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看向天幕。
“那他可真是同样的错误重复犯了。”
刘秀也看向天幕。
“因为他心中带着深层的迁怒转移习惯,认定别人是错误的来源,而以愤怒发泄表现出来。”
“一个经常处于愤怒状况中的人,往往便是以愤怒为仪式,借着对别人生气,撇清自己的责任。”
“都是你们胡乱来,都是你们不听我的,都是你们没有注意,都是你们不够认真……”
“都是你们让我如此生气。”
“于是造成这样错误的结果就和我无关了。”
“越是怕责任沾上来,就要表现得越愤怒。”
……
【明朝与清朝谈和的路被堵死,皇太极决定发动第六次入塞作战。】
【但就在皇太极准备再次对明朝动手之际。】
【大明崇祯十六年,大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夜里“端坐而崩”。】
【皇太极在位十七年,五十二岁去世,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
……
大清太宗时期
皇太极的笑意僵在脸上。
“怎会如此!”
讲实话,五十二岁的寿数也不算短了。
但他还没有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他还没有问鼎中原!
……
大明崇祯时期
被议和两字打懵圈的朱由检看到皇太极的死讯,感叹一声:
“好死!”
然后就是继续犯愁。
朱由检看着手里的“死亡名单”
他如果现在说,朕将对你们百分百信任。
他们会不会信?
孙承宗与卢象升应该会信……吧?
至于洪承畴……
他咬了咬牙,要说没有杀他的心那是纯粹放屁。
但这人还真不能杀。
不但不能杀,还得大肆封赏且深表信任。
千金买马骨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
大金世宗时期
完颜雍饶有趣味盯着天幕。
这皇太极不知评绩如何。
军事肯定不能差了,就那看民生内政如何了。
“哼,南边那群人看不起我们女真。”
“我们女真偏要让你们看看。”
“你们做得了事,我们也做得了!”
“你们做不了的事,我们同样能做得了!”
“女真一生,不弱于人!”
“皇太极,可别我们女真人丢份啊!”
“好好打打他们的脸!”
……
【清太宗皇太极】
【军事成绩:平草原、定朝鲜、三入明关。】
【评价A级得四分】
……
后金。
努尔哈赤看得来气。
“这也算割据啊!”
“大明都被打废了,怎么就不能上个五分?”
“你可真死板!”
……
【制度建设:清朝的基本制度框架都出自皇太极,大都是对明朝的复刻。】
【设置文馆,翻译汉文典籍并记录后金的政治事件,用这种效法汉族统治的方法来总结自己施政的经验教训。】
【后将其分为三院,成为内三院,也就是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
【其在实际的作用上已经取代了努尔哈赤时期八旗旗主“共议国策”的体制。】
【仿制明朝的制度,设立六部、设立都察院,同时授予都察院可以劝谏、弹劾、纠察贝勒和大臣,甚至还可以对皇帝实行这些权力。】
【评价B级得三分】
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极的功绩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看着天幕顿了顿。
“看来朱元璋的制万世理念还是实现了的。”
李大李二差点被呛到。
“这是好事吗?”
李世民喝了口汤压了压,嘴里吐槽着:
“这岂不是明朝有什么问题,清朝同样有什么问题?”
“那还有什么可借鉴的?”
李渊嗤笑一声。
“借鉴?这还借鉴个屁啊。”
“一潭死水。”
“没看天幕说那什么欧洲都用什么什么对付重装骑兵了吗?”
“看着吧,清朝也得走明朝老路。”
李大李二突然不作声了。
这种事很明白,就以元朝为例。
清朝入主中原定是要以少治多的,这一点定死了不可能有变化。
那怎么才能以少治多呢?
框架!
李建成喝着茶汤,就着咸不咸辣不辣的美妙滋味,缓缓道:
“那朱元璋也是天纵奇才了。”
没人能把框架建设的再超出老朱手笔了。
……
【外交策略:以和为战,断翼攻心。】
【从袁崇焕督守辽东开始,皇太极就频繁与明朝议和,目的只有一个,换取时间,剪除明朝羽翼。】
【明朝一直没有松口议和之事,但内乱频生也让明朝无力长击女真。】
【皇太极的外交策略在大明义军的“帮助”下,以另一种方式完美解决。断明右翼朝鲜、左翼蒙古。】
【评价C级得两分】
……
{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他势力强大,自称是全蒙古的大汗。}
{北元最后一位大汗,李如松死在他爷爷手中。}
{明廷每年给林丹汗大量“岁赏”,使其同后金对抗。}
{察哈尔部成为漠南蒙古诸部对抗努尔哈赤父子的坚强堡垒。}
{皇太极即位后,西向三次用兵,其主要目标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经过征讨,察哈尔部众叛亲离,土崩瓦解。林丹汗逃至青海打草滩,出痘病死。林丹汗的儿子额哲率部民千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
{……那如果按前后、东西、南北这种两朝合一朝的算法……元朝生命力也是莫名顽强啊!}
……
大秦。
心塞……
嬴政默默摸出药瓶。
拔塞,仰头,灌药!
那边五人暗戳戳聚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