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587节

  仁宗没有儿子,他这个过继寄养的儿子是很得百官认可。

  自己则不同。

  自己不挣这个名号那就得让那群王八蛋捏扁搓圆。

  他就是要让他们时时刻刻记住。

  自己这个皇帝是他们请来做的!

  ……

  【弄完这些私事,宋英宗总算想起他亲政第二天所问的事了。】

  【他也不问大臣了,直接下了两条诏令。】

  【其一是对考核官员的“磨勘”制度作了些调整。】

  【公元1066年九月,将一般文官的磨勘时期从三年一次改为四年一次。】

  【而待制以上改为六年一次磨勘,以减缓官员升迁官称的速度,并对中高级官称的定额作了限制,以达到减少政府俸禄支出的目的。】

  【十月,诏“令礼部三岁一贡举”,“三年大比”的规定遂为后世所遵行。】

  【对每次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作了限制,并减少了录取的名额。】

  【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录取总人数不超过六百人,以达到减轻由“冗官”的俸禄给国家财政带来的经济压力,也有利于澄清吏治。】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捋着胡须,心中感慨万分。

  宋自建国以来奉行五代旧制。

  每年都进行科举考试,后来又不定期举行。

  有时数年不进行,又或连考数年,再后又间行隔年考一次,没有规律。

  起初录取的进士及诸科人员相当少,因而士人通过科举进入官员行列的人数很有限。

  最初每次总共一二十人,到太祖末年,每次也只有一百多人。

  直到宋太宗得了帝位的次年。

  一次科举录取的各类人员达五百多人。

  以后每次科举录取的人数都较多,尤其是隔年考试的年份,更会增加录取的人数。

  因而士人通过科举进入官员行列的人数大增,这也是造成冗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前对这些毫无头绪,还是范仲淹提出精贡举他才看明此事。

  “范卿觉得此事如何?”

  范仲淹一脸严肃之色道:

  “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法。”

  “若想根治,还需治本!”

  赵恒闻言闭上了嘴。

  还想怎么治本?变法改革?

  未来的你都没改成,现在的你更改不成!

  不如静待后人智慧!

  他就不信,大宋一朝一个厉害的皇帝都没有?

  唐朝还有武宗呢!

  ……

  天幕上。

  骨瘦如柴的天子躺在病榻上。

  奄奄一息的皇帝颤抖着手在床边写下七字。

  “立大王为皇太子”

  一旁奉写遗嘱的大臣看到,轻声道:

  “立嫡以长,陛下圣意既想颍王,还请圣躬亲加书明。”

  全身无力的皇帝又提笔加写了三字。

  “颖王顼”

  ……

  【宋英宗是想起来改革了。】

  【但时间有点晚了,此时西夏加紧对宋朝的侵略,英宗不得不先攘外再治内。】

  【起初他想求和,派遣使者诘问西夏却没有丝毫作用。】

  【李谅祚率军亲征,大规模入侵宋境。劫掠大顺城、柔远寨各地。】

  【随着宋夏战事发展,宋朝的冗官冗兵问题日益严重,各项费用激增,国家财政几近崩溃。】

  【宋英宗忧心如焚,又无力挽狂澜,很快就再次病倒了,从此病势日渐沉重。】

  【公元1067年正月初八,宋英宗病逝,终年三十六岁。葬于河南永厚陵,谥号“宣孝皇帝”,庙号“英宗”】

  【临终前,他仓促立下二十岁的长子赵顼为皇太子。】

  【为宋神宗。】

第376章 宋神宗:我为青山!你为松柏!

  {有请下一个倒霉蛋出场!}

  {说起来,神宗是啥意思啊?}

  {庙号不清楚,谥法里,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大约是无法形容的意思。}

  {词肯定是好词,舜用这个词称呼尧。}

  ……

  大汉文帝时期

  “庙号之建,自文王而久矣。”

  刘恒对刘启解惑中。

  “其间圣贤之君多有,应天下之治者也多矣。”

  “但以神为号者则未之有也。”

  “只因神者,妙万物以为言、而人难与其称。”

  “书载尧德,曰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刘启挠了挠头,狐疑反问:

  “圣神立道,文武立事?”

  “就宋朝皇帝?”

  刘恒双手一摊随后又拢于袖中,不置可否道:

  “你也不用纠结这么多。”

  “反正自真宗后,这庙号朕也不当回事了。”

  “就跟谥号一样。”

  “已经看不出什么来了。”

  ……

  天幕上。

  年轻的皇帝看着手中的奏疏,愁眉不展。

  底下的大臣无奈的陈述上书。

  “祖宗平天下,收敛其金帛,纳之内藏诸库,为遗后世之业厚矣。”

  “然自康定、庆历以来,发诸宿藏以助兴发。”

  “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

  【神宗继位之时,大宋的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英宗本想有所作为,但因身体不好无法处理朝政,反积累了更多的问题。】

  【即位的第三天,三司使韩绛奏报:自仁宗朝宋夏战争以来,征调财力,动用国库,“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他这才知道自己继承的是怎样一副烂摊子。】

  【他上面这些祖宗,是一点钱没给他留啊。】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环抱双臂,面带讽刺。

  “他们倒是想留,得有这本事才行啊!”

  “看看自真宗开始往后都什么人当政!”

  “一个只想着封禅的,一个反复无常不定心的。”

  “还一扯闲淡把自己扯死的。”

  “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办事的。”

  “这还想有什么好。”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擦了擦眼泪。

  未来的宋朝皇帝啊。

  朕懂你!

  烂摊子,不好收拾啊!

  ……

  【数量不断攀升的冗官和冗兵,将庆历以后的每年赤字在三百万贯,差额到治平二年的一千五百七十万贯。】

首节上一节587/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