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深深的叹口气。
“视臣如仇寇,视民如草芥。”
“明明不久前还是鼎盛之相。”
“只因托非人而交天下,竟弄得这般惨像。”
“屠城……”
一股亡国之相。
……
【白圭采取分化瓦解的战术,用高官厚禄引诱了石龙部将刘长子,经其配合攻入巫山,全歼石龙部。】
【石龙以及乱军家属六百人被处死。】
【最先叛变刘长子同样在被处死的逆贼之列。】
【战后,白圭向朝廷上书道:元恶既擒,余孽殆尽,境内宁谧,黎庶乐生。】
【整个战斗过程,明军斩首数万人,但其中“老幼妇孺者十之四五”】
【而官军所到之处捕获的流民,不是发回原籍为苦役,就是以附逆罪坐牢。】
【更有不少军官,将这些“俘虏”们“私卖势家大户为奴”。】
【战后,明朝在房县设千户所,屯兵驻守。】
【在周边州县也设立同知、巡检司等各类机构,驻守重兵。】
【平乱大战,似乎大功告成。】
……
曹魏。
“怎么可能大功告成!”
刘备将酒爵往桌子上一顿!
红着脸大声嚷嚷道:
“他们还是不是大明将士!”
“诛首恶!俘逆虏!”
“流民百姓活不下去是谁的原因!怎么敢做这等欺心之事!”
曹操带着几分迷离恍惚之意,哈哈大笑道:
“玄德!不重刑以示天下,岂不是告诉那等乱民,谋逆无罪?”
“那可是另立国家的大罪!”
刘备猛的一摆手。
“你少在这里模糊说辞!”
“凡事讲个天理二字!”
“若是流民百姓能安稳下去,他们脖子痒了起来造反?”
“造反乃大罪不假!”
“但老弱妇孺又有何错?他们难道有的选吗!”
曹操眯着眼,定了定神。
“他们没得选?”
“选错了路就要承担错了的后果!”
“既想要好处,又不想要坏处?天下哪有那么多的好事?!”
“承其惠就要负其祸!”
“这就是天理!”
刘备怔怔的看了他一会。
就在曹操以为自己赢了的时候。
“呸!你放屁!”
“他们承什么惠了!”
曹操抹了抹一脸的口水,刚要反驳,就见那人已经伏倒在石桌上。
嘴里还嘟囔着:
“彼其娘之,曹贼放屁…”
曹操横了他一眼,回顾一周。
一旁的孙权不知何时趴在地上,抱着石墩不放手。
一边的诸葛亮坐的板正,只是低着的头颅告诉他这人也醉死过去。
曹操摇摇头,将酒爵里的最后一点酒一饮而尽。
“所以说你不能成功啊,玄德。”
……
季汉怀帝时期
“又错了。”
诸葛亮扇着羽扇,连连叹息不止。
“法术势可制臣却不可制民。”
“民意就如沸开的热汤。”
“你越用盖子捂,其反意就越高。”
“简单粗暴的遏制从来不是解决之道。”
刘禅扣了扣脑壳,试探道:
“相父,此时是不是应该编户齐民才对?”
诸葛亮眼前一亮,手上停止动作,看向刘禅。
“陛下是怎么想到的?”
刘禅期期艾艾道:
“高祖平定天下,就是用这招安抚诸侯乱民的。”
诸葛亮高兴的捋着胡须。
“陛下聪慧。”
刘禅摸头憨笑着。
……
【历史无数次证明,以杀制乱行不通。】
【公元1471年十月,李原、王洪在湖广南章起义,自号“太平王”】
【此次规模更大,史载“流民附贼者百万”】
【而这一次的叛乱除了人祸,还有天灾。】
【据史料记载,成化三年,山东旱灾。】
【成化四年,陕西、山西、河北旱灾。】
【成化五年,黄河决口,河南、淮北大水灾。】
【成化六年,钱塘江决堤,江苏、浙江水灾,安徽、陕西、甘肃、四川旱灾。】
【持续的天灾导致大量灾民纷纷逃荒,蜂拥至物产丰饶的荆襄地区。】
【仅成化六年,荆襄地区就流民逾九十万。】
……
刘宋。
刘裕都看出来了。
“大明现在就是个空壳子啊。”
“这是一点钱都没有啊。”
刘义隆则替朱见深感到深深的悲哀。
天灾其实不算太可怕,这东西能治。
可怕的是人祸!
而最大的人祸,就是他那个千年难得一见的昏爹。
……
【成化六年秋,夏季刚经过旱灾的中原地区再遭劫难,关中地区爆发水灾,死者数十万记。】
【大量灾民再次成群逃亡荆襄地区,趁此机会,义旗再举。】
【而与上次刘通且耕且战不同的是,荆襄流民这次以荆襄山区为基地,开始了流动的游击战。】
【一时间声势浩大,沸反盈天】
……
大唐僖宗时期(昭宗提前上位)
李晔松开圆领袍一侧的襟扣。
衣领斜搭下来形成翻领。
“安史?不对……”
在这个时期发生这种规模的叛乱。
他能想到的也就是安史之乱。
但又和安史之乱不同。
除了高祖。
太宗、高宗、武后、睿宗、玄宗。
可没人对河北燕地另眼相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