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242节

  “陛下!陛!”

  捂住大喊挣扎的宦官,将士将其拖出花园。

  ……

  【宋文帝刘义隆见有机可乘,不顾国家残破和大臣的反对,举兵开始第三次北伐。】

  【而北魏朝廷虽然发生了动乱,但是军队并未受多大影响,轻而易举就击碎了刘义隆的北伐大军。第三次北伐也遭遇失败。】

  ……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悲叹一声:

  “既决意北伐,就要提前筹集与调拨军需,组织与训练军队。

  “只有做好准备才能确保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有备无患,乃动兵之基。”

  “宋文帝在这方面实无充分的准备,又怎会不捉襟见肘,手忙脚乱,漏洞百出呢。”

  “可怜那无数百姓,无辜枉死。”

  ……

  【公元453年二月,太子刘劭、始兴王刘施巫蛊诅咒宋文帝之事败露,宋文帝诘责二人,二人恐惧无言,只能一直道歉。】

  【起初文帝见二人反省悔过地很诚恳,便原谅了二人。】

  【二月,宋文帝得知刘劭和刘私藏嫌犯实行巫蛊之术的巫婆严道育,还与严道育有来往,极其痛心,便决定实行废太子和杀刘的计划。决定实行废太子。】

  【得知此事的刘劭先下手为强,带着几十名心腹从云龙门跑进了斋阁,拔出佩刀直接来到合殿。】

  【那天夜里,刘义隆和徐湛之秘密商谈到第二天早上,尚未就寝,宫里值班的卫士还在睡觉,无人阻拦。】

  【刘劭的心腹张超之踢开殿门,亲自上前砍杀宋文帝,宋文帝手举坐凳自卫,被砍掉五指,接着张超之举刀捅向宋文帝的腹中,宋文帝命丧当场,享年四十七岁,一旁的徐湛之也被杀害。】

  【三月,刘劭葬刘义隆于长宁陵。】

  【同月,刘劭为刘义隆上庙号“中宗”,谥号“景皇帝”。】

  【同月,武陵王刘骏随即起兵讨伐刘劭,并于五月即皇帝位,攻下京城,诛杀刘劭及刘。】

  【刘骏即位后改刘义隆庙号“太祖”,谥号“文皇帝”。】

  ……

  刘义隆是真的很喜欢他这个儿子,能在知道自己儿子诅咒自己后,还能给他增加一万禁军的兵权。

  刘据看到得羡慕的哭死!

第158章 内容可能会引起不适,请谨慎观

  看。

  【宋文帝刘义隆】

  【军事成绩:固执己见,打压将领,疏于军备和军队训练,贸然兴师,遥控指挥,致三次主动北伐全部失败。评价D-,得零点五分】

  【制度建设:“立钱署,铸四铢钱”,“按月分俸”,创造“四馆学”。评价A级,得四分。】

  【外交策略:天竺国、呵罗单国、师子国、都婆娑达国、扶南国、苏靡黎国、婆皇国、婆达国,倭国君主遣使朝贡。

  大夏国、柔然、北凉国、北燕、百济、高句丽进行交聘。

  评价B级,得三分。】

  【民生经济:“土断”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下令减轻和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元嘉之治”。评价B+,得三点五分。】

  【用人识人:识人不明。评价E级,得零分。】

  【后世影响:元嘉之治,元嘉草草。评价B级,得三分。】

  【总分:十四分】

  ……

  {拓跋家和刘家明显不同,刘家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拓跋家则是一代胜过一代。}

  {第一代拓跋是龙,第二代拓跋嗣是龙,第三代拓跋焘是强龙。}

  {刘家第一代刘裕是龙,第二代刘义隆是蛟,第三代那些连蛇和虫都够不上,那是蛆。}

  {刘宋可惜在用人不明,或者说用人不知,导致好不容易整军北伐,伐无主将。}

  {不是用人不明,是实在没人了。当年那些死在关中的名将随便拿出一个都完爆宋文帝那些。}

  {偌大个刘宋,总会有豪杰英雄诞生,怎么可能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缺乏的只是那个能够发掘提拔大将的慧眼明主。}

  {宋文帝就是典型的好大喜功,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文景之治那么好的例子他不学!学汉武帝!}

  {真有你的,一口气骂四个人,但话又说回来,就看后面那几代刘家天子,十个文景之治也救不回来。}

  {刘义隆虽然被吐槽元嘉草草多,主要是因为北伐不利导致国内经济衰败,而且死于至亲之手,让辛弃疾给他出了名,但其实在南朝他的文治都是第一的,元嘉之治可不是吹出来的。}

  ……

  大唐,

  坐在凳子上握着长孙皇后手的李世民淡淡评价着:

  “宋文帝为了进行北伐,诛杀徐羡之等权奸,勤修内政,与民休息六年之久,然后方才准备北伐,这也不能说是没有好好准备。”

  “北方的拓跋接连讨伐,军队西北征战不可能疲惫,这也不能说不是北伐的好时机。”

  “但将领任用不当,是等于把士兵的性命白白送给敌人。”

  望着天幕,李世民出神道:

  “自晋朝、刘宋以来,国家法纪毁堕,伦理道德破坏,人皆尽丧廉耻之心,这种现象也并非一日。”

  “周札响应王敦作乱,打开石头城门迎王敦入城,但死后却得以与卞、桓彝一同受到追赠、抚恤。”

  “王谧把天子的印绶解下来交给桓玄,而等到桓玄死后,反归朝廷而任三公,不仅没有遭到惩罚,反而得到了荣宠的尊位。”

  “像东晋、刘宋与王谧这样的臣子,都该早就灭亡了。”

  “但东晋、刘宋其君犹能传及其世,士大夫犹能全其族者,何也?”

  面对李世民的反问,李承乾抿了抿嘴,开口道:

  “盖君臣之道丧,而父子之伦尚存也。”

  ……

  【南朝宋国六十年的政治以元嘉为线,可以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

  【正常阶段和神经病阶段。】

  【元嘉之前属于正常阶段,皇帝像个皇帝,朝政基本正常。自元嘉以后,这个刘宋就坠入了深远之中。】

  【作为刘义隆的第三子,捡了皇位的刘骏还是有作为的,像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厉行改革。】

  【罢免侨户和推行土断之策,改善版籍混乱的局面,使国家编户有所增加。】

  【又如限制士族封山占水和抑制兼并,打击豪强兼并的行为,减轻百姓负担。】

  【提拔和全面起用寒门人士担任要职,进一步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特权。】

  【削藩平乱,还夺回了被北魏侵占的济水北岸。】

  ……

  大汉,

  刘邦眯着眼睛,狐疑不已。

  你这么夸,那后面他一定是干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吧?

  弄的乃公好心慌啊,不知道顶不顶得住。

  ……

  东晋安帝时期

  刘裕正襟危坐。

  开始但是吧,我顶的住。

  ……

  【但他不是个人,或者说,不愧是刘子业的父亲?】

  【皇帝好色正常,那么大的后宫嫔妃任你享乐对吧。】

  【但刘骏的好色跟银乱是古往今来排名第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魏书》:“骏淫乱无度,蒸其生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

  【详细的就不说了,解释一下没用的小知识吧。】

  【“蒸”是一个特定的贬义词。】

  【这个字在古代专指与母辈生活作风很乱,具体的说就是同一家族的晚辈男人和长辈女人那啥。】

  【也指下级男人和上级女人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例如大臣如果和皇太后“那个”,也称之为“蒸”。】

  【而这里,则是要把大臣换成皇帝。】

  【“布于瓯越”,瓯越就相当于最偏远落后的地方,那个地方的人都知道这事了。】

  【他是“二十五史”里明文记载的唯一一位与生母……的皇帝。】

  ……

  大秦,

  嬴政的脸色及其难看。

  大臣、太后、不正当。

  三个词语连起来立刻触动了他不堪回首的往事。

  ……

  大汉,

  刘邦捂着嘴,立马跑到临华殿外。

  “呕!”

  “呕!”

  “天幕!呕!”

  ……

  大汉文帝时期

首节上一节242/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