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187节

  怒吼一气后,曹将奏疏随手一扔。

  双手扶膝,无力道:

  “这个老不死的乡野村夫……”

  “究竟要跟朕耗到什么时候……”

  ……

  【诸葛亮率兵出褒斜道,抵达眉县,随后推进到五丈原,于渭水南岸扎营布阵。】

  【因为以前数次出击都因粮秣无以为继,不得不退。】

  【于是诸葛亮改变战略,决定采取军事屯田政策,沿渭水河岸,由将士开垦当地居民田亩以外的荒田。】

  【当地农户乐于接受,兵将也一切奉公,没有私弊。】

  【而司马懿也率军渡过渭水,背靠渭水构筑营垒抵御。】

  ……

  大汉,

  刘邦看着一旁擦眼泪的刘盈,与吕雉对视一眼。

  两人都无可奈何。

  这有什么好哭的?

  ……

  大汉武帝时期

  “背水扎营?”

  对刘禅与诸葛亮情同父子的感情,刘彻很感动。

  但感动一下就已经是他最大程度的良心了。

  他更关注这倾益州之兵的一战能不能有巨大的战果!

  刘彻更多的是被司马懿的布军方式给惊了一下。

  一旁的霍去病看了一眼天幕,又看了一下地图,随即开口道:

  “陛下,如果诸葛亮横跨渭水,就能控制五丈原全区,再进击山,就可以切断通往陇右的道路。”

  “司马懿这是提前防范诸葛亮夺陇山关隘。”

  刘彻捶了一下桌子。

  “老泥鳅!还是打着硬耗的打算!”

  霍去病点点头,又笑道:

  “不过这次诸葛亮也开始打算硬耗了。”

  “如果形势相同的情况,臣觉得诸葛亮有必胜的把握。”

  刘彻眼前一亮,直起身子。

  “果真?”

  霍去病腰板笔直,对刘彻拱手道:

  “陛下,天幕曾言司马懿用兵是“侵掠如火”“兵贵神速”的。”

  “但观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行军风格可知,能让有如此名号的将军选择最无奈的防守姿势。”

  “可见诸葛亮用兵之正是让魏国束手无策的,而这也是堂正之法的优势所在。”

  “而当粮草方面的限制被抹平后,臣不认为魏国上下能看着已经身处关中腹地的诸葛亮安心发展。”

  “他们势必要出兵伐之。”

  “而正面对决……”

  霍去病笑出声来。

  “诸葛亮怕是求之不得。”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看着天幕里诸葛亮的布局,冷笑一声。

  “呵,好你个诸葛村夫。”

  “说是克复中原,但几次出军都在干一件事!断陇!”

  一旁的司马懿的应和道:

  “这就是他最聪明的地方,断陇需要完成三个目标,一是占领陇山。”

  “这个天险可以阻断三十万精锐的进军。”

  “第二个目标就是陇西郡的粮食,可自足十万精锐,并且解决蜀道运粮难的问题。”

  “第三个目标就是占领狄道,于秦川完成防守,阻断西凉的夹击。”

  曹操嗤笑一声。

  “不仅如此,断陇完成后,就可以策反西凉脱离魏国,如果能招降西凉,魏国就岌岌可危了!”

  “还好,那马超早死!”

  “不过……”

  “这曹的脾气这么暴躁吗?”

  “对了,仲达啊,你觉得你能不能赢过诸葛亮?”

  司马懿瞬间背后冷汗直冒。

  什么意思?

  赢过诸葛亮?

  说的是军事?

  还是…

  未来已经手握大权的他能不能在忠心这方面赢过诸葛亮?

  “臣兵事,不如诸葛亮也。”

  “若不然,也不会死守阵地。”

  曹操闻言,没有看他,也没有说话。

  ……

  【五月,吴军派兵十万分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

  【曹派秦郎率两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

  【七月,吴军撤走。】

  【八月,两军在五丈原僵持百余日,诸葛亮不断挑战,司马懿坚守营垒不出。】

  【诸葛亮派人把妇女用的首饰衣服,送给司马懿,意为侮他怯如妇女,司马懿大怒,上书曹,要求出军。】

  【曹命卫尉辛毗,持符节,担任军师,前往大营,严厉制止。】

  ……

  季汉怀帝时期

  刘禅可惜一声。

  “要是没有辛毗,这司马懿就出兵了,相父就能打败他了!真可惜。”

  一旁的诸葛亮笑道:

  “陛下,这司马懿根本就不会应战,这就是装装样子罢了。”

  刘禅一歪头,一脸懵懂。

  诸葛亮只好解释道: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若真想出兵应战,何必要请示曹?”

  “想必是早就与曹商量好了对策,一旦魏军军心不稳,他就请示曹,曹就派人前去制止。”

  诸葛亮微不可查的叹口气。

  “对方君臣一心,此战不好打啊。”

  ……

  天幕上,

  渭水大营

  司马懿坐在案几后面,笑着款待来访的使者,问道:

  “家丞相近来寝食及事物烦简如何?”

  使节答道:

  “我家丞相每日早起晚睡。”

  “军中罚二十以上者,皆亲自批览。”

  “每日所食,不过数升。”

  司马懿捻起一块蜜枣,笑道:

  “丞相年过半百。”

  “食少而事烦,岂能久乎?”

  ……

  天幕上,

  五丈原映照在残阳中。

  须发灰白,脸色晦暗的诸葛亮坐在乘舆上。

  望着底下操练的将士。

  诸葛亮吃力的抬头看向那面高悬红色的旌旗。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正在操练的将士们也纷纷停了下来。

  “丞相!保重啊!”

  “丞相!保重啊!”

  “丞相……保重啊!”

首节上一节187/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