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147节

  “鲁子敬出身豪族,长于击剑骑射,善于讲武习兵。”

  “为人胆大妄为,少年时就敢带着部曲于乱世中游行天下。”

  “其心中韬略不在亮之下。”

  刘备点点头。

  “所以,当时的隆中之对,孔明才说要遣一上将镇守荆州。”

  诸葛亮笑着点头。

  ……

  【刘表去世的消息传到江东时,对天下大事十分敏感的鲁肃立马以吊丧的名义去荆州打探情况。】

  【鲁肃此行想了两种可能。】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关系和谐,那就和他们建立同盟。】

  【如果刘备和刘琦、刘琮他们有冲突,那就联合刘备搞个大计划。】

  【等鲁肃到了夏口,就听说曹操大军已经扑向荆州。】

  【鲁肃加快速度赶到南郡时,得知刘琮已经投降,刘备仓皇南撤,鲁肃不顾危险,继续前行。】

  【最后,他终于在兵荒马乱、到处是死尸和难民的长坂坡,见到了刘备。】

  【随后,鲁肃向刘备表达了合作抗曹的意愿。】

  【诸葛亮主动请缨,去往江东劝说孙权。刘备等人和鲁肃一起东撤,到汉津口和关羽会合。】

  ……

  {我们印象里的鲁肃,被孔明坑,被关羽坑。}

  {实际上的鲁肃,少年时就明着养私兵,几年时间屯了几十吨粮食,见面就给了周瑜一半的家财。}

  {还能送上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

  {严格来说,那叫二分天下。}

  {并且单刀赴会的也是鲁肃,不是关羽。}

  {说到粮食,那会一亩地能产200斤吗?一吨粮食要10亩地,他家地好多!}

  {是啊,他能存下来两堆,各有三千斛。换算下来,三千斛大概是七万三千多公斤,七十三吨!}

  {随手就送了周瑜孙策一堆!这必须是占据了至少上万亩的土地,估计越人和当地的氏族都被欺负坏了(狗头)}

  {从此,周瑜就把鲁肃当作非常好的朋友。}

  {虽然你说的是事实,但怎么就觉得怪怪的?人家周瑜是看重了鲁肃的才华!}

  {我也没说别的呀(狗头)}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此时拉着身边的刘启奋笔疾书!

  你们都乱世末年了!还这么富吗?!

  几年间就屯粮三千斛?!

  江东之地!必须开发!

  ……

  【与此同时,已经占据江陵的曹操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大力宣传荆州“服从之功。】

  【益州牧刘璋见曹操已得荆州,遣兵送交给曹操,表示愿意接受征役。】

  【曹操便以接受,准备东征刘备。同时,也给江东孙权送了一封劝降信。】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三国演义里鲁肃被塑造成一个软弱之人,但其实他特别猛!

  没什么用的小知识:一斛其实不是现代多少斤,斛是体积单位,斤是质量单位,应该是一斛某作物多少斤。

  山东省博物馆展览有一件东汉斛,容量是两万毫升。应该就是官府用来征税时的容器。

  东汉时期的一斤据考证是今天的222.73克,大致相当于半斤。

第95章 孙权:投降?我还能往哪跑啊?!

  大汉,

  临华殿外,

  “襄阳、汉水、江陵……江陵在这!”

  刘邦在铺开的山川图上寻找着江陵。

  身旁一左一右的母子俩探头看着刘邦手指指着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确是个兵家必争之地。”

  “向东可以顺江而下,攻略江东。向西可以溯江而上,进取益州。”

  “嗯……玄德这小子现在的确只有联合江东共抗曹操这一条路了。”

  一旁的吕雉沉思一会儿,开口道:

  “问题是,这江东孙权有没有力抗曹操之心。”

  “二十万大军南下,还占了江陵之地。”

  “这江东怎么看也养不出二十万大军,就算是有十万大军,恐怕也不是曹军的对手,至于刘备的那一万水军……”

  听明吕雉的未完之意。

  刘邦轻点着江东之地。

  “娥,行军打仗从来不是只看兵力多少的。”

  “不然项籍也不会在巨鹿破章邯。”

  “乃公也不会在彭城输给项籍。”

  吕雉瞥了他一眼,

  项籍项籍,三句话离不开项籍!

  刘邦只是看了看地图上的襄阳与江陵。

  又看着天幕上的那封信,

  信中,曹操的自负和骄矜之色,志在必得与胜券在握之态,以及对江东的轻蔑和恐吓之意,皆跃然纸上。

  刘邦淡淡说道:

  “曹操来的太急了。”

  “此时的他应该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荆州。如此,孙权自会不战而败。”

  “占据三分之二天下的曹操,耗也耗死江东之地了。”

  “除非江东有天命在身,以一州之地就能北伐曹操。”

  “不然,曹操就是稳赢的。”

  “但他既然着急东进,情况就不好说了。”

  “乃公当初在彭城手握五十多万大军,也是同样志得意满。”

  “然后项羽就用三万楚军给了乃公一次教训!”

  “乃公观之,这曹操怕是也得不着好。”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江东柴桑

  坐在下首首位,纶巾羽扇的诸葛亮看着坐在上首的俊朗少年。

  用言辞测试着对方的态度。

  “今海内大乱,将军起兵于江东,刘豫州驻军于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看着不置可否的少年英主,诸葛亮微微一笑,轻摇羽扇道:

  “如今,曹操兵锋过处,所向披靡,攻破荆州,威震四海。”

  “正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南撤至此,希望将军量力加以安排,妥善考虑对策。”

  “若将军能率江东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不如尽早与其断交。”

  诸葛亮看着眼前的少年将军,向北略一拱手。

  “若无此能力,何不按兵束甲,向曹操北面称臣。”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态危急,却无决断,恐怕大祸会随时降临啊!”

  面对诸葛亮先声夺人的一幕,坐在上首的少年将军正襟危坐,淡然一笑:

  “若城如阁下所言,刘豫州何不干脆向曹操北面称臣?”

  诸葛亮听得对方的这一诘问,慷慨朗声道:

  “田横,齐国一壮士,但就算高祖得到天下,他也坚守节义,不肯屈膝称臣。”

  “何况刘豫州乃汉室贵胄,英雄才略举世无双,天下士人对其仰慕,如万水东流回归大海!”

  “若大事不成,此乃天意!岂能屈居于曹操之下?”

  此言一出,年少的君主勃然变色,怒声道:

  “我举江东六郡之地,十万精锐之众,岂会受曹操的摆布!”

  随之话锋一转。

  “虽然刘豫州有勇气对抗曹操,但新近战败,你们又如何应对此等危局呢?”

  事谈到此,诸葛亮也诚恳道:

  “刘豫州虽然败于长坂,但收拢的军士加上关羽将军的水军,足有精锐一万。”

  “此外,江夏刘琦的部众也有不下万人。”

  “曹操虽人多势众,但劳师远征,人马疲敝。”“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此乃劣势。”

  “此外,荆州上下归附曹操,乃形势所迫,并非心服。”

  “今,将军若能命一上将统领精兵数万,与刘豫州同心协力,必然可以击败曹军。”

  “曹操若败,则只能北还。”

首节上一节147/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