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181节

  但因为近段时间以来,一直都组织着大批人去开垦荒田,故而道路被踩踏的很是平整坚实。

  来到城外,便看到城外的田间地头都有搭建着棚子,而棚子里居然还有灯火点亮着,隐约有一些人影在晃动. ..

  “如今已然是夜晚,怎么还有人在这里?”

  梁山伯询问道。

  许超之回答道:“府君,这是百姓们在开垦荒田洛阳城外良田很多,正值春耕在即,需要尽快将田翻出来,故而由府衙组织着百姓去开垦,轮班替换,昼夜不停。”

  “如此一来,百姓岂非没有怨言?”梁山伯皱眉道。

  “回府君的话,百姓们非但没有怨言,反而情绪都很高涨。”说到这里,许超之也有些兴奋,音量都稍稍拔高了一些:“因为府君说过要授田,所以百姓们为了能够尽早分到田地,所以开垦都很积极。”

  “再加上开垦田地是有官府阻止,以工代赈之下,每天都给吃饱饭还有肉菜佐餐,若是能开垦到一个阶段,甚至还有赏钱下发。”

  “是故百姓们对此没有任何抵触,反而都干活很是勤勉……说起来,昼夜不停的开垦,还是百姓们自己要求的,吏员们汇报上来,下官商议着,觉得此事可行,故而也就准许了。”

  听到这解释,梁山伯这才恍然大悟。

  他最怕的就是因为洛阳百废待兴,下面的官吏们希望快些出成绩,所以对百姓过度指使,导致民怨沸腾这弦不能送,但也不能绷得太紧,太送,就难堪大用,但太紧也会过犹不及。

  到时候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有害处。

  一旦民怨,此前所积累的诸多名声也就毁于一旦。

  若在遇到一些差池,立刻便是倾覆之祸患。

  就比如后世的隋炀帝开凿运河、北征高丽句,此举可谓是有益后世子孙万代,但处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如此紧绷,就导致天下怨恨,生出大乱来。

  下了大路,就到了田间的小路。

  这里因为雨水的侵染,就变得泥泞起来,不过众人都是骑着马,再加上都是缓慢走过,故而也是无妨。

  但见田间地头,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着棚子,棚子里有烛火点着,差役待在里面。

  一来是巡视,二来则是保护百姓在夜晚的安慰。

  城外都是荒地,还有山川,很容易出现凶兽的活动痕迹。

  一旦在农田上发现,差役们便可聚集起来,抵御凶兽,保护百姓安全。

  除此之外,梁山伯能够看到,田地里,许多百姓都穿着蓑衣,用着农具,在田里翻土挖泥。

  除了青壮之外,还有妇女和老人。

  在田地的旁边,还有着一些从洛水分流出来的支流河溪,河溪上都放置着一个个大1.3水车,而在旁边,又有不少工匠正在干活,地上摆放着许多的木板木条,看样子是在造水车。

  水车是非常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汉灵帝时就出现,并且在蜀中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

  到了如今,已经流传到天下各处。

  见状,梁山伯不由问道:“看这样子,开垦的不错啊!”

  听着这话,谢韶笑道:“自年前开始开垦荒田,动员全县百姓,迄今为止,已经开垦出万顷良田,其中有半数已经种植了麦,此外按照我们预估,在春耕结束前,足以能够开垦出三万顷良田。”

  “届时将会有大半种植麦,另外万顷则是大范围种植红薯以及粟米、稻、菜等物。”

  “臣已经算过了,而今城内有万户,按照均田制,每户分得十亩,其中又有一些家中会分得二十亩。”

  “当然,一些军官会更多,但最多也不过分得万顷之地,府衙中可掌握至少两万顷良田。”

  “第一年百姓手中的万顷良田因为免税,不会征收,但光是这两万顷,便足以使得收获后,获得粮食数百万石。”

  “那个时候,因为百姓自己有田,已经不需要府君您负责赡养,所以这数百万石,完全可以府衙自主支配!”

  听着谢韶这话,梁山伯点了点头。

  数百万石粮!

  一旦收获,便是雄厚的资本啊!

  当然,这都要能够收获才行。

  ……

  …….

第157章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3更求订阅)

  粮食关乎民生乃至是治军之本,故而对此梁山伯很是重视。

  当下便又问道:“水车的数量是否足够灌溉农田,沟渠是否已经开挖全面?”

  闻听此言,许超之答道:“回府君,目前水渠和荒田同时进行,荒田开挖到哪里,水渠便修建到哪里,故而并未短缺,至于水车,也是在日夜不停的建造。”

  “除了这些之外,城内尚且还专门划分了一处区域,作为工坊所在,专门用于打造各种器物和工具,目前能够满足城内日常生活所需,此外军中供应也是足够。”

  “至于水车,目前每天都能打造出三十架……城内所造的水车都是大水车,高达十米,设有木辐条,每天昼夜不停,足可灌溉五顷之地,所以产量有些低,尚且还不能供应及时,但已经在扩大生产,确保在春耕结束前,将所有的田亩都在水车的灌溉范围内。”

  听着这话,梁山伯目光看去,但见这些大水车都在河水的冲刷下缓缓转动,将河流中的水带到沟渠之中,然后分别流淌到诸多农田中。

  “民没有地就会心生不安,但只要分了田,让百姓觉得有落身安命之本,就会依附顺从……百姓一生所求不过吃饱穿暖能过好日子,谁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任谁,这是根本,”

  “你们负责均田,万万不可倏忽大意,务必要谨慎再谨慎,小心又小心,千万不能出现差错!”

  闻言。

  谢韶和许超之都是点头应诺,道:“府君放心,我等都省的12。”

  “这便好。”

  梁山伯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有你们在,我也就可以放心了,等收获了粮食,咱们在洛阳这里,也就算是真正立足,从而拥有了一番基业。”

  “届时加官进爵,也不枉费我们如此辛勤一场!”

  听着这话,谢韶和许超之都是连忙道:“这都是府君有远略,我等不过出微末之力,不敢居功。”

  梁山伯笑了笑,并未在说什么。

  只是心里想着,等分了田,这民心也就彻底稳固,足以将洛阳成为自己最为扎实的基本盘根据地,而等灭了吕护,便可扫清河洛。

  待到可以收获粮食时,便真正可以展望天下。

  说起来,也得亏他来到洛阳,若是换了一处地方,换了一处朝代,他想要改命实在是艰难。

  但此时却不同。

  晋室之弱,实乃自春秋以来直至后世含有,只能偏居一隅。

  再加上北方有着十六国,将中原大地彻底打碎。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原本朝廷的威望都已经稀疏的难以察觉,尤其是在洛阳及其周边区域,晋室声望降至冰点。

  而百姓又对北方诸国极为痛恨。

  如此情况下,谁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百姓便会跟随谁,而掌握了百姓便能掌握民,掌握了粮食便可练强军。

  有了军民,便能得天命认可这里的天命,指的便是大势和民望。

  梁山伯骑在战马上,目光远眺,看着远处。

  但见在这昏沉的夜色之下,春雨之中,远方天地一片阴沉,好似天要倾覆一般。

  近处的洛阳巨城矗立在平原之上,掩映在黑暗之中,恍若一只吞天巨兽,正欲择人而噬。

  这只是人人都可见得的寻常景象。

  但在梁山伯的眼中,除了这些之外,尚且能够看到一般人所无法看到的景致

  但见整个洛阳城的上空,一大团白气氤氲覆盖全城,恍若烟霞一般,但却要比普通的烟霞更为浓郁,也更为活跃。

  而随着白气的翻涌活跃,可以看到白气正在一点点的变红,好似被红色晕染般,逐渐加深。

  这就是万民之气。

  若是灰黑之气,便代表着不详与动荡。

  而白气便是安定。

  而今正在浸染变红,这就是逐渐突破,使得民心依附,根据地逐渐扎实。

  待到彻底变红之时,整个洛阳城都将坚不可摧,无人瓦解。

  这当然不是物理层面上的坚不可摧,而是精神层面上。

  盖因红色代表着位格的提升,也就是说百姓对于梁山伯已经达到了坚信的程度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梁山伯给他们带来了安定和富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敢将安定和富足打破,百姓就会为此拼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若是以后有人胆敢来侵犯,梁山伯率领大军抵挡,而百姓们甚至敢自发前来帮助守城。

  如此军民一心,草木皆兵。

  除非敌人将洛阳屠城,否则的话,想攻陷此城,千难万难。

  是故梁山伯看着这样的转变,心下也很是欣喜。

  适逢此时走到了一处溪流边,梁山伯便停下脚步,通过水的倒影,可见自己头顶也有着气运。

  外围是一大团浓郁至极的白气氤氲,一丝丝一缕缕一团团,并且隐隐还有一条通道正在不断的朝着他头顶汇聚。

  这便是万民之气加身。

  而在核心处,他自身的本命气运竟然不是一根,没有呈现五色之区别,反而呈现出一种形状一条全身金黄的蛇!

  只是此蛇却并非是真正的蛇,在蛇的头顶还有着一个鼓包,好似角状。

  这便是隐隐朝着蛟蜕变。

  古代化龙,历来有鲤鱼跃龙门而成鱼龙,但这时还是鱼,只是有着龙属,属于草莽乡野之杰。

  再进一步便可化蛇,又称龙蛇。

  若是气运成蛇,便已然是一方豪杰,具备化龙潜质。

  而蛇若想化龙,便需要起兵攻城略地,聚万民而养之,故此才有‘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翻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之类的话语。

  蛇更进一步,使得头上长角便是蛟蟒。

  到了这步,距离真正化龙,已然只有一步之遥。

  换算到实际,此人的气运便已经占据至少一州乃至的多州之地,唯有如此,才能养出这样的格局。

  而梁山伯,此刻便处在由蛇化蛟蟒的阶段。

  占据洛阳,使得数万百姓民心依附,这便一跃而具备化龙之基,成为龙蛇。

  但这仅仅只是具备化龙潜质。

  唯有占据更大地盘,拥有更多百姓,才可真正成为蛟龙之属。

  按照预估,至少也要等到梁山伯彻底将豫州拿下,才有这样的位格。

  除此之外,在蛇的中心区域,尚且还有一方金印正在逐渐凝实,金印之上隐隐浮现出天地万物,草木生灵的图案这代表着权柄。

  金印虚影,说明梁山伯掌握着权柄,而若是金印凝实,便有了铸造鼎的资格鼎,乃是诸侯天子之器。

  所谓钟鸣鼎食,便是如此。

  而蛟龙也只会盘踞在鼎中。

  故而等到梁山伯头顶气运金蛇成就蛟蟒,而金印也彻底凝实,便具备了铸鼎之资。

首节上一节181/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