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51节

  认为人类乃是自然的一部分,与万物和谐的自然一样,也应该和谐。

  可哪怕圣人也不能真正的无为而治,有谈何普通人?

  再加上后期,裴和向秀在嵇康、阮籍的基础上继续偏激性的挖掘,彻底继承了嵇、阮思想中颓废的一面。

  使当时一些名士,如阮瞻、王澄、谢鲲等人,嗜酒极欲,光是追求表面形迹上的放达,这种放浪形骸的拙劣模仿完全压制了玄学贵无派在思想上的创造力,使它走向没落。

  这样的玄学,学之何用?

  也怪不得玄学到了后面,越来越空谈,越来越空泛。

  在一开始的时候,玄学刚衍生时,辩难论道还需要言之有物。

  但随着发展,玄言论道取胜的标准是看谁能谈的滔滔不绝,海阔天空,震慑世俗。

  宇宙、星河、天地、人生、阴阳、鬼神都可以谈,唯独不能谈具体的事务,因为那是俗不可耐的鄙陋之事。

  简而言之,就是胡说八道。

  但你胡说八道越是厉害,就越是令人肃然起敬。

  这样的清谈玄言,难怪会让东晋灭亡。

  梁山伯不由想起后世他在观看典籍记载时,所看到过的一个故事

  时任江东清谈和玄言领袖的王衍,当时是东晋太尉和太傅,因其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故而清谈之时,常自比子贡。

  后来。

  在被石勒抓住后,即将面临死亡时,终于幡然省悟。

  一时间悲从中来,悲呼道:“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王衍这句话,算是给东晋这个帝国的灭亡划上句号。

  但同时,也是对清谈误国这个词语所蕴涵意义的最好注解。

  但可惜的是。

  那个时候才明白清谈误国,却是已经悔之晚矣。

  而梁山伯却想着。

  自己能不能引领一种新的玄学呢?

  将玄之又玄的清谈落到实地,将东晋人的审美,重新修正过来。

  他知道。

  若想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

  但梁山伯还是想要试一试。

  更何况这段时日以来,梁山伯每日都坚持不懈的给自己的祖父写逸闻趣事,为梁家增添郡望。

  这为梁山伯积蓄了一定的笔力,完全可以试着自己著书。

  当然。

  大范围的流传出去,这就是贻笑大方。

  他如今尚且还未曾定品,连名士都不是,就想著书立说,说出去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

  但完全可以小范围的流传。

  并且。

  这样的著书立说,只要能依托玄学,言之有理,获得大家认可,便能积攒名望。

  如此一来。

  梁山伯也便可以如谢安在东山养望一般,著书养望。

  这可谓是一举两得!

  等到养望功成,便可谋得高位东晋时期,高官贵爵具是被世家大族把持,或者是被世上名儒占据。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任凭梁山伯有着千般谋略,万种豪情,但若是不能掌握权柄,又如何将这个走向错误道路的民族,给纠正过来?

  首先融入其中,才能将其改变,甚至产生变革。

  梁山伯想再造乾坤。

  那么首先,便要融入这个旧的朝廷,占据高位,然后亲手将其打破!

  而前提。

  便是名与望!

  心中怀揣着这样的念头,梁山伯渐渐有了想法。

  这第一本书,不能太过惊世骇俗,要依托于现有的理论。

  但同时,也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梁山伯想了想,觉得还是要先从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这构成魏晋风度的基础上着手。

  这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

  下来一段时日,梁山伯便在草堂之中看书,同时在脑海中构建着属于自己著作的框架和思路。

  他并未立刻动笔. ..

  而是打算设定好整体的框架后,再行动笔。

  在这段时间内,祝英台和祝英齐几次邀请他前去登山望远,或者明圣湖游览。

  梁山伯推脱了大部分,不过也还是去了两次。

  刚刚和祝英台执手诉衷肠,紧接着便拒而不见,想想都感觉是很渣的行为。

  再加上梁山伯也不想让祝英台伤心,因此也就去了。

  游玩之时,两人眉来眼去,态度暧昧。

  祝英齐终究不是痴傻,纸包不住火,很快就察觉到了。

  他对于梁山伯的学识很是敬佩,对于梁山伯的为人品德更是敬佩,因此见着祝英台和梁山伯两人走到一起,很是高兴。

  但唯有一点让他纳闷不解。

  那就是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时候走到一起的?他这个做哥哥的,为什么就一点都没察觉到?

  当祝英齐怀揣着疑惑的心情询问时,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人不禁对视一眼,皆是笑而不语。

  这是属于他们两人之间的小秘密。

  梁山伯跟他们讲了自己想要著书立说的,他们对此感到很惊讶,但同样送上祝福。

  而因此,祝英台也知道了梁山伯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对于他埋头书堆里不能出来,表示理解。

  时间匆匆划过。

  距离八月十五中秋雅集举办的日子快要到了,孙师特意问了梁山伯,要不要参与。

  中秋雅集,乃是每年一度的大节日。

  在这一天,士子们都要登高聚会,高谈阔论,这是扬名的好时机。

  梁山伯想了想,也就拒绝了。

  如今他正是构思的关键时期,不好被外界打扰。

  至于宣扬名声。

  而今他的名声因为瘦筋体,已经轰传江东之地。

  再加上拜师孙师,又有湖心岛雅集过后,诸多士子惊叹,再加上一些孙师的好友都在为他扬名,而今在江东已经是小有名气。

  甚至不少人都将他与王献之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王献之今年才十四岁,乃是书生王羲之的第1.3七子,自幼随父练习书法,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显得懒散,才华气度超过时人。

  王献之去岁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

  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之事,而王献之却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在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点评王献之要更胜一筹。

  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

  由此王献之闻名诸郡,被誉为江东第一。

  但如今随着梁山伯的出现,他的名声传遍诸郡,使得颇多士子赞誉,且瘦筋体至今还被时人追捧,隐隐已经有人认为,梁山伯与王献之不遑多让,甚至犹自胜出。

  再加上因为梁山伯的气度和相貌,颇受人追捧,倒是因此有了一个绰号别称

  江左梁郎!

  但这种声音还是比较少。

  更多的还是世人想到王献之和梁山伯都出自会稽山阴县,因此他们更愿意将两者合在一起。

  是为

  山阴双杰,一时瑜亮。

  ……

  …….

第56章 中秋月圆,良夜恹恹,不醉如何?来喝!(第4更求订阅)

  梁山伯想要闭关读书。

  但终究还是因为一件事,让他不得不中止了读书。

  好在他的整体框架已经构建完毕,可以抽身出来了。

  而这件突发的事情,则是系统的提示

  签到天数,已经积攒足三十天了!

  梁山伯所得的签到系统很人性化,可以选择每日签到,获得最基础的奖励,这样的话很大概率是保底积分。

  也可以积攒下来,提升奖励获取的品质。

  每三十天为一周期,三十天未曾签到,则自动积攒一次最高概率签到!

  而且这种可积攒的最高概率签到次数不设上限!

  如今。

  梁山伯便已经获得了一次最高概率的签到。

  虽说当下他不需要什么技能和奖励,但这终究是积攒了三十天所获得的最高概率,梁山伯还是想要立刻体验一番。

  当下,梁山伯唤出系统,毫不迟疑的说道:“系统,进行签到!”

  很快,系统的提示声响彻在脑海中

首节上一节51/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