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301节

  与此同时。

  在军营之中。

  各部的将士都在井然有序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刘建带着本部人马,看着大军汇合进去后,便来到了中军大帐内,等待着主公的召见杠。

  这时的刘建,虽然已经四十许岁,但身披甲衣之下,顾盼中还是有着一股老将的威严。

  而在他的身后,则是自己的亲兵,率领亲兵的,则是一个脸色紫赤,胡须与双目生得奇异,令人看到都颇为惊奇。

  此人便是他的长子,刘牢之!

  ……

  …….

第254章 我军必胜!(求订阅)

  长子刘牢之本来年纪还算小,刘建并未打算让其参军入伍。

  不过刘牢之自幼学习武艺,也算练就了一身强横的本领,因此吵闹着要入伍,不得已,刘建这才让他入伍,担任了自己的亲兵营正。

  站在这里,能够看到军营之中呼来喝去的军卒,各个都是身穿甲胄,带着兵刃,看起来精气神十足。

  其实这些都是新兵,只不过由于营养足够,训练严格,个个粗壮,己经算是合格军士。

  只是在刘建看来,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些兵卒经过扩充后,有很多的人没有经历过恶战,算不上特别精锐。

  但有着老兵的带领,只需要经过几战恶战,只要能活下来,必会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起这个,刘建就不由对梁山伯感到佩服。

  却说梁山伯从江东而来,本只是一介文人,谁知道来到洛阳后却展露出非凡的领兵之能,短短时日便打下这样的地盘,顶住了各方势力,发展到迄今为止,已然是拥有兵甲二十万。

  当初才数万军,就能硬拼邓羌大军,甚至在主战场上590将其剿灭这是何等不易?

  也正是因此。

  刘建才生出了投效的念头。

  他是老将,自然看的出来,梁山伯的野心很大,不可能屈居人之下,事实上也正如他所想的这般,灭了邓羌,拿下函谷关后,便进位称公,与晋国划分界限。

  无论是野心、格局还是眼光,皆是此世最顶尖。

  跟着这样的主公,才有着更进一步,博得一个封妻荫子的可能。

  如此想着。

  就看到大帐的后面,一个侍卫掀开幕帘,对着刘建说道:“刘将军请进。”

  “有劳了。”

  刘建对着这侍卫点点头,随后便整了整军装,只带着自己的长子刘牢之,步履从容,昂然走了进去。

  刚进去。

  刘建一扫视厅内,顿时就心里一惊。

  基本上各都的将领都已经来了。

  “看来果然是要发生一场大战!”

  心里想着,刘建当下给梁山伯行礼。

  “刘将军不必多礼,起身吧。”

  梁山伯见其进来了(bcbd),点点头。

  后者便自己寻了一处地方站定。

  而这时,就听着梁山伯说道:“而今诸位都已经来了,那我就先说说情况。”

  话到这时,他的神情很是庄重,炯炯有神的目光注目着众将:“这次我先透个底,此次出兵北伐,乃是一场大战!”

  闻言。

  下面的众将都是一阵骚动,掀起了一些议论声。

  等声音又冷静了下来后,梁山伯这才继续开口说道:“此前你们总吵着要大战,这次大战来了……而且孤打算一举攻下兖州,甚至继续进兵,不过在此战开启之前,我有几句话要告戒你们知道。”

  “第一,这次的大战可能会耗时许久,至少也要打到冬天到来,也就是有长达半年的久战。”

  “第二,补给和粮草你们都不必担心,每郡县更卒营都已经训练了几批壮青,随时可以给军中输入士卒,军械更是每曰每月都在连夜筹办,不会亏了你们!”

  “第三,战端一旦开启,如果进展顺利,孤可以给你们放出话来只要拿下兖州,孤就有了王业,吞并北方后,孤便可进位称帝,届时而等加官晋爵也不在话下,孤绝不吝啬!”

  “但丑化说在前头,此战事关争龙,重要性不言而喻,故而若是有谁怠慢军令,延误战机,孤绝不吝杀戮!”

  “简单来说,有功则赏,封妻荫子,公候之位以待;有过则罚,降职、处斩、免为庶人,休怪孤不讲情面!”

  众将听了,不禁都面面相觑。

  账内一时间也是安静一瞬。

  片刻后。

  所有人一齐拜服在地,齐声道:“臣等,谨遵国公之令!”

  这话一出,自然也就等于定下了此战的基调。

  梁山伯安然受了这礼,等他们都起来后,梁山伯脸色稍稍缓和,轻笑着说道:“我相信各位对此战也都已经准备了许久,论行军打仗,你等都是宿将老将,经验丰富,孤就不对你们多加指手画脚了。”

  “孤此战虽是亲征,但除了后方指挥外,并不会对诸位多加限制,前线如何打,孤给你们自主权!另外便是后勤之事,于卿,你来说说。”

  听着这话。

  帐中,于文远站出来。

  此次亲征,中书阁两位侍郎,谢韶留守后方,而于文远则是随驾前往,作为梁山伯的军师参谋为了便于指挥和进言,给其加封了军师将军的职衔。

  于文远先是对着梁山伯行了礼,随后又对着帐中诸位将领们拱手,然后说道:“承蒙主公信重,将后勤之事交给臣来总管!”

  “诸位都是老将和战场经验丰富,我并不多加置啜,仅仅只是处理后勤相关之事话说在前头,主公已经赐了剑,凡敢懈怠者先斩后报,另外,各要道、关卡、扼口,本官都已经派员换了人,务必确保粮道畅通!”

  “此外!”

  “本官目前也已经更调了二十个更卒营,每个更卒营可以训练千人,并且还有着专门户籍文官,只要攻占下来一个城,降兵给我两个月,都可以消化重整,输入各将军帐下。”

  “本官可以拿命来担保,诸位将军在前线作战,本官绝不会让后勤之事拖累,导致贻误战机……为此,本官可在这给诸位将军下军令状,若是贻误了战况,本官愿自刎当场!”

  “但……”

  “也希望诸位将军都能给予配合,我等精诚团结,方可一展拳脚!”

  听着于文远这话。

  帐中众位将领们都是动容。

  他们对于于文远了解并不多,只知道这人虽是文士,但却胆识过人,当初拜入主公麾下后,独自一人远赴燕国身处,离间燕国大将慕舆根,并且还成功的做到。

  由此可见胆识。

  而今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当下,众将听了,都是齐声道:“军师将军言重了,我等必会竭力配合!”

  “如此便好。”

  于文远含笑点头。

  随后,又转身对着梁山伯行礼,说道:“主公英明神武,我军后勤考虑也是完备,再加上各位将军都是良将,此战,我军当能必胜!”

  ……

  …….

第255章 君臣佳话(求订阅)

  站在刘建身后的刘牢之听着,心中不由有些凛然。

  这次作战,果然是规模庞大。

  不仅仅是大军被调动起来,甚至就连是六司以及各个郡县都在动员。

  特别是六司中的吏司,已经直接从三地各处的郡县里抽调出来一些骨干副手,以他们为核心,抽出了数百名官员,跟随大军侯命。

  有了这数百名官员,完全就可以等大军攻占郡县后,立刻便可以在降官的配合下,接管占领的郡县。

  就算是没有降官配合,只需要留下一卫的兵卒把守,以这些官员抽调出一套完整的班子来管理,只需半个月就可平定掌控刚刚占领的新地区。

  这就十分恐怖了!

  刘牢之虽然年幼,但自幼在家里的耳濡目染之下,也算是有些眼光格局,故而在听到这些布置后,立刻就察觉出其中的不同和厉害之处。

  其实说到底,主要的布置~就是两条。

  首先是更卒营,随时调动着,在大军出现缺乏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兵员补充。

  其次就是跟随大军出行的官员。

  从春秋以来,凡是有起义军,初始时看似势不可挡,但实际上朝廷只需要派遣精锐,往往都能很快镇压。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起义军虽裹挟民众,声势浩荡,但说到底都是一些乌合之众罢了。

  兵员良莠不齐、各部不听号令、麾下嚣张跋扈、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这都是起义军的乱像。

  而有了这种乱像,便不得民心。

  得不到民心,一旦被朝廷精锐碰上,一场大战便是溃败的结局。

  而朝廷有了这两点,首先更卒营可以专门训练降兵,随后再供应大军,不但提高了主将的控制力,并且最多两月就使降兵乱兵变成正规军,解决了军队最基础的兵员消耗和补充问题。

  使之可以进行持久的作战。

  其次就是官员。

  诸如起义军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合格的官员,因此占领了也无法统治,必须依靠着当地的郡望世家和乡绅。

  但真正的郡望世家,谁又会投靠起义军?

  但朝廷就不同。

  朝廷拿下一地,就可以从大后方抽调官员,将降官和自我的官员混合,形成新地区的统治,以后不断复制就能确保稳固。

  当然。

  尽管如此,也需要吸取当地郡县的官僚和士大夫。

  只是这对于地方的依靠性就小了很多。

  而且能够很快的将其消化,并且纳入掌控。

  要知道,古代的交通不发达,每每打下一地,能一年内消化平定,就已经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待遇了,而一般地区环境恶劣的,甚至反复拉锯,五年甚至是十年都不能进行实际的掌握,只能不断的填充银子进去。

  一般这样,至少也需要二十年左右,让百姓们习惯新的官员和朝廷,如此才能逐渐稳固下来。

  但随军带着官员之后,只要配合大军,无论什么地方,只要大军将其攻占,官员立刻填充进去,短时间就能将其平定。

  不需要彻底稳固,只需要不会生乱。

  而这样,最多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首节上一节301/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