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112节

  谁动摇皇权,谁死!

  刘彻手指轮点着案几,细细思考了一下。

  后朝能够干政,根本上无非是有执掌卫军的权力。

  皇后能执掌卫军,还是因为立国之初吕氏外戚建立下的功劳,从而从皇权里分出的一部分权利。

  而吕氏外戚也是为了拱卫当初汉惠帝太子的位置。

  皇后、外戚、太子。

  刘彻目光暗沉,

  对于撤掉皇后执掌卫军这件事。

  只要朕不动刘据的太子之位。

  卫青和子胥不会有异议。

  卫青等人没意见,皇后就算反对也无所谓。

  关键在于,想要表示太子之位谁也不能撼动,就要再增加太子的权势。

  而把卫军的权力放在太子手里,是最能体现这种权势的。

  但是……

  刘彻抬头看着天幕。

  太子势大,会是件好事吗?

  希望后世皇帝的智慧能给朕一点提示。

  ……

  【公元145年正月十八,梁派梁冀持符节,以王青盖车迎汉章帝刘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年八岁的刘缵入南宫。】

  【正月十九,封刘缵为建平侯,当日即皇帝位,是为汉质帝,仍然由梁秉持朝政。】

  【随后梁太后任命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总领尚书事务。】

  【此时东汉王朝,内忧外患,社会动荡。西方北地已经落入西羌之手,长安沦为边防重点地,东南方广陵、历阳(扬州)盗贼蜂起,南方交趾蛮夷叛乱。】

  【梁任命宰相辅政,重用李固,选拔重用忠良人才,努力推崇节俭。】

  【诛除、废黜贪官污吏。】

  【将作恶的黄门宦官全部驱逐。】

  【派兵由三公共同举荐的“文武全才”滕抚讨伐东南贼寇,将群寇消灭平定。“天下咸望治平”】

  【如果当时梁太后能如邓绥般压制自家外戚,或有如霍光般的能臣辅佐朝政的话,或许还能让东汉王朝中兴。】

  【但历史没如果,刚愎自用、不学无术的大将军梁冀把持大权,让脆弱的东汉雪上加霜。】

  【梁冀主政期间,专横跋扈,无所不为,以太尉李固为首的许多正直大臣纷纷上书批评梁冀,力求矫正时弊,但都遭到了梁冀的报复。】

  【刘缵虽然才八岁,但对梁冀的颐指气使,不可一世也十分气愤。】

  【一次朝会中,他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此跋扈将军也”,惹得梁冀大怒。】

  【退朝后,梁冀觉得刘缵虽小,但为人聪慧早熟,又是皇帝,担心刘缵年长后难以支配从而决定先下手为强。】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洛阳宫中。

  李固跪倒在床榻前,双手握着脸色苍白的年幼皇帝的手掌,关切的问道: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年幼的皇帝,面带痛苦的说道:

  “刚才吃了煮饼。现在肚子里有些闷气,多喝些水,大概还可以活命。”

  话音刚落,旁边武官打扮的大臣开口道:

  “恐怕会吐,不能喝水,还是…”

  话未说完,床榻上的年幼皇帝,闭上了双眼。

  李固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握着皇帝的手悲痛大哭。

  ……

  【公元146年闰六月,梁冀让安插在刘缵身边的亲信,暗中把毒药搀在刘缵食用的煮饼之中。】

  【刘缵吃过毒饼后顿时气闷肚痛,急召太尉李固进宫。李固问其缘由,刘缵当时还能回应,说:“食煮饼。今腹中闷,得水尚可活。”】

  【当时梁冀在旁边,说:““恐吐,不可饮水。”】

  【“语未绝而崩。固伏尸号哭”】

  【刘缵中毒身亡,崩于洛阳宫中。年仅九岁,谥号为“孝质皇帝”。】

  ……

  炎汉顺帝时期

  刘保背负双手一动不动。

  而身后大臣已经跪倒一片。

  “大将军,朕记得李固是你举荐的吧?”

  “朝堂上这许多的正直大臣,都是你所举荐的,你有功啊。”

  在身后跪倒的大将军梁商,伏地叩首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乃理所应当,臣愧不敢当。”

  “臣年老体衰,已力不从心,今朝特请与子一起告老回乡。”

  刘保转过身扶起梁商,面带微笑道:

  “大将军劳苦功高,封定冀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梁商颤抖着嘴唇,却也不敢抬头对视刘保。

  “臣……谢陛下隆恩。”

  梁商身后的大臣们心知肚明,这梁冀是活不过梁商了。

  ……

  {东汉幼儿园,名不虚传!}

  {汉质帝冲龄临御,能识梁冀之奸,固为聪颖。}

  {曰‘此跋扈将军也。’遂为梁冀所毒。聪颖有余而不善韬晦,以为害矣。}

  {东汉的外戚窦氏,邓氏虽然也是掌权,但窦氏外戚有军功在,邓氏太后也有德政!}

  {跋扈将军梁冀和别的外戚不一样,他不懂的政治规律,只知道用暴力胁迫皇帝,这是大忌,现在的东汉皇权依然稳定,而梁氏外戚并无任何政绩甚至军功就敢毒死汉质帝,实在是粗鲁跋扈!}

  今天是初五,接财神!

  看到这里的朋友今年交好运,发大财!

第71章 厕所政变!

  【梁冀脑子一热毒杀汉质帝后,梁大怒。但此时对朝堂失去控制的梁太后也奈何不了梁冀】

  【而冷静下来的梁冀也傻了,他没提前找“备份”,小皇帝一死这皇帝又得找谁来当?】

  【让还没走的清河王刘蒜当皇帝吗?】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洛阳宫中

  面对空悬的帝位,

  殿下的大臣们争论不休。

  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太尉李固等三公俱都上表。

  “天下不幸,频年之间,国祚三绝。”

  “今当立帝,天下重器,详择其人,务存圣明。”

  “清河王刘蒜,明德著闻,为天子兄长属尊亲,宜立为帝,朝廷上下莫不归心!”

  ……

  【公元146年闰六月初一,头脑不够用的梁冀召集三公、二千石、列侯,商议立谁为帝。】

  【大将军、群臣、立皇帝,多眼熟的一幕啊。】

  【当时,以三公为首的大臣俱都认为清河王刘蒜有德行,当皇帝合适。】

  【还举出“霍光旧事”,以霍光废刘贺迎宣帝从而汉室中兴来劝梁冀。】

  【他们是会劝人的,本来有所意动的梁冀被这么一劝那是打死都不同意,一时间就这么僵持住了。】

  【大臣们推举刘蒜,梁冀不同意。让梁冀举荐吧,他还没人选,讨论一天就这么绕来绕去没有结果,只好隔天再议。】

  ……

  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汉朝皇帝挠了挠脸颊。

  霍光可是寿终正寝的…

  ……

  【此时,一位“历史”人物发挥了作用。】

  ……

  天幕上,

  富丽堂皇的大将军府内。

  一位圆脸富态的宦官,躬身行礼。

  对坐在上首的魁梧将军侃侃而谈。

  “大将军可知,太后欲将女弟嫁与蠡吾侯?”

  梁冀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看着底下的宦官疑惑道:

  “还有这事?这蠡吾侯是谁?竟能被太后看重?”

  宦官微微一笑,略微直起身子道:

  “当初章帝之子,平原王刘开被贬河间为河间王。”

  “河间王向顺帝请分蠡吾县,让其子刘冀侯之。顺帝许之。”

首节上一节112/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