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34节

  …….

第37章 雨夜读信,伴月落眠(新书求一切)

  是夜。

  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梁山伯伏案在窗前,听着窗外雨声打芭蕉。

  窗内,烛火被采薇点亮,以罩子护着,防止被风吹灭。

  梁山伯打开书信,细细的读了起来。

  这封书信,乃是家里送来,母亲梁王氏亲笔所书。

  信上的簪花小字如梅花般绽放,望之令人赏心悦目。

  这是簪花小楷。

  乃是由卫夫人所创,卫夫人名为卫铄,字茂漪,乃是东晋女书法家,传言还是王羲之的少时老师。

  能当得起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可见卫夫人的书法水平极为高明。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卫夫人家学三代渊深,从祖卫觊、从伯卫、从兄卫恒,都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后来更是师承钟繇,最终学成后,卫夫人熔钟、卫之书法于一炉,变钟体的扁方为长方,娴雅婉丽,清婉灵动,后人称为花小楷。

  实际上,簪花小楷所具备的高逸清婉、流畅瘦洁的特色,乃是对钟繇书法风格的继承。

  但卫夫人在钟繇瘦洁飞扬的基础之上所创造的簪花小楷,更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

  钟繇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言及这等书法如“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

  可谓的极高的评价。

  因以簪花小楷行文柔美清丽,故而在创造出后,便深得女子的青睐。

  但凡出身世家的淑女们,在幼时大都习练,能写出一手具有筋骨的簪花小楷的淑女们,也会被众人视为有才学。

  母亲梁王氏未曾嫁予父亲梁文山前,本是琅琊王氏的庶族旁支。

  身为王氏淑女,自然读了书,也练就了一手很是俊逸出尘的簪花小楷。

  书信很长,大部分都是询问梁山伯在钱塘之后的情况如何,是否已经拜入孙绰门下,在那边生活是否习惯等等。

  字里行间,满是母亲对他的挂念。

  而在书信的最后,则是简单的提及了一下她在家里一切都好,让梁山伯不要挂念,专心求学。

  仔细看完书信,梁山伯将书信收好。

  然后铺开纸,磨好墨,开始写回信。

  信中大致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他在钱塘的所遇所闻。

  包括顺利拜入孙师门下,途中与上虞祝家交好,以及来到钱塘后遇到了刘恢等等。

  中间还夹杂着梁山伯在路途中所遇到的一些逸闻趣事,以及将自己所见到的美景也都描述出来。

  然后便是对母亲的关切与问候。

  一封信洋洋洒洒足有数千言,写到烛火都已经点燃过半,梁山伯这才搁笔。

  整体看了一遍,吹干墨,然后将信纸装进信封内,以火漆封上,放置在了桌子上。

  等明日早晨,让四九将其送到驿站投递回家。

  做完这一切,梁山伯伸了一个懒腰,然后便拿起另外一封信。

  这封信,乃是祝英台写给他的。

  打开信纸,同样是满篇娟秀的小字。

  但并非是女子常习练的簪花小楷,而是正统的行楷。

  先不着急看信的内容,光看字,可见理法通达、笔力遒劲、一股优美姿态油然而生。

  光这一点,不仅需要十年功底,尚还要有一点灵气。

  非如此,不可能得这般神韵。

  欣赏了一番,梁山伯这才开始看信的内容。

  【山伯兄道鉴:

  日前一别,殊深驰系,别来无恙?

  吾与兄长已入书院,山长及讲习学识深厚,上午习声韵及洛生咏,下午讲儒经,来此虽时日尚短,却受益良多。

  ……

  闻山伯兄已然顺利拜入孙绰先生门下,吾与兄长欣喜万分,兄长曾言,山伯兄德才兼备,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山海之见,德宏才羡,屡屡怀慕,心折殊深。

  据闻本月二十一日,孙绰先生将在明圣湖心岛举行雅集,我和兄长或会前往,届时与山伯兄相见,临桌不胜期盼之至。

  书短意长,难盛想念之情。

  祝英台手肃。】

  ……

  一封书信,洋洋洒洒也是千言。

  花笺信纸,带着淡淡馨香,梁山伯不由深吸了一口气,恍惚中,似能见得那位飒爽的女子,夜晚点着烛火临桌给他写下这封信。

  书写之时,嘴角时而勾起一抹弧度,又时而怔怔出身。

  想着想着。

  梁山伯也不由摇头失笑。

  回过神来,梁山伯磨墨,铺展信纸,然后开始写回信。

  【英台兄道鉴: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洋洋洒洒写了数百言,随后这才搁笔。

  将这封信也封好,看了一眼窗外。

  不知何时,竟是风停雨住。

  天地间唯有鸟虫鸣叫声响彻,夹杂着清爽空气传入鼻尖。

  所见所听所感,令人不由心旷神怡。

  蓦然间,心头浮现一首诗,不知不觉间,竟是将其吟诵出来:

  “临床倚栏夜阑珊,窗外芳菲露珠连。”

  “听聆叶瓦滴水声,雨润秋色落月眠。”

  ……

  …….

第38章 湖心岛士子云集!(新书求一切)

  两日时间,匆匆而过。

  七月二十一日。

  梁山伯早早的起身,沐浴后,换上了浆洗干净的青色细葛宽袖衫,然后便随着孙师一同前往湖心岛。

  如今日这般的雅集,对于孙绰来说,一生已经参加了不知多少回。

  但这次,却仍旧郑重非常。

  毕竟。

  这次雅集,并非只是单纯的雅集,尚且还关系着弟子梁山伯的前途。

  他们师徒二人命运相牵,梁山伯代表着他的门面。

  孙绰虽生性放旷豁达,但再是豁达,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在意

  所谓名士。

  看似闲云野鹤,不以仕途为念,高傲有风度。

  但能成为名士者。

  就必然是有所求、有所图。

  否则的话,这个人便不会成为名士,而是隐士。

  任何一位名士,都为名所累,哪怕是孙绰也不可幸免。

  他在意自己的名望、家族的名望、身后世的名望。

  而弟子的名望,就代表着自己身后世的名望是否属于正向。

  试想。

  若孙绰将梁山伯收下后,发现梁山伯品行败坏,外人一说起梁山伯,自然而然便想起他的老师是孙绰。

  然后便会连带着损失孙绰的名望。

  但若是梁山伯品行高洁,才华横溢,一旦成名,世人看到梁山伯这般有才华,就会想起老师孙绰。

  如此一来,孙绰的名望自然就更加隆重。

  是以。

  此次的湖心岛雅集,无论是对于孙绰还是梁山伯而言,都颇为重要。

  就在孙绰和梁山伯共泛小舟,前往湖心岛时。

  与此同时。

  可见整个明圣湖的湖上,渔舟小船也多了起来。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小舟划行。

  舟船上,都站立着风度翩翩的士子名士。

  粗略一算,便至少有上百人。

  这些人都是要去参加雅集的士子,孙绰当然不可能邀请了这么多人。

  实际上,孙绰也只邀请了自己的故旧好友,加起来也不过才十余人。

  而这上百人中,绝大部分都是不请自来的钱塘本地及周边士子。

  孙绰先生举行的湖心岛雅集,虽只是邀请钱塘县的一些名士和自己的知交好友。

  但孙绰先生何许人也?

  江东江左,鼎鼎有名的名流文宗。

  是以在这次的雅集聚会上,除了孙绰之外,还有众多江东闻名的名士将会前往。

  这可是扬名的好机会!

首节上一节34/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