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里的“景”应该是我吧?!
话都说到这了你仔细介绍一下啊!
不会一笔带过了吧?
……
{出这选项?作者你脑袋被驴踢了吧?}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唯文帝也!}
{陛下不如汉文帝∽∽远甚!(狗头)}
{填空是吧?我知道!首先排除家净!}
{经天纬地曰文,汉朝时期的谥号还不是为了讨好皇帝,所以刘恒实至名归!}
{天佑大汉,万古长存!}
{我才知道,我从小幻想的最完美的皇帝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花痴脸)}
{勋贵们本来以为刘恒是个随意拿捏的软柿子,结果没想到是个狠角色!(狗头叼花)}
{绝对是千古明君!也就是对外战争拉胯了点,但这也是因为国力不允许!这要是武功像武帝那样牛逼,那他就不是文帝了,是天帝!(大拇指竖起)}
{汉文帝加汉武帝?卧槽!这不敢想啊!}
{我提一句,李世民是最接近这个标准的!}
……
大汉,
刘邦十分讶异,一拍已经收拾好的案桌乐道:
“朕本以为恒儿和这个武帝就够厉害了,没想到还有更厉害的!这是后世的哪个皇帝竟如此勇猛?!”
群臣面面相觑。
‘陛下问谁呢?’
‘不知道,反正不是问我。’
‘陛下可能有点高兴过头了’
……
大汉文帝时期
“后世子孙过于厚誉了,朕只是按照阿父立下的朝政去实施,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未央宫内,一身宽袍布衣正襟危坐的刘恒看着天幕上的消息,面带微笑语气平静的说道。
“陛下何必妄自菲薄?”
身边同样布衣荆钗的窦漪房听到这话不乐意了。
“后世子孙既然如此追忆,可见在史书上的评价陛下是首屈一指的!”
“这些赞誉是陛下应得的!”
刘恒淡淡的一笑,刚要说些什么时,门外的内侍迈着小步走了进来。
“陛下,太子于殿外求见。”
“让他回去!”
内侍的话音刚落,刘恒愤怒的声音紧随其后!
刚才还一脸平静的汉文帝现在是眉头倒竖一脸嫌弃。
看着内侍匆匆退下,窦漪房抚着刘恒背劝解道:
“陛下何必如此生气?”
“朕是气他不成器!”
刘恒一拍案桌怒声喝道:
“多大的人了!还如此急躁!?”
“天幕上的寥寥几语就让他跑来,他想问什么?”
“就算景帝真的是他,他现在就可以骄傲自满了吗?!”
“拿棋盘砸吴王太子这事朕还没跟他算呢!?”
“这事是这么办的吗?!你非得当面砸死他吗!”
刘恒被气的一大串的说了一通。
窦漪房一边安抚着一边走神,好像有哪里不对劲吧?
最后,刘恒冷哼一声总结到。
“一点都不像朕!”
……
大汉景帝时期
“阿嚏!”
看着天幕,一身华袍的刘启打了喷嚏。
身边的王皇后看到不免担忧的询问道:
“陛下可是着凉了?不如召太医令来看看吧?”
“无妨,朕的身体并没有感到不适。”
刘启摆了摆手,用身边的净布擦了擦鼻子。
“哼!肯定又是哪个诸侯王在背后念叨朕!一群小人。”
冷哼一声,刘启恨恨说道。
随后又看着天幕一脸愁思。
这景帝应该是朕吧?总不能是彻儿吧?
但这武帝会是朕的哪个孙子呢?
得考察考察他爹是谁啊…
那彻儿这皇位又该怎么办呢?
真是头疼啊…
PS:汉初的皇帝都喜欢自己的对太子说“不类己”
PPS:我算看明白了,军事上要是不给力,民生经济再好也评不上千古一帝。
PPPS:尽量在23点前码出第二章!23点前没有,那就没有。
疑惑,那些大佬怎么码出那么多字的?
第24章 刘启是大汉的什么人?
大唐,
看到将自己与汉文帝相提并论,
李二凤笑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去了!
“阿耶,你笑的好丑。”
致命一击!
李世民一低头,正好看到抬头看着他的晋阳公主,笑得一脸稚嫩。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哈哈哈哈!阿耶笑得好丑!”
一旁刚刚来到这里的李治也开口学着李明达的话。
“稚奴!”
“慎终追远何解?”
李世民斜瞟一眼小儿子,也发出致命一击。
“啊?”
年仅六岁的李治被这突然一问给问懵了。
阿耶,你要不问一下千字文吧?
……
【奖励二十五年寿命,曲辕犁制作方法,红薯种子与培养方法。】
刹那间!
天幕上一道金光贯通天地!
长安城里的人都惊讶的看着天空。
一片片粉白色的花瓣从天上纷纷落下!
随后众人中响起一声惊呼。
“你们看脚下!”
“这是…金色的夫蓉?”
地面上一朵朵金莲在脚边升起,摇曳生姿。
未央宫内,
金光消散后,刘恒看着手里竹简记载的内容惊叹不已。
“曲辕犁,好东西啊!”
“有了这件东西,百姓的生产会更方便了!”
又拿起另一卷竹简看起。
随后面色一变!
“腾!”
“哗啦!”
刘恒拿起案桌上那个突然出现的布袋,猛然起身带倒了案桌。
也不管身旁的窦漪房露出的惊愕之色。
急匆匆的向殿外走去。
“召集百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