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879节

  ……

  大明。

  朱元璋现在连生气的心都没有了。

  “奇葩……”

  他念叨着这两个字。

  “真是……奇葩。”

  不上朝,对着干。

  似小孩子一样的对抗方式。

  “大明的脸啊……”

  ……

  大明永乐时期

  “有没有正常人啊?”

  朱棣都快看傻了!

  这特么是明显奔着捞钱捞权去的!

  不上朝的这种对抗方式就够离谱了。

  现在还让宦官插手地方?

  文人底线低,宦官底线就高了?!

  还是说你与大臣夺权的法子就是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

  你疯了?!

  在大臣内部分化拉拢不行吗!

  ……

  【明朝有都、布、按三司掌握地方军事、财政、司法大权。】

  【三司本意是让军事、财政、司法权力互不隶属、相互制衡。】,

  【现在派一个统管的镇守太监,这是要让这个太监取代文官。】

  【可想而知,外朝是不同意的。】

  【但你外朝不同意有什么办法?皇帝不上朝,你见都见不到他!】

  【最关键的是,万贞儿同意了。】

  【于是,梁、韦二人派一众亲信前往富铙地区出任镇守太监。】

  【从而构造了一套由内而外的贪腐体系。】

  【朱见深其实很清楚他们这一套做法,但他真的爱万贞儿。】

  【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有点憋不住了。

  “这位仁兄你未免有点过于松弛任性了。”

  你这情种当得太不拿国家当回事了吧?

  “难怪被编排啊。”

  这不排你排谁啊!

  ……

  【这些镇守太监在地方上大肆敛财。】

  【云南镇守太监钱能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奏请朝廷将土司部落从宣慰司升级为宣抚司。】

  【继而闹出麾下指挥使郭景逼淫木邦宣慰使曩罕弄的孙女。】

  【此案牵连者尽被处死。】

  【唯有钱能毫发无伤甚至升任南京镇守终老于此。】

  【有了这样的榜样,各色人等纷纷猛钻幸进之道,太监们也急需人手,拓展他们的贪腐体系。】

  【宫女、太监的文化程度跟进士出身的文官往往搞不到一起,甚至容易形成敌对,他们更容易跟和尚道士搅到一起。】

  【宪宗朝几位著名的“佞幸”开始登场了。】

  ……

  大唐。

  李世民看的脑袋疼。

  他现在都摸不准天上的言辞有几分能信。

  但种种政令不能都是假的吧?

  最起码确实派了宦官镇守地方吧?

  这件事就已经很挑战普遍认知了,何况闹出边境骚乱还能升官善终。

  这怎么看这皇帝都是四个字。

  昏庸至极!

  “这也能是宪宗?”

  ……

  【最初梁芳等人介绍了李孜省、孙道玉、继晓等几位道士、佛僧。】

  【继而发现道教、佛教都有很多支派,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体系极为宏大。】

  【朱见深毫不吝啬,都不亏待,一律大取国库供养。】

  【僧继晓建大昌寺,强拆了数百户民居,耗费国库数十万两,遭到严重弹劾。】

  【不过僧继晓还只是宪宗朝大办法事的一个小小缩影。】

  【明宪宗大封真人、法王、佛、国师不计其数。】

  【计有佛教的法王四百三十七名、藏传活佛七百八十九人,汉传禅师一百二十人。】

  【道教的真人一百二十三人。】

  【这些神仙无不需要像僧继晓一样强占民居、耗费国帑来修建宏伟的寺观。】

  ……

  {成化一朝名声不好不是没有原因的。}

  {朱见深就属于那种要用一生治愈童年的人,就是他治愈童年的连锁反应弄的太大了。}

  {自古以来,君臣交锋是有一条暗线的,这条暗线就是宗法伦理。这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束缚。}

  {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会不断去突破这种束缚。}

  {但他们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更是对最高权力掌握层的慢性腐蚀,所谓慢性病,就是这样越来越深。}

  ……

  【如果这些佞幸真的只是贪钱恐怕都是其次。】

  【真正最可怕他们彻底触动了天下官员的底线。】

  【这里要提那名叫李孜省的道士。】

  【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道士,而是布政司的小吏。】

  【不过打听到朱见深宠信僧道后,就恶补道法,并向宠阉梁芳、钱义贿赂重金,推荐给了朱见深。】

  【结果朱见深一见他大为喜欢,于是绕开人事系统,直接下特旨授予上林苑监丞】

  【不久又连续升为右通政使、左通政使,成为行政系统中梁芳等人的一颗钉子。】

  【李孜省总结自己的仕途,觉得多亏了朱见深特旨授官这一关键步骤。】

  【他没有科举功名,这辈子都当不了通政使这样的朝官。】

  【梁芳等也觉得有科举这个门槛,非常有碍于他们提拔自己人。】

  【于是李孜省与梁芳等商议良久,力劝朱见深设立了“传奉官”这一制度。】

  【即绕开科举,由皇帝直接下特旨,授予某些人官职。】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不是很理解朱见深在想什么,所以他求助于李泌。

  李泌倒是明白了几分,但也觉得这皇帝过于天真。

  “说到底,无非争权二字。”

  “朱见深不信任大臣,想绕过科举提拔只属于自己的朝臣。”

  “朝臣也不信任皇帝,实在是种种行为都让大臣难以接受。”

  “两方谁也不认为自己错了,也都认为对方不可理解。”

  “随即架在一起,谁也不肯退步。”

  李隆基微微后仰。

  不敢置信。

  “就因为这个?”

  “因为一个万贞儿?”

  李泌微笑着。

  “陛下应该很清楚才对?”

  “您不也是一样?”

  李隆基瞪着眼睛看着他。

  朕要学太宗!学太宗!

  太宗能忍魏征,朕就能忍他!

  “哼!”

  ……

  大宋。

首节上一节879/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