最终,朱厚照掷剑而去,自称大将军,不再强求草制,江彬也不称副将军。】

  【此外,朱厚照命礼部廷议设立储君、居守京城。】

首节上一节921/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