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258节

  说的简单些,就相当于策略游戏中的占格子游戏。

  但若想完成这样的统治,就必须要从现有的基础上调派,那如此一来,就会让目前梁山伯麾下的豫州势力相应的下降。

  打个比方。

  原本他在豫州的势力就像是一桶满满的水,但如今又链接了一个桶,那两个桶之间必然要平等,如此一来,豫州的桶就水位下降,只剩下原先的一半。

  一半还算在可控范围内。

  但若是在来一个新桶,那就十分的危险了。

  这也就等于说,原本一桶满满的谁,就只剩下不到三成左右。

  三成的掌控力,这就会出现许多问题。

  必须要按部就班,稳步推进也就是说,先占据一州,然后缓缓扎实根基,使得两桶水的水位都逐渐上涨,最终都满了,才能继续发展。

  而若是步子迈的太大,很容易就会扯到蛋。

  而因为步子迈的太大而导致结局悲惨的,历史上有很多例子。

  诸如过去的官渡之战、以及历史上不久后就会发生的淝水之战,甚至是一片石之战,都是如此。

  官渡之战前,曹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从而迎汉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

  而袁绍最终战胜了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如此一来,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就势必所难免。

  起初的形势是袁绍强而曹操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特别是袁绍的统治核心冀州,在汉末三国时期,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堪称是‘民人殷盛,兵粮优足。’

  而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

  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

  甚至连袁绍麾下的监军沮授、别驾田丰也都劝谏袁绍,让其暂缓出兵。

  盖因此前为了攻打公孙瓒,袁绍出兵长达一年之久,百姓早已经疲敝不堪,而今虽然占据天下四州之地,但正应该休养生息,如此就可安坐而安天下。

  此外,袁绍麾下的治中别驾审配、谋臣郭图也都劝解。

  但袁绍却并不听从。

  野心勃勃的调动精兵十万,骑兵万余,开始南下进攻许昌。

  结果也显而易见。

  曹操以两万之军击破袁绍军十万,自此北方大地被曹操一举占据。

  而袁绍则因兵败忧郁而死,彻底葬送了原本可图谋天下的潜龙之基。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一次拿下整个北方大地,使得麾下根基变弱,再加上太过急切的想要拿下曹操,从而步子迈的太大,最终到底惨败。

  而淝水之战更是典型。

  前秦苻坚在位后,在王猛的辅助下,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统一黄河流域。

  其后又攻占了梁、益二州,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

  中原大地占据大半,这让苻坚因此踌躇满志,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东晋,从而统一南北。

  为此,苻坚穷兵黩武,从境内三抽一,调集八十万大军,企图吞并东晋。

  同时,竟然还派遣吕光进军西域,打算扫平西域诸国。

  结果则是前秦大败,八十万大军分崩离析。

  此一役,让谢氏彻底走向辉煌之局面,让谢安和谢玄名垂青史,而让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

  不仅如此,各国也是重新崛起,天下再次陷入混乱之中。

  而苻坚本人也是在两年后被姚苌俘虏且杀害,使得前秦随之灭亡。

  偌大的国家瞬间分崩离析,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吞并了这么多地方,短暂的时间根本不足以让氐族人所建立的前秦拥有这么快消化大片北方土地的力量。

  吞并一处广大的区域,因为民风、民俗的不同,想要彻底笼络在麾下,所耗费的时间自然也所不同。

  一片石之战也是这样。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驱使流民军夺取燕京,建立大顺政权,一时间周围郡县纷纷投降,声势隆重。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自成按理来说本应该迅速稳固国本,接受郡县,同时整编军队,以培养根基。

  哪怕无法推陈出新,但维持当年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也既是高筑墙,广积粮。

求鲜花

  如此,方能让李自成拥有与当时已经立国二十年的清庭对抗的实力。

  但李自成却不思巩固,反而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

  结果显而易见,自此一败涂地,新立的大顺国也随之土崩瓦解。

  这些例子,都是因为步子迈的太大,未曾将自己辖区内彻底稳固消化,然后便对外进行大规模的扩张,结果反而导致耗尽一口气接不上,立刻就土崩瓦解。

  说句不客气的话。

  无论是袁绍、苻坚还是李自成,但凡能够高筑墙、广积粮,沉淀数年时间,逐渐消化本地势力,积蓄力量。

  就算他们在面临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一片石之战时,仍旧以失败告终。

  但绝不会就这样一战失利而分崩离析。

  最起码还有着卷土重来的机会。

  而梁山伯原本占据司隶,以洛阳残破之地为根底,从头发展起来,建立自己的班底,随后扩张到豫州,从而拥有了司隶、豫州两地。

  气运蒸蒸日上,实力积蓄充足。

  如此方才有能力吞并徐州。

  虽说以他现在的兵力,拿下两州之后兵力就显得很少,但完全可以立刻征召并且进行训练仓库内足有粮食数百万石,这完全可以让他立刻征召出二十万大军。

  这足以守住两州加上一个司隶。

  但若是在多吞并一州,诸如兖州且先不说兖州有着慕容垂,想要拿下尚且要与之大战,即便战胜,也是力有未逮,让他的实力再度受到大幅度的消耗。

..... ....... 0

  三州之地,但却内部空虚,这自然成就了他人眼中的一块肥肉。

  而梁山伯遗憾就遗憾在这里。

  以他的根底,目前也只能趁此大战拿下徐州,然后还要徐徐消化,却是不能瞬间席卷北方。

  但好在的是。

  东晋而今没有足够的实力渡江出兵。

  秦军受此挫折,短时间内也无法回过神来别看秦国现在实力强大,甚至后来还能征召八十万大军,但那八十万大军,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的各部军卒,实力参差不齐。

  这也就导致为何八十万大军的失败,仅仅是因为号令的失误而产生混乱。

  所以眼下邓羌身死,外加五万大军覆灭,对于秦国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重创毕竟这五万大军,可都是秦国精锐。

  属于苻坚自身所拥有的常备百战之兵。

  而张平率军三万从上庸出兵,迄今为止仍旧被袁真的三万大军所阻击。

  所说吕光还有五千轻骑,足可比拟数万大军使用。

  但那一片战场,尚且还有朱序、胡彬、邓遐三员将帅之才各自率领数千人马从旁策应,外加桓温所派遣的桓豁乃是新野、义成两郡的太守,也有一万五千之兵帮助驻守。

  加在一起,总计有近六万大军。

  虽然将其击溃很难,但绝不至于短时间内就被击破。

  而厮杀一旦僵持不下,敌军从上庸出兵,这就是长线作战,属于劳师远征,每日所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三万大军的每日吃喝且不说,五千精骑的负担就等于供养三万大军不止。

  这样的消耗,让他们每坚守一日,都让秦国的负担加重一份。

  必然也无法维持太久。

  所以秦国必定需要撤军。

  而这样一来,秦国就等于是两面受挫,短期内应该暂时没有力量再度席卷,这就给了梁山伯发展的时间。

  至于前燕。

  随着慕容恪身死,内乱的征兆已经显露,再加上于文远正在邺城策反,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余力劳师远征梁山伯呢?

  所以。

  这可让梁山伯从容的消化徐州。

  等到将徐州这么一处重镇拿下。

  届时。

  梁山伯以司隶、豫州、徐州为根基,三者连成一片,不仅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更有着百万民众,足以供养十万乃至是十五万大军。

  到了那时,形势逆转。

  以后便是他择准时期,或东出击兖州,或西进侵潼关,或南下攻晋室。

  完全可以让他进可攻退可守,从容有度。

  ……

  ……厂.

第216章 天下之大,如何不敢争?(第1更求订阅)

  一夜之间,梁山伯大败邓羌,并且取其首级的消息,就传了开去。

  一时间,各地都是大为震动!

  之前梁山伯虽然在司隶、豫州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在外人看来这才不过短短一年时间,根基实在不稳,倘若秦国一旦出兵,必然会被剿灭。

  可没想到这梁山伯竟然当真成了气候,面对秦国这大军出击,非但顶住,反而还将其击溃,这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原本尚且还持有观望态度的豫州、司隶各地的世家之主,此刻也都明白。

  自此之后梁山伯算是彻底蜕变,几乎无人可制,拥有了潜龙之基。

  甚至在他们看来,度过这劫难的梁山伯,已然比桓温更有未来。

  正因如此,他们纷纷派出使者,带了礼物,前来示好,同时希望派遣自家的子弟,希望能在梁山伯麾下谋求官职,以图入仕。

  当然。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嫉恨。

  得知梁山伯击溃邓羌五万大军后,不知有多少人暗中咬碎牙齿,堪称是夜不能寐。

  但这些,都无法阻止梁山伯的攻势。

  除了在函谷关留下五千兵员驻守,将刘轨及其麾下的军士和俘虏全部替换下来后,梁山伯的大军就此班师回朝。

  函谷关驻“五七零”守五千大军,虽看似不多,但实际上已然足够。

首节上一节258/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