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472节

  【直到带着玩兴去拜谒郭太后,询问如何当一个天子。】

  【郭太后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只字不提,仅说了一句话,要他纳谏。】

  【唐武宗倒也听话,回去后将高积的谏疏统统阅看了一遍。】

  【疏文的内容,多是劝他停止游玩。】

  【自此,游玩的次数明显减少。】

  ……

  {我叼!宦官也懂以柔制刚?}

  {宦官……这不正常吗?}

  {……讲真,穆宗与敬宗可能就是沦陷在这种糖衣炮弹里了!}

  {不是因为宦官掌握禁军吗?}

  {有一说一,穆、敬时期宦官虽然势力大,但还不能真压在皇帝头上。}

  {宦官只是寄生于皇权的附属品,就算在甘露事变之后势力愈发强大,归根到底也是皇帝的家奴,需要依赖皇帝的名义行事。}

  {如果能善于利用、引导、驾驭,那就能让宦官们如臂使指地为皇帝所用。}

  {文宗太着急了。}

  {刚猛易折啊,李唐的皇帝从玄宗开始多多少少都有急躁的毛病。}

  {玄宗急于快速解决问题,致使安史之乱一发不可收拾。}

  {肃宗急于平叛,最终除恶不尽造成安史之乱成为长期工作。}

  {代宗又急于平叛,最终安史之乱后结束草草结束。}

  {德宗也急于求成,最终又被折腾到一发不可收拾。}

  {宪宗还是一样的配方,最终迫使河朔三镇联合,大唐又陷入了泥潭。}

  {穆宗敬宗文宗又是倒在了这件事上。}

  ……

  大汉。

  刘邦看着天幕笑了笑道:

  “这些孩子,还想着让皇帝在宦官内部形成权力制衡,谁也赢不了谁。”

  “让两派都不得不依靠皇帝的支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吕雉微微皱眉。

  “这样不好吗?”

  刘邦叹了口气。

  “好,好。”

  “然后呢?事情不还是一步步演变到这种地步?”

  “娥啊,怎么突然糊涂了?”

  吕雉忍了口气。

  “说!”

  刘邦斜睨着她,双手在胸前一抱。

  “用你那琢磨拿兵权时的脑子想一想。”

  “神策军的兵权只要在宦官手里一天!”

  “那所谓的内部制衡术,就是笑话。”

  随后下巴一扬,冲着天幕里的仇士良道:

  “你看,这都开始以柔制刚了!”

  “你会帝王术,人家也会。”

  ……

  大汉文帝时期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刘恒拍了拍刘启的肩膀,指着天幕对其道:

  “耳目之欲,筋骸之逸。”

  “皇帝一旦接近这些,就会顺而受之。”

  “并且会认为这些是人主理所应当得到的享乐,自己的近侍本来也应该向自己提供这种享乐。”

  看到刘启认真恭听,刘恒将皇帝的弱点一一解析。

  “如此行为,表面上看是于国无损,于事非专,即不以为是宦官功劳,抑非以为是宦官罪也。”

  “当宦官骄横著见,皇帝心含不忿而思翦涤。”

  “待退息于深宫,则娱乐迭进,而怒气不觉其渐平矣。”

  “待与宦官、后妃谈笑娱乐,进出相随且言听计从,当初的冲天怒火则遽蠲也。”

  “气一往而衰,安望其复振哉?”

  刘启听得冷汗直流,望向刘恒期期艾艾道:

  “阿父……果真如此?”

  刘恒捋了捋胡须,望着天幕道:

  “中材之主,庸人之性,皆尽于此。”

  “启儿,凡娈童稚女、清歌妙舞、捐烦解愤者,皆戈矛鸩毒之机也!”

  “曹操有一句话说的对,夫英雄者,胸怀大志。”

  “若只是轻歌曼舞就能叫其沉醉,那说明此人志气不坚。”

  “志气不坚,又怎么能一以贯之有始有终呢。”

  刘启看了看一旁笑眯眯的窦漪房,又看了看一脸感慨的刘恒,不自主的开口问道:

  “阿父,你怎么看出来这么多的?”

  正在感慨的刘恒为之一顿,随后看向刘启。

  看着自家阿父眼里的纠结与为难,刘启抬手一止道:

  “不用说了阿父,我明白了。”

  “就我这禀性你很难跟我解释对吧。”

  刘恒舒了口气,轻轻的拍了拍一脸郁闷的刘启宽慰道:

  “虽然你慧性愚悫,但你生活简朴啊。”

  “不然也不会有文景之治了。”

  刘启一脸怅然的看着安慰自己的阿父。

  “……真是谢谢你了,阿父。”

  “应该的,谁叫我是乃翁呢。”

  “……”

  ……

  【被郭太后一言点醒的唐武宗开始想当圣明之主了。】

  【为重组亲己的朝党,他将曾拥立李成美的宰相杨嗣复、李珏一起罢去,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京,拜为宰相。】

  【李德裕是晚唐名相李吉甫之子,在穆宗时期就为翰林学士,历仕几朝,在唐朝政坛活跃了四十余年,曾因朋党之争屡遭贬谪,是唐朝后期的卓越人物。】

  【而李德裕面见李炎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皇帝能跟宰相推心置腹,用人不疑。】

  【请天子皇帝给他绝对的信任,君臣齐心协力,创造一番功业。】

  【与文宗不同,武宗的确是用人识人还听劝。】

  【两人一拍即合,而君臣联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宦官仇士良】

  李炎,多好的皇帝,非得磕丹。

第309章 强硬皇帝压制宦官

  天幕上。

  磨川环。

  神策军大营。

  “诶!你们听说了没有。”

  三五成群、席地而坐的将士们正在休息闲聊琐事。

  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将士开口向身边几人说道:

  “听说过两日陛下要在丹凤楼宣布大赦天下。”

  身旁几个坐的歪歪扭扭的将士不置可否。

  顶着两撇八字须的将士懒洋洋的开口道:

  “这有什么稀奇的?无非是老一套的赐点赏赐,好事啊。”

  看着周围袍泽都是一副同样的表情想法,络腮胡快速地瞅了瞅周围,随即低声快速道:

  “宫里头传出消息。”

  “说宰相与度支使准备在大赦诏书中加上一笔。”

  “减少禁军的衣粮配给,降低士兵军饷!”

  话一出口,周围将士立刻炸营了!

  ……

  【公元841年七月,唐武宗加封仇士良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统内外三军。】

  【这一职位属于实实在在的明升暗降。】

  【因为之前的大宦官王守澄就是因为改任升职成这个职务后,失去了实际的军权,最终失势被杀的。】

  【仇士良对唐武宗的手段,洞若观火。】

  【公元842年四月,为除掉李德裕重新控制唐武宗,仇士良向神策军散布谣言说,李德裕与掌管财政的度支使计划减少禁军的军饷,并怂恿他们在唐武宗加尊号的那天闹事。】

首节上一节472/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