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768节

  【多到一个接连一个,首尾相连】

  【朱元璋的船既小且少,但是比较快】

  【于是,朱军小船分成二十队,同时攻击】

  【每队皆是先用火器,次用弓弩,最后短刀肉搏】

  【抢到了陈军一艘巨舰,烧毁了陈军二十几艘战船。】

  【七月二十二日,朱军大举火攻,烧死了陈军一大半,包括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

  ……

  东晋明帝时期

  司马绍看着那些被烧毁的船只那叫一个痛心疾首啊!

  “多好!多大!多有威势的船舰啊!”

  “别烧啊!”

  你不要可以给我啊!

  ……

  曹魏。

  曹操不说话,只是握着酒爵的手不停颤抖。

  刘备则指着天幕对诸葛亮笑道

  “有火无风则烧不成。”

  “看这火焰燃烧的方向,正是赶上大风助势。”

  “这朱元璋运势属实不错。”

  “有几分天命所归之像。”

  孙权则把自己躲在二人身后。

  你们是跳啊,万一惹怒这伙我看你们如何收场!

  “哼,江东鼠辈!”

  孙权好想把酒爵砸曹操脸上!

  又不是我在嘀咕你!

  不当人子!

  “确实,这朱元璋真是鼠辈!”

  ……

  【七月二十三日,休战一天。】

  【七月二十四日,再战,战到中午,陈军大败。】

  【当夜,朱军潜移洪都西北的左蠡,封锁鄱阳湖。】

  【两军相持到八月二十七日,陈友谅突围,中箭阵亡】

  【余众溃不成军,逃走的仅有五万人左右。】

  【大将张定边把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带回武昌,扶立为帝,改元德寿。】

  【朱元璋怕张士诚乘虚来袭、鄱阳湖之战结束后,命常遇春去攻武昌,自己率师还应天。】

  【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即吴王位,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左右相国】

  【二月,朱元璋亲往督师武昌】

  【陈理率其太尉张定边等投降,陈汉灭亡】

第483章 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天幕上。

  北方的『元』岿然不动。

  但江东之地的『朱元璋』却急速扩大。

  从汉水以南到韶州以北。

  辰州以东到赣州以西。

  『陈汉』在一瞬间尽归『朱元璋』

  下一瞬。

  头戴阔檐红皮壮帽,身系拖地绛色棉裙。

  数之不尽的士兵向湖州攻去!

  湖州、嘉兴、杭州、绍兴瞬间沦陷。

  ……

  【公元1365年十月,朱元璋调集大军二十万,开始攻灭张士诚】

  【十月十七日,徐达、常遇春等率马步舟师,水陆并进,渡过长江,规取淮东。】

  【公元1366年四月,淮东悉平。】

  【五月,传檄声讨张士诚的八条罪状】

  【八月初二,进攻浙西。攻克杭州,紧接着绍兴、嘉兴也不战而降。】

  【十一月,徐达引兵北上,会合诸将合围平江。】

  【十二月,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大宋皇帝小明王韩林儿来应天府。】

  【船走到瓜步山(六合县东南)翻了船,韩林儿死在水中。】

  【刘福通所恢复的宋朝,韩林儿一死,也就结束。】

  【朱元璋把次一年称为“吴元年”,不再用“龙凤”纪元。】

  ……

  {简单说一下,这廖永忠,原是巢湖的一个水寇。}

  {简单说一下,惨剧发生后,朱元璋勃然大怒}

  {他立刻命人把廖永忠抓起来,说他办事不够谨慎,以致出此事,要重治其罪。}

  {众人纷纷说情,朱元璋才“勉强”免了他的死罪}

  {命廖永忠仍回苏州前线,“戴罪”立功。}

  {随后,朱元璋下令举行国丧,在应天城内遍挂孝幛,停止娱乐活动一个月}

  {又命在长江边设小明王灵位,亲率文武百官到江边哭祭,声势弄得十分浩大}

  {不过,从此之后,朱元璋再也不提自己曾经是韩林儿的臣下}

  {连当年立的一些石碑,也因为曾经用了韩林儿的年号,一律捶毁,文字史料更是消灭得一干二净。}

  {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

  大唐。

  “这一场戏演的并不好。”

  李承乾觉得这事不至于此。

  “落得一个装模做样的名头,得不偿失。”

  “先贤早有范例,禅让不就更好?”

  “反正朱元璋已是小明王旗下头号人物,也好当作顺理成章。”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欲言又止。

  李承乾好奇问道:

  “阿耶,我哪里说得不对吗?”

  李世民表情怪异道:

  “高明,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

  “韩、刘二人起兵前是白莲教,他们不是真的宋朝皇室。”

  一语点醒梦中人!

  李世民则继续道:

  “小明王若禅位朱元璋,那朱元璋的法理就是白莲教。”

  “承了它的利,就要还它的情。”

  “但怎么还情?将来难道要用它来治国?”

  “那讨贼檄文里明晃晃写了。”

  他指着天幕里的那八条檄文,念了其中一段。

  “不幸小民,误中妖术。”

  “不解其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

  “冀其治世以苏困苦,聚为烧香之党。”

  “根据汝颍,蔓延河洛。”

  “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千端万状。”

  “文章明显出于文人之手,立场则是站在元朝那边。”

  “这说明朱元璋身边的文人将领同样看不上这白莲教。”

  “他们要的是元朝法理,不是白莲教的宋理。”

  “而小明王不死,这个既定事实就像一根刺扎在新生政权里。”

  “想除掉这根刺……”

  “小明王必须死。”

  ……

  【公元1367年九月,平江被围十月,外无救兵,内缺粮草】

  【“资粮尽罄,一鼠至费百钱,鼠尽至煮履下之枯革以食”】

首节上一节768/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