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太宗皇帝每天面对的就是这种混蛋吗?!
真是了不得啊……太宗。
……
【也正是在此期间,朝鲜国王李不顾明朝的极力反对,大量收容因蒙古入侵而从明朝境内的卫所流亡到朝鲜的女真部众。】
【朝鲜人抱有招抚收买之心,但李满住根本没有想过要投向朝鲜,放纵部下抢掠朝鲜边境地区。】
【李满住此时已是个六旬老人,戾气却是有增无减,他自以为拥众两万三千户、一万六千人,更有婆猪江一带的丛林山地做屏障,就可以让明廷和朝鲜无可奈何。】
【就任性的将明朝、蒙古、朝鲜周边势力统统得罪了一遍。】
……
大宋神宗时期
“就像西夏把宋辽两国都得罪一样。”
赵顼不是很理解这人在想什么。
一万六千人很多吗?
虽然你可以打不过就跑,但你周边的人都得罪光了还怎么跑?
自取灭亡啊这是。
……
【成化二年(1466年),建州三卫再次联合蒙古朵颜三卫侵扰辽东,致使“自开原以及辽阳六百余里,数万余家,率被残破”】
【朱见深派遣官员斥责建州三卫的叛逆行为,将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董山及其部下一百一十五人拘留在辽东。】
【大明与建州三卫之间的战争已不可避免了。】
第556章 成化犁廷!
天幕上。
辽东之地。
三道红色箭头自大明辽东向东南方出发。
在地图上,三路大军就如三道平行线。
直接向桓仁镇包裹过去。
北路军,自铁岭而出。
中路军,从抚顺出发。
南路军,于连山关过关口。
而在临近的朝鲜边境。
也有两道绿色箭头自边境向西北方而出。
目标都是一个。
桓仁镇。
……
【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
【朱见深以左都御史李秉提督军务,令武靖伯赵辅赶赴辽东主持对建州女真用兵一事。】
【九月二十四日,三万明军兵分三路自辽东向建州三卫的聚居地发起攻击。】
【赵辅、李秉亲自统率中路军主力部队自抚顺出兵,经薄刀山、粘鱼岭,过五岭,渡苏子河,至古城,攻击建州左卫驻地。】
【总兵官韩斌率领右路军出连山关、通远堡,进阳边门,攻击建州三卫之地。】
【左路军由都督佥事武忠率领,从铁岭方向由东南进入建州三卫之地。】
……
大唐。
“这个路子很眼熟吗。”
李世民捻着胡须打量了一下。
前几年李靖灭突厥就是这么个战术。
李承乾望着天幕里的分路大军,吐槽着:
“朱见深可真是比朱祁镇有脑子多了。”
身后的长孙皇后轻笑一声:
“就朱祁镇这么一吓,后面的皇帝就是想亲征都不会有人同意的。”
小李治坐在石墩上晃悠着,咧嘴笑道:
“何止不同意啊。”
“都得有人撞柱明志啊!”
“哪还经得起又一次土木之变啊。”
……
【而朝鲜同样被建州三卫的扰边行为搞得焦头烂额,也抛弃了招抚李满住等人的幻想。】
【选择与宗主国明朝联军进攻建州三卫。】
【遂以中枢府知事康纯为主帅的一万余人远征军,兵分两路。】
【左路军以鱼有沼为将,自高沙里渡过鸭绿江攻入吾弥府,斩杀建州卫女真人七十一名,焚毁屋舍九十七间。】
【右路军以南怡为将,由满浦地区渡过鸭绿江。】
【于九月二十六日抢在明军之前攻入李满住的老巢瓮村。】
【时已七旬的李满住及其儿子李古纳哈等一百九十五人被南怡斩杀。】
【经过一个月的围剿,明军斩首一千七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救回了被女真掳走的辽民一千一百六十五人】
【“获其牛马器杖无数,焚其巢穴一空,虽有残孽,各奔深山藏匿”】
【被明朝扣押的董山等建州三卫酋长,在解送北京途中逃跑未遂,被明军杀死。】
【因朱见深在位期间的年号为“成化”,明史将1467年这次扫平建州三卫的军事行动称为“成化犁庭”】
【朝鲜人则沿用干支纪年命名事件的老习惯,称之为“丁亥之役”。】
……
{犁庭扫穴才干死这么成百上千的人是真的少了。}
{西汉的卫霍出塞,可是动辄几千个首级。}
{大哥,那建州人家才几个人啊!}
{成化犁庭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围猎,好似进入深山老林里捕猎一般抓捕建州女真,难处不在打而在于找。}
{成化犁庭是内战还是外战?}
{内战吧?这应该算是平叛,加强地方控制。毕竟打的时候已经设奴儿干都司管辖了,女真各部此时受中央王朝羁縻管理,属于中央王朝清缴边疆叛乱。}
{要是灭干净了估计也就没以后的那些破事儿了。}
{那也是还有蒙古人,还有野人女真,还有俄罗斯人,你怎么都没用的。}
{人外有人在何时何地都适用,除非你能统治整个世界。想想算了吧。}
……
大汉武帝时期
霍去病看着天幕调笑着。
“天上这话说的跟后来让女真反推了一样。”
刘彻笑着点点他。
“除非又丢了燕云之地。”
“不过这不可能发生。”
“不得不说,朱棣迁都这事确实是干的霸气!”
刘彻望着天幕,感叹着:
“天子守国门啊……”
“只要不是出了像是朱祁镇那般的孽障。”
“大明北方的边境不可能轻易被迫。”
“就算破了,还有朱元璋的龙兴之地呢。”
“一时半刻也亡不了。”
“况且……”
刘彻摘了颗葡萄扔嘴里。
“这女真才几个人呢。”
“撑死骚扰一下边境。”
“再大胆一点就是承金国大业。”
“也就这样了,人口太少了。”
“不足为惧。”
……
大明。
“这是又怎么了!”
朱元璋都累了。
“这剿灭一个女真又剿出什么幺蛾子了?”
“这怎么一到大明什么破事都出来了?!”
“你们能不能让咱舒心舒心!”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连连叹气。
“怎么就是朱祁镇的儿子?”
“他爹怎么就是朱祁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