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 第73节

  孙尚香笑得如同得逞的狐狸,打趣道:“小阿斗,怎么哑巴了?刚才不是挺能说么?”

  “我...”刘禅哭笑不得,索性不理会孙尚香,起身行礼道:“晚辈刘禅,见过两位...夫人。”

  “小子孟浪,刚才戏言耳,给二位夫人赔罪了。”

  “无碍。”大乔温柔道:“分明是香儿在作怪,岂能怪在阿斗身上?”

  年纪小有年纪小的优势,这要是换个年长之人,在这儿对二乔大放厥词,哪怕是孙尚香故意引诱,恐怕也会惹得二乔厌恶。

  但刘禅就不同,在二乔眼中不过是个小少年,嘴上说些狂言,她们也只当作是玩笑,乐呵乐呵就过去了,谁也不会当真。

  “一直听你阿母提及你,今天总算是见到了。”小乔称赞道:“果然是一表人才,大虎嫁给你也是她的福气。”

  “夫人过奖。”刘禅谦虚道。

  “多乖的孩子,都是被你带坏了。”大乔瞪了眼孙尚香。

  “乖?小阿斗一肚子坏水,小时候别提多皮了。”孙尚香说道:“你们两个可别被他骗了,到时候真给我当儿...”

  “口无遮拦!”小乔连忙捂住孙尚香的嘴巴,训道:“孩子都在这儿呢,别什么话都往外说。”

  “哎呀知道了,真是无趣。”孙尚香十分敷衍。

  正说话间,陈到站在殿门外,汇报道:“启禀殿下,有重要情报。”

  刘禅不敢怠慢,快步来到外边,问道:“什么事情?”

  “回殿下,朝廷传来消息,天子在许都下旨,要禅位给魏王曹丕。”陈到压低声音道。

  果不其然,曹丕篡汉的剧本即将上演。

  “看着架势是要三让三辞啊...”刘禅立马明白过来。

  既然刘协下了第一道禅让圣旨,必然还会有第二道、第三道,最终魏王曹丕“勉为其难”答应下来。

  “大王的意思是,殿下尽快完成出使江东的任务,回朝之后好册立殿下为太子。”陈到再度开口。

  很显然,曹丕打算篡汉之后,刘备立即下定决心称帝。

  因为想要大汉不灭国,刘备就必须称帝,将大汉这面旗帜延续下去,从而继续占据大汉正统带来的政治便利。

  一举两得,既可以延续汉室江山,又能让刘备完成个人实现。

  “知道了,回信给父王,我会尽快谈妥事宜回朝。”刘禅答应下来。

  “喏。”陈到抱拳离开。

  刘禅重新返回殿内,孙尚香立即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回阿母,曹丕打算篡位,逼迫天子下旨禅让。”

  此言一出,众女面面相觑。

  这则消息非常惊人,但她们毕竟是女子,除了稍稍震惊一下,并无太多感受。

  刘禅顿了下,故意道:“父王也传来消息,打算在南郑登基称帝呢,回头我就是大汉太子了。”

  “阿母,咱们在江东再玩儿几天,然后就回去吧?”

  孙尚香意味深长看了眼刘禅,颔首道:“好,反正也回来看过了,你当太子的事情比较重要,咱们过几天就回去。”

  母子二人默契配合,这话其实是故意说给二乔听。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借二乔之口,告知江东众人。

  一旦孙权等人知晓刘禅打算离开,必然不会无动于衷。

  刘备心心念念北伐,孙权同样如此,要不然岂会屡屡进攻合肥?

  放出回国的消息,算是变相给江东方面施压,逼迫他们主动来找刘禅商谈正事儿。

  果不其然,又稍作片刻,大乔突然开口道:“香儿,时间不早,今天就不叨扰了,改日我和妹妹再来看你。”

  “二位嫂嫂慢走。”孙尚香起身道:“大虎替我送两位长辈。”

  “喏。”孙鲁班领命,与二乔一同离开。

  “真没想到,小阿斗转眼就要当太子呢。”孙尚香为儿子感到高兴。

  “那是。”刘禅笑嘻嘻道:“板上钉钉的大汉天子,跟你开玩笑呢?”

  “瞧把你得意,臭屁什么?还不是要喊我当娘?”

  “阿母。”

  “嗯?”

  “刚才说的算数不?”刘禅搓手道。

  “什么?”孙尚香歪头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就是...就是二乔啊...”

  孙尚香一怔,随即大怒道:“好你个小兔崽子,你还真惦记上了?”

  说着起身欲打,刘禅见状自然脚底抹油跑路,高呼道:“我开玩笑呢...”

  孙尚香追出去两步,顺势停下,目送刘禅一溜烟跑没影,不禁莞尔自语:“你要真能一统天下,谁还能拦着你?”

  随即摇头失笑,孙尚香将这个念头抛到脑后,曹操、刘备以及她的父兄,如此多英雄豪杰都没做到的事情,这臭小子哪能轻易统一呢?

  ...

  翌日。

  借二乔之口散播回国的消息,果然起到作用。

  一大早,刘禅正在院子里打五禽戏,诸葛瑾就主动登门。

  “子瑜先生稍后,待孤打完这套拳。”

  “殿下自便。”诸葛瑾恭敬等在一旁。

  不多时,刘禅打完收工,歉意道:“抱歉,让先生久等了。”

  “无妨。”诸葛瑾摇头表示不介意,问道:“殿下这是什么拳法?”

  “谈不上拳法,一个老农教我的,平日里没事儿打着玩。”刘禅随口敷衍,没泄露五禽戏的意思。

  诸葛瑾也没放在心上,切入正题道:“殿下,吴侯请您过去议事。。”.

第【87】章 江东主动服软,刘禅扛走小虎

  随诸葛瑾一同来到孙将军府,进来后发现江东文武群臣都在。

  “大家伙都在啊,跟上次一样呢。”刘禅笑呵呵打招呼。

  此言一出,群臣脸色发黑,不禁想起前日的不愉快尽量。

  “阿斗坐吧。”孙权忍不住催促。

  “谢舅父。”

  “殿下。”张昭率先忍不住道:“听闻汉中王有称帝之意?”

  “唉~”刘禅叹息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父王一生仁义,本无称帝之心,只想匡扶汉室。”

  “奈何曹贼当道,逼迫天子,为延续汉家香火、祖宗基业,父王只能于南郑称帝建制,避免大汉江山社稷覆灭。”

  刘禅说得冠冕堂皇,江东群臣心中鄙夷,说来说去不还是称帝么。

  但心里不服,嘴上又说不出什么来。

  没办法,刘备就是汉室宗亲,这点没有任何毛病。

  身上流的血,就是最天然的法统所在。

  何况还有光武中兴在前,刘备为延续大汉江山而称帝,谁也无法说三道四。

  曹刘孙三家之中,其实最尴尬的就是孙家。

  曹丕有禅让法统,刘备有血脉法统,孙权狗屁没有。

  原来手上还有传国玉玺,后来也没了...连一丢丢称王称帝的理由都没有。

  这也是曹操当了魏王,刘备当了汉中王,孙权还是个吴侯的原因。

  没辙啊!

  “舅父。”刘禅看向孙权,开口道:“父王打算立我为太子,近期外甥就会回国,以后有机会再来探望您。”

  刘禅直接开口辞行,把孙权给弄不会了。

  答应?这还没谈北伐的正事儿呢。

  不答应?咋地?打算扣押大汉太子?

  正当孙权左右为难时,陆逊开口解围,道:“殿下,曹贼身死,难道汉中王没有什么“六四七”想法?”

  “伯言有话不妨直说。”

  刘禅知道陆逊什么意思,但就是不主动捅破那层窗户纸。

  打定主意,北伐必须让江东先提出来,之后刘禅才会接茬。

  倘若由刘禅主动提出,指不定还有什么刁难在等着呢。

  孙权心里那个恨呐,这小崽子为何如此狡猾?跟个老油条似的。

  陆逊看了眼孙权,孙权只能无奈点头,示意由陆逊来开口。

  “曹贼身死,伪朝国内必然动荡。”陆逊继续道:“不瞒殿下,吴侯近来有报效国家,匡扶社稷之意。”

  既然被迫主动提及北伐,江东自然要说得伟光正一些。

  “不愧是舅父!”刘禅浮夸吹捧道:“绝对是大汉忠良,国之肱骨!”

  话虽然是好话,但听在江东众人耳中怪怪的。

  尤其刘备打算称帝,好像说的孙权是刘备的手下似的。

  “阿斗过誉了,不知你父王那边是个什么打算。”孙权切入正题,“孙刘两家恩若兄弟,亲如一体,自当共进退才是。”

  不想成为刘备的手下,孙权强行称兄道弟,表示双方地位相当。

  “不瞒舅父,父王听闻曹贼死讯,第一反应就是出兵北伐,不想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只是...”刘禅停顿一下,面露为难之色。

  “只是什么?”孙权下意识追问。

  “敢叫舅父知晓,此前汉中、襄樊两场大战,持续三年之久...”刘禅无奈道:“朝中靡费巨大,后勤粮草不足,北伐之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若想北伐,还需舅父伸以援手!”

  孙权闻言心中一紧,咋地?这还没开战,就要张口借粮食?当我冤大头啊!

  确实,刘禅这一番话术停下来,江东君臣上下,都以为刘禅下一秒就要开口接粮食。

  届时,借?还是不借?

首节上一节73/1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