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526节

  难怪人们长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如果全部放权给大学士呢?”

  朱元璋再次笑道:“那你自己还有权力可言么?”

  张天摇头道:“他们只是给我审批,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我。”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笨瓷儿,那你这般如此,和你自己批有什么不同?”

  “咱当初罢黜殿阁学士,不就是如此么?”

  张天挠挠头,道:“如果在养一批识文断字的太监……额,孙儿知错。”

  见老爷子板着脸,张天就知道这事儿不能提了。

  朱元璋道:“别想歪门邪道,李唐王朝就是因为太监才亡国的。”

  张天不以为意,李唐王朝固然因为宦官权力太大,是因为宦官掌握了兵权。

  明朝的政治体制是不一样的,太监的权柄是皇权给予的,随时可能收回,而且司礼监顶天了也只能审核奏疏。

  他们想架空皇权,一辈子都不可能!

  为什么明朝发展都最后,就没有哪一个太监如唐朝那般?

  唐朝末期,李林甫能决定皇帝的任免,为啥呀?还不是因为李林甫这些大太监们掌握了兵权?

  再纵观明朝,即便出现了如八虎刘瑾,站皇帝魏忠贤这些权势滔天的太监,最后还是因为皇帝的一句话,说杀就杀了。

  为什么?

  因为明朝的太监和唐朝的太监有本质的区别!

  明朝的太监所有的权力都来自皇权。

  所以老爷子未免有些杞人忧天。

  爷孙的观念有些不同,张天在这上面自然看的比老爷子远。

  但老爷子活着的时候,他始终还是不会乱来,只等以后慢慢发展吧。

  不过真要到搭建出司礼监这么一个机构的时候,恐怕又是会困难重重。

  “成了,不要想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这才批了几天,就开始叫苦不迭啦?”

  张天摇头:“没,孙儿就这么一说么,凡是都还要老爷子您掌着舵。”

  朱元璋叹息道:“咱还能给你掌眼多久啊,没多久咯,大孙子,你要自己快些成长起来。”

  “这段时间,咱身子还没完全好起来,等下一次小朝会,你自己单独组织一下,咱不参合你,你自己和文官们试着打一次交道。”

  张天一愣,忙是摆手:“不不不,孙儿哪儿敢,皇爷爷您可别难为我了。”

  朱元璋面色变的有些认真,看着张天,道:“大孙,咱没说笑,认真的,别和咱嬉皮笑脸。”

  “单独和他们打一次交道,趁着你爷爷这次风寒的机会,自己好好感受一下。”

  “总要迈出这一步,咱不能天天都带着你一起经历事。”

  “现在,我,朱元璋还活着,他们不敢怎么样!”

  “趁着这次机会,单独处理一下朝政,等你经历过之后,爷爷在和你说说需要注意什么。”

  老爷子说的很严肃,入冬之后,他感觉自己身体每况愈下,他不确定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人到六十古来稀了,大明的医疗条件也并不是很好,能活到这么大岁数已经实属不易。

  朱元璋必须要亲眼看到自家的大孙子,能完完全全的把控住朝政,不会被文官们欺负,他的心才会彻底安定下来。

  趁着他现在还活着,他需要看看张天单独执政的样子。

  大明才传第二代,他不想在第二代的时候,朱家人就被外臣给拿捏住。

  他很重视自己的江山传承。

  张天似乎知道了老爷子的用意,面色也变的认真起来,对朱元璋点头道:“好!孙儿知晓了!”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没关系的,不用怕,你爷爷还活着,你怕个啥?他们也不敢拿你咋样,你是咱亲手指定的继承人,咱还活着,谁敢为难你?”

  “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你直观感受一下,你和他们的对话,如何拿捏住你的气势,如何树立帝威,再顺带着想想他们说话背后的用意。”

  张天是朱元璋亲自指定的继承人,一切的一切,都在为这个大孙子铺路,为他考量。

  虽然他知道张天的能力已经未必比自己弱到哪里去状。

  可在老人眼中,这小子依旧是个长不大的大男孩,老人么,都这样,孙儿再优秀,也会怕这怕那,总觉得孙子会在外人面前吃了亏。

  护短!朱元璋是典型的护短老头!

  夜深了。

  老爷子的风寒正在一步步转好,一场风寒自然不会击垮朱元璋。

  饶是如此,张天也担心的不行,对自己爷爷在生病这两天,照顾的无微不至。

  又加上宫内许多高明的御医都在,老人身子很快就调理了过来。

  等张天回东宫的路上,天空的雪花越来越大。

  在没有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在环境还没恶劣的古代,四季永远都是这么分明。

  春天暖和,夏天炎热,秋天气爽,冬天寒冷。

  千年之后,随着工业化脚步的进展,不可避免的带来环境恶化问题,到后世已经开始讨论人类未来命运共同体了。

  但现在,自还不必担心那么遥远的事。

  张天刚走到清宁宫外。

  朱允便从后叫住了张天:“大哥。”

  张天愣了愣,回头看着朱允,不解的道:“有什么事么?”

  朱允搓了搓手,道:“前些日子我回濠州安葬我娘,今日才回来,本想让宫内太监过来领一些柴薪炭木,不过却被清宁宫侍卫给拦住了。”

  “所以我就亲自来了。”

  张天看了一眼朱允,然后对门前卫士道:“没有规矩的东西,二弟来领炭木柴薪,为何不放人进去?”

  “你们日后不必守门了,去换一批人过来!”

  呵467斥完门卫,张天便对朱允道:“二弟随我进来。”

  见张天这副模样,朱允也有些发愣,于是呆呆跟着张天进去,领了木炭之后,便踟躇在清宁宫。

  “还有事?”

  张天盯着朱允。

  朱允忙不迭道:“哦,弟告退。”

  张天点头。

  等朱允离去之后,张天便叫来廖镛。

  廖钺今日负责去护卫赵府安危,只有廖镛在清宁宫。

  “今天守门的门卫调哪去了?”

  廖镛忙是回道:“回殿下,已经官降一级了。”

  张天哦了一声,道:“念其有功,平调到清宁宫负责巡卫的兵士吧。”

  廖镛一愣,这才明白了张天的用意。

  殿下这哪里是在训斥今日负责守门的门卫,这分明是在换一种方式奖赏其尽忠尽责。

  一会儿这事儿要是传到东宫军兵耳中,恐怕清宁宫的兵卫们,会更加尊重张天了!

  这是政zhi上常用的手段,先迫于压力贬官,然后平调,给予其更大的好处,虽没有明面恩赐对方,但明眼人都能看的明白!

  张天如往日一样,先在端敬殿坐了一会儿,端着茶水微微喝上一口。

  见廖镛还在面前站着,不免狐疑道:“还有事么?”

  廖镛欲言又止。

  张天道:“你说。”

  廖镛咽了咽口水,道:“殿下,卑职这话或许有些不开眼,卑职不是一个嗦的人。”

  张天嗯了一声,道:“那就不要嗦。”

  廖镛开门见山的道:“二殿下一定是察觉到咱清宁宫有点异样。”

  “今天傍晚的时候,两位老御医又来了一趟清宁宫,一般人没资格动用御医。而那个时候殿下您也不在清宁宫。”

  “唐塞儿身份比较敏感,殿下您信任卑职,将唐塞儿是白莲圣女的事都告诉了卑职。”

  “因为殿下信任卑职,卑职才更要劝殿下。”

  “她不能留在东宫,万一二殿下那边真发现了什么,再将此事告知了皇爷,殿下,那时候您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殿下,您何故为了一个女人,冒这么大的险?”

  “卑职知道殿下仁义重情,如果殿下不忍心,卑职来做!”

  张天放下茶盏,看了廖镛一眼:“所以你要做什么?杀了她?永绝后患么?”

  廖镛淡漠的道:“为了殿下,卑职愿意做这个罪人!”

  张天叹口气,看了一眼衷心耿耿的廖镛,语重心长的道:“廖大哥。”

  廖镛一颤,急忙跪地:“臣,不敢!”

  张天起身,将廖镛搀扶起来:“我没有其他意思,你是李大将军的后代,于我来说也年纪稍长,李文忠和我爷爷又是平辈,我叫你一声廖大哥也合乎礼法。”

  “我身旁信任的人不多,能办事的人也不多,你们兄弟应该知道,虽然你们一直在我手下做事,但我从没有将你们当成下人使唤。”

  廖镛心里一阵感动:“多谢殿下抬举!”

  张天摆手:“不处理她,并不是因为我感情用事,也不是我婆婆妈妈。”

  “知道她怎么受这么重的伤么?”

  廖镛摇头表示不知。

  张天道:“为了我。”

  “这个女人我始终有些搞不懂,起初我觉得她不尽忠心,可现在,她在面对武技高于她许多许多的敌人的时候,她竟又拼尽全力。”

  “她昏迷中说对方是冲着我来的,她应当是为了我挡了许多伤。”

  “我也不是不知道,她在东宫,我会有很大的麻烦,一俟被皇爷爷知晓她的身份,我想不到皇爷爷会怎么处理我,处理她,老爷子对我很信任,要是知道我背着他做这么多事,我也能想到老爷子会有多么伤心。”

第421章

  “但你知道,我和四叔的角斗,我决不能让皇爷爷知道,一点都不行!”

  “唐塞儿起初是四叔的棋,现在,我想将其收为己用,于公也好,于私也罢,总不能在她这么个时候放弃她。”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也不能忘恩负义,今天我能放弃她,明天我是不是也能放弃你们?如是一来,谁还愿意跟着我?我确实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但所有的前提,都是我觉得对方是值得我不择手段对付。”

首节上一节526/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