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198节

  刘彻想到这里忍不住站起身来回踱步。

  霍去病看着突然站起身的刘彻,呆愣一下。

  一旁的卫子夫连忙竖指于嘴前,作势噤声。

  刘彻浑然不知。

  只是皱着眉头来回走动。

  太长了,时间太长了。

  胡人在干什么?

  他们中间会不会出现一个雄主?

  汉国窝在益州出不来。

  吴国一直也没出合肥。

  魏国基本是被篡定了。

  但凡胡人出现个冒顿般的人物。

  刘彻的眉头皱的越来越深。

  算了!

  司马家就司马家吧!

  只要能一统天下、修养生息、据胡马于中原之外。

  朕……

  刘彻于大殿内站定,背负双手,抬头望天。

  也认了!

  ……

  汉末灵帝时期

  刘宏咳嗽一阵。

  “咳咳,这司马懿多大了。”

  一旁的赵忠低着头回答道:

  “陛下,此子今刚三岁。”

  刘宏脸色一窒。

  三岁……

  这……太小了。

  没惩罚的理由啊……

  “咳咳……让绣衣使者重点观察此子。”

  “但有异动…咳咳!”

  “除了他!”

  这也不至于吧?

  赵忠感觉陛下现在有点偏执。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应答下后,传令去了。

  ……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懿擅政。】

  【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

  【司马懿能成功政变,就是因为有司马师手下的三千死士支持。】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接管了军政势力,独揽朝廷大权。】

  【公元252年,司马师升为大将军。】

  【十月,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孙权的前半生堪称英明神武,虽然兵事受阻,但其民生与政治都是数一数二的。】

  【也免不了晚年昏庸,因立太子一事导致二宫之争,最后让陆逊气愤而死。】

  【但其一生大力开拓海上事业并且开拓江南,也因此在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皱了皱眉。

  大?

  这是个什么谥号?

  他想大过谁?

  高祖吗?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忍不住笑出声。

  真的,实在是忍不住。

  “这东吴的臣子属实有趣。”

  “大。”

  “嗯,江东是够大的!”

  随即又叹口气。

  “他要是我儿子多好。”

  “年轻仓促即位,父兄接二连三离去,外有狼内有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弱冠继位,却将其江东之地变为地跨扬、荆、交三州,带甲数十万的势力。”

  “比起其穷兵黩武的兄长,其更能识人,更擅长政事,更得人心。”

  “寿命也长,能熬死司马懿。”

  “就是兵事差了点。”

  “但敢于用人,又敢亲征。”

  “唉……”

  ……

  季汉,

  看着被一笔带过的孙权,

  刘备叹口气。

  “其实想想,也不能骂他背信弃义,毕竟他也不是什么汉室宗亲,为什么要匡扶汉室,跟备做盟友呢?”

  “而且备也总是推脱荆州不还嘛,虽然是有不得已之苦衷,但也更不怪得孙权背信弃义了。”

  诸葛亮笑着看着刘备在那念念叨叨:

  “虽然打仗水平不行,但毕竟是弱冠之年继位,管的是江东百姓的经济和民生,这些地方本来就不用打吗,所以缺少带兵打仗的经验。”

  “曹丕不也都跟孙权一样打仗不行嘛,况且人孙权也是小儿辈里最勇敢的了。”

  “即使打仗不行,他还是坚持御驾亲征嘛,生子当如孙仲谋啊……”

  张飞:小儿辈?大哥你俩不是同辈吗?他是你姐夫啊!

  ……

  东吴,

  “砰!”

  “天幕!我就知道你对朕有意见!”

  “你连多说一句为什么都不愿意!”

  孙权愤怒的乱砸一通。

  半晌后,又突然一笑。

  “原来朕能活这么久?”

  “那不如……”

  孙权想着天幕里魏蜀两国的发展,心里有了计较。

  坐等曹魏有变!

  然后联合刘禅小儿攻打魏国!

  平分魏国后再伐蜀!

  哼!朕打刘禅,那不是手到擒来!

  写着写着,把孙权忘了!

第128章 孙权的功绩和一点小小的胡人震撼!

  【吴大帝孙权】

  【军事成绩:赤壁之战,荆州之战,平定山越。评价B级,得三分。】

  【制度建设:平平无奇,基础评价C级,得两分。】

  【外交策略: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势力达到夷州(台湾)

  公元242年,孙权派将军聂友、校尉陆凯航行珠崖、儋耳。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

  派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南洋诸国,与徼外的扶南(柬埔寨)、林邑(越南)等诸国建立友好关系。

  公元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人及方物。

  评价A级,得四分】

  【民生经济:“其四野则畛无数,膏腴兼倍。”

  “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

  公元230年,筑东兴堤以遏巢湖。

  公元250年,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

首节上一节198/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