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139节

  元宵节快乐!!!

  还有一小节官渡就写完了,这些天查看魏晋资料然后我明白为什么这种文都是那种写法了。

  因为那样是又快又不费劲……

  不像我这样,又费劲又慢。

  不过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再看了不少正经历史和资料后,我的生活观念有了比较好正向变化!

  这点我蛮开心的!

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还想惜命,美得你

  !

  天幕上,

  淳于琼率领着没有外表援军的运粮军队夜宿于乌巢,距离袁军大营仅有四十里路。

  画面一转,

  曹军营帐内,

  曹操正准备洗洗睡了,

  突然外面一阵喧扰之声:

  “孟德!孟德!”

  “南阳许攸来投!”

  “什么?!”

  本来还有些许不悦的曹操立马跳了起来,也没穿鞋,赤着脚就冲了出去。

  走出营帐帘门,定睛一看,喜不自胜道:

  “哎呀呀呀!子远,你来了!”

  随后一路小跑到那头戴高冠的士人面前,连声称好。

  说着,还躬身行了一礼。

  士人惊讶的看着躬身行礼的曹操,感动道:

  “公乃汉相,许攸乃布衣。”

  “为何如此谦恭啊!”

  说着,也躬身回了一礼。

  曹操伸手扶起许攸,喜笑颜开道:

  “不不不,你我只论朋友!”

  “岂敢以名爵相论哪?”

  “快请!快请!”

  说着拉着许攸进入营帐。

  画面一转,

  两人在床榻上跪坐着,对目而视。

  曹操看着许攸笑着道:

  “子远哪,不知可有何计助我破袁?”

  许攸摸着胡须开门见山道:

  “孟德眼下还剩多少粮食?”

  “不多。”

  曹操笑着说道:

  “还可以吃一年。”

  许攸一听,不由冷然一笑:

  “不对,重新说。”

  曹操脸色一变,无奈道:

  “还可以吃半年。”

  许攸脸色一沉:

  “我诚意来投孟德,孟德何故欺瞒于我?是不想打败袁绍了吗?何必如此言之不实?”

  曹操看了一眼许攸,摇摇头,苦笑道:

  “方才只是戏言尔,子远,实不相瞒,我军粮草只能吃一个月了,你说该怎么办?”

  许攸看着曹操缓缓说道:

  “公孤军独守,外无援兵而粮谷已尽,此乃危急存亡之时也。”

  “袁绍有一万多车粮草辎重屯放于乌巢,守军防备不严。”

  “若是派一支轻骑前去突袭,把粮草辎重全部烧掉,不出三天,袁绍必自行溃败!”

  ……

  【袁绍的谋士许攸曾给袁绍出过一计,让他分出一支军队去偷袭许都。】

  【拿下许都后把汉献帝控制住,以皇帝的名义讨伐曹操,这样就可以大获全胜。】

  【但袁绍没有听从,许攸倍感失望之际,他的家人又被留守邺城的审配给抓了。】

  【许攸惊怒下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

  【对于许攸提出的计策,曹操则是毫不犹豫,立即付诸实行。】

  【他留曹洪、荀攸守营垒,自己亲率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袭乌巢。】

  ……

  天幕上,

  一场大火在乌巢熊熊燃烧着

  火光映天,

  将乌巢映的如白昼一般。

  而乌巢附近,两处兵马正在激烈的交战着。

  画面一转,

  曹操看着久攻不下的乌巢一脸气急。

  随后一位亲兵突然近到身前,大喊道:

  “丞相!袁绍的援军从背后杀来了!”

  话音一落,左右的兵将大为紧张!

  “丞相!我们分兵御敌吧!”

  曹操抽出环首刀,头也不回道:

  “众将只管奋力向前!”

  “待贼兵敌人至背后,方可回战!”

  ……

  【到达后乌巢后,曹操让兵将立即围攻放火。】

  【袁绍获知乌巢遇袭后,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宁国中郎将张、大将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

  【但曹营坚固,攻打不下。】

  【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

  【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曹军骁将乐进斩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

  【张、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

  【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的那一战,微微颔首。

  能以弱胜强,不只要靠天时,亦要靠人谋。

  这一点他很有理解。

  殿下的一众大臣也讨论着。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确实谋略卓越。”

  “不错,其用兵之谋和指挥之才不下于公孙之下。”

  “这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谋臣之策,一再地丧失良机。”

  “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从而全军溃败,真是天壤之别。”

  “别提了,我还以为他……”

  “别说了,我懂,我一开始也那么认为的!”

  ……

  曹魏,

  司马昭看着天幕里一直到大败而去都没亲自上过战场的袁绍,不屑一顾:

  “干大事而惜身,妄为河北之主。”

  一旁的司马懿瞥了一眼司马昭。

  “竖子妄言,可知。”

  “直到袁本初病死之前,魏武帝的势力都始终难以向北推进。”

  “官渡的失利并没有让袁本初伤筋动骨。”

  “真正让他势力消逝的还是他的寿命,和那个废长立幼的决策。”

  “埋下了同室操戈的祸根。”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双手插在袖子里,看着天幕,扭头对一旁的朱瞻基缓缓说道:

首节上一节139/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