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207节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大将军!魏军占据桥头了!”

  一身亮甲,头戴兜鍪。

  年岁已老的姜维听到士卒的回报心里一惊,但依然面不改色道:

  “旗号为何?”

  “回大将军,帅旗诸葛!”

  姜维念叨着诸葛二字,一时有些晃神。

  随即定下心来,开口道:

  “廖化在干什么?”

  “廖将军……还在阴平。”

  “还在阴平!”

  姜维这回是真的动怒了!

  一个多月了!

  不来支援也就罢了!

  人家魏军都把你后路断了!

  还窝在阴平不出!

  “张翼、董厥呢?”

  “……退往汉寿了。”

  “嗨呀!”

  将手中长剑重重一顿!

  姜维恨恨道:

  “竖子!”

  随即又闭目思考着。

  现在前有诸葛绪三万大军堵住去路,后有邓艾的三万大军拼命追击。

  这可如何是好?

  半响后,姜维缓缓睁开双眼。

  “传令!至孔函谷向西北进军!”

  ……

  【当时诸葛绪的雍州军阻路,姜维从孔函谷入北道,作势断其后路,诸葛绪便令军队退后三十里。】

  【姜维得知后,引军迅速通过桥头。】

  【诸葛绪连忙率军阻截,但已追不上姜维军。】

  【姜维到阴平和廖化会合,打算召集部队救援关城,结果得知关城已破,只得放弃阴平,退往白水。】

  【又与张翼、董厥会合,众人退保剑阁。】

  姜维就是一带四,或者说是一打九。

第133章 刘彻:这把必不可能输!蜀汉:

  投了投了!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画面来到一处险要之地。

  在益州盆地与那连绵山脉的接壤处,有一座山脉中断处。

  中断之地有一条阁道长约三十里。

  阁道左右的断崖峭壁犹如刀砍斧劈。

  两座断崖高四十余丈,中间的阁道宽不过二十丈。

  就在这狭隘的险要之处,一座关阁垒石而起。

  关阁旁有一碑刻。

  『剑阁关』

  ……

  【剑阁关又称剑门关,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回军路过这里时,就发现这里山高谷深,易守难攻,便修关一座,成为防守巴蜀的最后一道大门。】

  【此后,诸葛亮和姜维的历次北伐皆经此地出巴蜀。】

  【而这也是从陇西、汉中进入巴蜀的必经之路。】

  【九月,钟平率十万大军与姜维在剑阁对峙。】

  ……

  大汉武帝时期

  “哈哈哈哈!天不生诸葛亮!汉室万古如长夜!”

  刘彻站起身,双手叉腰,昂首大笑。

  这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足以抵挡来势汹汹的十余万敌军!

  你人多有什么用?

  又没攻城器械无法攻城,关道狭隘你也摆不开阵势。

  周围不是石头就是沙砾,你连土堆都堆不起来!

  只要坚守此关,把时间拖长,魏军迟早会因粮草不继被拖垮!

  这一把!怎么输啊?!

  就问!

  怎么输!

  “哈哈哈哈!诸葛亮奇才!”

  “可惜不在朕手里,不然丞相一职非他莫属!”

  卫子夫瞥了一眼他,心中感慨。

  ‘当你的丞相?那可真是好一个恩将仇报了。’

  霍去病也惊艳着诸葛亮的高瞻远瞩。

  有此关,蜀地真的可以偏安一隅下去。

  而刘彻则是满意的看着天幕。

  过不去,绝对过不去。

  四周全是高耸入云的山岭峭壁。

  除非直直越过这些高岭,否则要入巴蜀只能走剑阁。

  但想越过这些高岭悬崖……

  不可能!

  那么好越还要关隘做什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

  季汉怀帝时期

  看到那雄伟的关阁,诸葛亮暗自长舒一口气。

  有剑阁在,魏军是绕不过去的。

  粮草不济后只能退兵。

  也该让你们尝尝这种滋味了。

  ……

  【十月,钟会率十多万大军猛攻剑阁,但任凭魏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轮番进攻,这座雄关就是岿然不动。】

  【不久,魏军开始粮草不继,钟会图谋退兵。】

  【这时不得不感叹,天命真的不在大汉了。】

  【就在钟会打算退兵时,西边的邓艾来了一封书信。】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画面从剑阁处调高,直移到西边的阴平。

  从阴平直下巴蜀平原,中间有一座一眼望不到边,高耸入云的连绵山岭。

  其岭面对阴平方向的北面坡度较缓,

  而面对巴蜀之地的南面则是悬崖峭壁。

  整座山岭高耸险峻,荆棘丛生,云遮雾罩。

  但面对如此险地,一队轻装而行将士,正从阴平出发。

  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日月变化七次,

  众兵将才来到高岭之巅。

  画面一转。

  一处险崖上,

  一位年已花甲,发须皆白的老将正眺望着高岭下方不远处的关隘。

  看了看脚下陡峭的崖壁,裹了裹身上的厚毯。

  一咬牙,纵身一跃!

  从高巅上滚了下去!

  ……

  【邓艾给了钟会一封自己打算奇袭的书信。】

首节上一节207/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