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81节

  话音落下的瞬间。

  谢道韫先是一怔,随后陡然展颜一笑,整个天地,都在这刻,恍然失色。

  她从腰间取出竹箫,朝着梁山伯走去。

  说是走。

  但实际上更应该称之为小跑。

  来到梁山伯的面前,谢道韫有些微喘的将竹箫递到了梁山伯的手中。

  然后便露出侧耳倾听状。

  山阴县城,上元佳节。

  谢氏门前,灯火璀璨。

  北风呼啸,雪花纷飞。

  梁山伯长身玉立,手持竹箫,指间按捺。

  但听箫声悠悠,丝丝缕缕,绵绵不绝。

  一曲落下。

  梁山伯悠然长叹,吟诵一诗。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

  ps:终于赶在12点将这章更新出来,今日四更一万三千字完成!.

第81章 开办族学,欲要负笈远游的计划(第1更求订阅)

  过完元宵,这一个年关才算是真正的过去。

  百姓们又要开始一年的忙碌,为了生计而奔波着。

  县衙也开始开门,朝廷的官吏们,都回到了自己的职位上。

  清流闲官们依旧活跃在文坛上,谈玄论道,雪中赏景,悠游自在。

  而被清流们所鄙视的所谓‘浊吏’,依旧还埋头于案牍之中劳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完年后,梁家一位年迈的族老亲自去了一趟县衙,并且带回了梁山伯的县中乡议结果。

  评价很是正面。

  “尊老纯孝,果敢质朴。”

  可谓是极佳的评语了。

  若非梁山伯走的是九品官人法,说不定都能以举孝廉入仕当然,纵然有这个可能,但举孝廉的名额也不一定能落在他的头上。

  山阴县士族何其多?

  不说王谢两家,其余士族都数不胜数。

  哪怕梁山伯风头再盛,也绝无可能在这么多士族的夹缝中得到。

  话归正题。

  县中乡议得到这样的评论,已然是极为不错。

  更何况,伴随着乡议的结果出来,玄度公给梁山伯擢入二品的评语‘清心玄旨,姿才秀远’也随之流传,一时轰动。

  若是再年前,恐怕得到这个评论的梁山伯,必然会遭受非议区区下等士族出身,怎能得到这样的评语?

  要知道。

  一同被列入二品,出身琅琊王氏的王操12之所得的评语,与之相比也稍有不如。

  但随着春节前后,梁氏和谢氏的密切交流,再加上梁山伯不断的被谢安赞誉,以及梁山伯自己的才学过硬,在谢氏的东山湖庄园内,硬生生通过诸多雅艺,折服山阴众多士族的士子。

  是以到了此刻,诸郡士子们已然没有争议,仅剩下敬服。

  此外。

  便是过不多久便会展开的郡**议,等这一关过去后,再送交大中正也就是司徒府,梁山伯二品的级别,也就彻底定下来了。

  下一次复核,便是三年后。

  中正官将会按照士子在这三年的经历,或是升或是降。

  一些人甚至都在暗暗猜测。

  如今梁山伯已然是二品,下次会不会有希望晋升为一品。

  虽说一品乃圣人之境,当世无人能及。

  但……

  茶圣,终究也是圣啊!

  不过做这样猜测的只是小范围流转罢了,并未扩散开来。

  绝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梁山伯会定格在二品。

  至于一品?

  希望不大。

  不管外界如何纷纷扰扰,梁山伯仍旧是一如即往。

  读书,写字,习剑,吹曲。

  我自巍然不动。

  ……

  书房内。

  梁山伯正翻看着账簿。

  面前一位老管事正在汇报着各种情况。

  开年以来,梁家的各种作坊也都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生产。白酒、香皂、牙膏牙刷、宣纸、香水等物,都在囤积着,只等在会稽和吴郡两地开起来店铺后,便可将货拉过去。

  原本梁氏只在山阴县有一些店铺,去岁为了筹措资金还卖去一些,仅剩下寥寥三间。

  因此还需要再买一些店铺。

  关于这点,老管事也进行了讲述:“已经派人去各地购买店铺,基本上店铺位置都挑选好了,没有什么问题……最关键的商路和渠道,因为小郎君您的名望,在郡内没有什么阻力。”

  “至于吴郡,也有孙绰先生和刘长史打招呼,所以也都进展顺利。”

  “不过……”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

  “不过什么?”

  梁山伯询问道。

  老管家道:“如今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家里缺少店铺的掌柜和管事……能当店铺管事和掌柜的必须要信得过,且能识字会算术,如此才能独当一面。”

  听到这话,梁山伯不由皱了皱眉。

  这时代会算术能识字的人不多,但凡出现一个,要么是士族出身,要么便是寒门庶族,最不济也是举族之力供养出来的士子。

  此外便是士族之中的奴仆家生子之类。

  梁山伯此前在山阴挑选奴仆,着重选择了会手艺和识字的人,但总共也才选出寥寥几十人,可见人才的短缺。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年前在庄园内搜寻会识字算术的奴仆和佣户。

  于是便从桌子上拿起另外一个账本。

  这上面记载着所有当初报名的人,他们的识字水平,能否会筹算等基础的信息。

  梁山伯仔细翻看了一下,发现从全族数百奴仆之中寻找识字和算术的人选,最终竟然只有二十七人。

  其中绝大多数还都是最为基础的认字水平。

  也唯有寥寥几人才可堪一用。

  梁山伯勾选了这几个人的名字,然后递给了老管事:“这几个人可以先让家里的老人带一段时间,等能独当一面了,便外放出去吧。”

  “至于短缺的识字算术人选……我这里有两个法子,你听好。”

  老管事当即露出聚精会神的模样。

  不过梁山伯并未继续说,而是摆摆手,示意老管事先行坐下。

  等其告谢坐定之后,梁山伯才说道:“这其一,我可先行从谢氏借用一些经验丰富的管事,一方面可解决族内暂时短缺的掌柜管事,另一方面也能带着族里一些精明能干的佣户仆人,等族里把这些经验学到之后,便可担当大用。”

  “其二,则是要我们自己培养。”

  梁山伯感慨道:“以后家里的奴仆,但凡是适龄孩童,可寻机灵、聪慧的教授学问,而佣户的孩子,也要寻找跟着家里时日久的……至少要跟着十年以上。”

  “这些孩子,族里专门延请经师,为他们授课,不求对学问精研多深,至少要能写能读,其次则能精通算筹之学。”

  第一条说出来,老管事还是点头。

  但等到第二条时,他却有些迟疑:“小郎君,第二条措施,真要施行的话,会不会时间太久了点?”

  “久也没关系。”

  梁山伯道:“哪怕再久,终究也需要拥有我们自己人……若是不培养的话,我梁家的店铺岂不是一直用外人的掌柜?”

  经此一事,让梁山伯深深的明白。

  人才还是需要培养。

  否则的话,日后需要用时,便捉襟见肘。

  更何况。

  他未来有大志向。

  身边十分紧缺有能力的附庸。

  若是能自己培养,哪怕耗时久了些,但终究是自己人,信得过若是品行不端,甚至吃力爬外,正好也能在培养的这段时间内,将其剔除出去。

  听着梁山伯的解释,老管事恍然大悟,不由道:“还是小郎君想的周到长远。”

  梁山伯又接着道:“至于这第三条,仍旧是去牙行买回来会识字、会筹算、会技艺的奴仆,这条要一直做,价格贵点无所谓,将他们的家人全部带过来。”

  “只要他们人来了,以后总能为梁家带来收益。”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二条,先统计族内所有适龄的孩童……如今时间紧缺,先从十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年开始教起,进展更快。”

首节上一节81/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