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闻言,上前一步道:
“淮阳王身死,齐王难以克敌,殿下何不请兵?”
李建成将批复完的公文归拢好,放到一边,随后揉着额角道:
“魏先生,吾为太子啊。”
“一国之本,理应在大兴宫中为阿耶分忧啊!”
大臣闻言叹息一声,摇头道:
“殿下,臣直言。”
“圣人嫡子,唯有殿下与秦王可堪大用。”
“圣人登基,殿下因年长而立太子,符合礼法,朝中无人反对。”
“可自大唐奠基的数年来,秦王功劳冠天下,朝中无不称赞。”
“反观殿下,虽为政务殚精竭虑,但到底不如秦王耀眼哪。”
“如今刘黑闼逃亡所余,人众不满一万,资粮缺乏,以大军逼临,则势如摧枯拉朽。”
“殿下应亲自出兵,上取平叛之功,中可结交山东豪杰,下可稳定社稷。”
李建成沉默片刻,长叹一声:
“先生说的极是,孤当如何?”
大臣长躬到地,朗声道
“请殿下现在就去拜见圣人,请求由您挂帅,征讨刘黑闼。”
李建成点点头。
“但是先生,对付刘黑闼,先生可有把握嘛?”
大臣淡然一笑道:
“之前击破刘黑闼,对他的将帅都张榜公布姓名处以死刑,妻子儿女也都系缚囚虏。”
“所以此次齐王来时,虽有诏书赦免其党羽之罪,但都无法取信他们。”
“待释放全部囚俘,安慰晓谕之后遣归他们,就可以坐视其党羽的离散了!”
“殿下放心,现天下人心思定,百姓不愿意再跟着刘黑闼造反了。”
……
【公元623年正月,李渊加太子李建成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建成处分,得以便宜从事”。】
【由其率军前去征讨刘黑闼。】
【李建成听取太子洗马魏征的建议,采取了安抚人心的政策。】
【河北百姓已经历经了多年的战争,也都希望过上太平的日子,于是纷纷归顺了唐朝。】
【刘黑闼失去百姓支持,粮食殆尽,最后大败而逃。】
【不久,饶州将领诸葛德威一举擒获处死了刘黑闼。】
【二月,徐元朗等人也悉数被杀,这场叛乱终于落下了帷幕。】
【至此唐夺天下,大局已定。】
……
该讲讲李渊了,虽然很没存在感。
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
季汉。
明白缘由的刘备恍然大悟。
难怪那刘黑闼第二次卷土重来能够这么迅速!
这凡是跟过刘黑闼的,无论是军官还是兵士,都悬名处死,妻子系虏。
弄得见一个杀一个,见一双杀一双的。
他们不反抗才怪呢!
活不下去的人为了活下去只有另找活路,而此时刘黑闼又从突厥处归来……
一旁的诸葛亮为之动容,悲声叹息。
“怜民生之多艰。”
“刘黑闼能再度兴起,其之缘由并非神奇,实乃惨剧。”
刘备闻言点点头,同样叹气道:
“世间事牵扯不断,唐朝在河北当地的各官员早就在几个月前和刘黑闼等人结下了仇恨。”
“刘黑闼一跑,各地官府怎能不针对那阵从众之人呢?”
“河北之地人心已失啊,幸好有这位太子收拾人心,李世民虽然平定河北之地,但民心却是在太子这边啊。”
诸葛亮摇着羽扇,语气幽幽道:
“若太平盛世,太子自当不闲政术,令习时事。”
“但乱世太子,还应兼决军国大务,以明军政。”
刘备闻言看了看诸葛亮,豁然开朗。
“孔明说的对!说的对啊!”
随即扭头对一旁懵懂的刘禅道:
“阿斗,以后白天你就去三叔军营学习兵事,晚上再回来研习经义!”
刘禅:……
诸葛亮与殿内众人看着大眼瞪小眼的两父子,俱都心中暗笑。
大家心里明白,这也就是逢遇主公。
不然这等话是万万不能言说的!
那李渊真的不明白这等事吗?
他就是在平衡两个儿子的势力!
不光是平衡秦王,他同样在平衡太子!
只看天幕上的冰山一角,可知太子已执掌国事长矣。
其麾下有贤才,为人能听谏言。
不是等闲之辈。
若再加军功……
就以南北朝传下来的“传统”
李渊能不能撑到现在还不一定呢。
他唯一失算的,就是没想到李世民如此能打吧?
这边,刘备看着傻傻点头的刘禅,无奈一笑。
此时他突然理解了高祖看惠帝时的感觉。
想让其执政,想让其领兵。
想把一切都好好的继承给他,手把手教他。
虽然这孩子确实不类己,但又能如何呢?
未来的家业,不还是要给他吗?
也只一边骂,一边教了。
幸好,我身边没有吕后这等人啊。
……
天幕上。
大一不一颜色各异的割据势力。
最终都被红色的大唐逐步吞下。
原本的中华大地再次重归一统。
……
【在历经了薛举、李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和萧铣、辅公等八位争夺天下的对手后。】
【李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重新见证了五湖四海重归一统。】
【公元624年四月初一,李渊正式宣布大赦天下,并为统一而安定的大唐制定新的规则。】
……
大秦。
嬴政看着殿内的刀笔吏,沉声道:
“事无巨细,一字不落的记下。”
官员俯首称喏。
……
大汉。
刘邦看着殿内的众人,沉声道:
“事无巨细,务必一字不落的记下。”
萧何:……
张良:……
陈平:……
刘邦满意的点点头,随后迈着大步离开。
“别偷懒啊!乃公会检查的!”
三人看着远去的背影,齐整的唾了一口。
“呸!”
随即萧何与张良二人斜睨着陈平。
“到头来,你也没跑了。”
陈平面无表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