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25节

  而面对询问,老人家却是在痛哭流涕。

  “可怜我那长子,没生活在好时候,死在了那暴秦里!”

  “陛下万年!”

  【公元前178年,刘恒下令废除连坐法,并且降田税之半。将徭役改为三年一次。】

  【检测后世强烈波动,同步开启。】

  {文景之治!为我汉文帝举大旗(疯狂呐喊)}

  {冷知识,将徭役改为三年一次是帝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自汉文之后,“文”这个谥号就成了历朝皇帝和大臣梦寐以求的美谥!}

  {汉文帝可是绝对的贤君!而且汉朝的庙号可不是后世那种批发一样,几乎皇帝死后人手一个的,整个汉朝这么多皇帝也就那么几个有!}

  {汉文帝无黑点!就连后世喜欢给前朝皇帝挑刺的文人也只能说说“不问苍生问鬼神”这种小封建迷信的缺点!}

  {比较搞笑的是“迷信”的汉文帝也就问了那么一句!更搞笑的是,汉文帝是第一个不要求为皇帝而是为人民祈福的君主!}

  {自他起才有了罪己诏,遇上日食时也是表示是自己德行有亏而非百姓之过。他死后要求薄葬,其无所出的妃嫔全都出宫改嫁。其声望之大让东汉末年人家把汉陵里除了他和宣帝外的所有帝陵都盗了!}

  ……

  大秦章台宫

  一堆堆的竹简将宫殿堆满,

  而正在疯狂批着竹简的嬴政瞟了一眼谥号“文”这几个字后,哼了一声,继续低头批改的竹简。

  虽然已经更改了不少法令,但不允许臣子议论谥号的这个法令可没改!

  你们什么档次也配评论我?

  至于盗陵。

  对于骊山陵的防卫工程他是一万个自信。

  虽然现在停工了……

  但就那些水银就不是你们能解决的!

  真当朕的丹药是白吃的?

  ……

  大汉,

  看到这一劲爆的消息,群臣们都惶惶不安。

  而看着偷摸打量自己的群臣,刘邦懒懒散散的说道:

  “别瞅了,盗就盗了,乃公死都死了还怕他们盗不成。”

  听到刘邦的话,大臣里的几个儒家人有点蠢蠢欲动。

  刘邦打眼一瞟就知道这几个人要放什么屁,直接就开口说道:

  “乃公现在不想跟你们扯什么礼法!都老老实实的看天幕!”

  “今天再给乃公找不自在,砍了你们的脑袋当夜壶!”

  大汉武帝时期。

  “哗啦!”

  刘彻一把掀翻案桌!周围的宫女侍从吓得跪在地上。

  “反了!”

  “居然敢盗朕的墓!”

  “朕要砍了他们的脑袋!”

  “朕要夷他们九族!”

  卫子夫看着都气的说胡话的刘彻,努力的安抚着他。

  但野猪生起气来都很难安抚,何况刘彻了。

  ……

  感谢“白天不懂一额汗”和“清风不解雾心”两位大大的月票!

  另外迭个甲,刘彘这个名字正史里是没有的,它的出处是志怪小说《汉武故事》

  野猪或者说猪猪只是玩一个梗!

第21章 刘恒的功绩

  【公元前177年,汉高祖之孙,刘肥之子,济北王刘兴居叛乱,开启了汉朝同室相戈的序幕。】

  【汉文帝派兵镇压,叛军一触即溃,刘兴居被俘自杀。】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叛乱,被罢王位,发配蜀郡。途中,刘长绝食而死。】

  【公元前168年,废除进出关要出示证件的法令。】

  【公元前167年,废除肉刑,改为处以笞刑和杖刑。】

  【同年,免去所有田租,三十税一成为定制。】

  【公元前158年,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

  【公元前157年,刘恒崩于未央宫,葬于霸陵。谥号“文”,庙号太宗!】

  【刘恒在位24年,一切的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

  【并且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

  【平时的穿戴也都是粗糙的布衣做的衣服。】

  【临终前下令:“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因此,霸陵并没有修建高大显眼的封土。】

  【他也是第一个因为注重民生而要求自己的陵墓一切从简,不盖封土的皇帝。】

  【而汉文帝励精图治的行为,宽仁节俭的美德,爱民重农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文”这个谥号从礼法中拉到了傲视群“谥”的地步,后世历代有抱负的皇帝无不想死后留下“文”的美谥。】

  ……

  大汉,

  坐在上首的刘邦若有所思,身边的吕雉面无表情,下首的刘盈面含欣慰。

  “下令,诏代王入长安!”

  听到这条诏令后,吕雉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而一众大臣则是心思百转。

  根据天幕的信息得知,皇后因为太子放弃上朝后执掌大权,而太子死后就出现了什么诸吕之乱。

  一个个粘上毛比猴都精的群臣瞬间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一定是皇后将家族成员安排在了朝堂上,甚至官职不低人员不少。

  不然也用不上“诸”“乱”两字。

  那么问题来了,朝堂上的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

  多少个诸吕上位,就要有多少大臣下位。

  谁又敢保证是自己“自愿”的呢?

  一群老阴比心里都是想法,但谁都没动。

  因为有人会动。

  “陛下,臣有事奏!”

  太子太傅叔孙通突然站了出来。

  刘邦看着叔孙通跳了出来,立马搭上话。

  “太傅有何事要禀?”

  一旁的吕雉则是眯着双眼看着这一幕。

  叔孙通双膝跪地,叩首而道:

  “臣有负陛下所托,不能好好教导太子,使太子大权旁落受尽苦楚,臣倍感痛心!”

  “臣无面目见陛下,请辞太子太傅一职!做一田舍翁!”

  “请陛下恩准!”

  刘盈一听,一阵惊慌,刚要起身出列就被一人死死抓住衣袖!

  回头一看,竟是陈平。

  就在这一愣神之际,

  本来还在上首的刘邦已经匆匆下阶扶起叔孙通。

  双手拉住叔孙通的手,眼眶含泪道:

  “太傅何必自贱!是我这个当父亲的没有教导好太子,朕与太子聚少离多,本应时时关怀,却一切都交给了皇后打理,皇后事务繁忙还要教导太子,真是十分辛苦!但这一切都是朕的过错!与卿无关!”

  随后看着大臣们高声说道:

  “朕与皇后决定闭门思过!”

  “朝堂事物暂交丞相打理!”

  大臣们刚要开口,刘邦却一挥手道:

  “不必多言!朕意已决!继续看天幕吧!”

  说罢坐回上首,叔孙通坐回原位。

  除了吕雉面沉如水,刘盈懵懵懂懂外。

  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

  【文帝不但在民生上建树颇多,在面对匈奴上,也建立了有效的防御性措施。】

  【当时匈奴虽然与大汉约定和亲政策,但他们并不信守和亲的盟约,屡次侵犯边境,汉军一旦聚集,匈奴就撤身离开。而当时汉朝内百废待兴,根本无力出军长击匈奴。】

  【时任太子家令的晁错上书汉文帝实行“募民实边”的策略。】

  【在边地建立城邑,招募内地人民迁徙边地,一面种田,一面防备匈奴。】

  【将每个城邑都迁徙千户以上,而所有的百姓将由朝堂免费发放给他们农具、衣服、粮食,一直到他们能自给自足为止。】

  【而迁往边地的老百姓,则是按照军伍的编制组织起来。平时进行训练,有事则可应敌。】

  【并且明确表示,凡是抵抗匈奴侵扰,夺回被匈奴掠夺的财富者,由官府照价赏赐其一半财富。汉文帝采纳了这个策略。】

  【并且汉文帝还在边地建立起36所马苑,将他们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用官奴婢3万人,养马30万匹。】

首节上一节25/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