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4节

  “这个家伙,你说他讲的是真是假?”

  毛骧弯着身子,轻声说道:“不知陛下是问哪件事?”

  朱元璋:“当然是天花那件事。用病牛取出来的痘,接到人的身上,就能够永不感染天花?”

  朱元璋摸了摸扎人的胡子,越发有些看不透这个小小的县令。

  毛骧小心翼翼的说道:“也可能是他胡说,这种办法,从未听闻。”

  朱元璋:“回去问问御医,看这种办法可行不可行。”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玉米,又觉得应该相信这张天。

  朱元璋随后将玉米擦了擦,然后将玉米叶给剥开,顿时,金黄色的果肉露出来,相当诱人,金灿灿的。“对了,你等会去调查一下这个张天。”

  “这就是玉米?”

  朱元璋手中有些颤抖,这么好的粮食,要是真的能够有七八百斤亩产,老百姓们至少不会死这么多啊!

  朱元璋赶紧咬了一口,玉米汁直接喷射出来,弄得朱元璋嘴边都是米白色的汁水。

  “挺甜的,要是煮熟吃肯定好吃,这是个好东西!”

  毛骧点点头:“陛下,那我们回去?”

  朱元璋摇头,“不急,既然来了,那就在这看看,看看能有多好。”

  “你还记得杨宪吧?当初治理扬州治理得多好,后面咱才发现,全都是假的!狠狠的骗了咱,那咱就把他皮给剥了!”

  朱元璋不想张天也会这样的官员,所以准备亲自巡查一下。

  他走在这大街小巷里,人来人往,吆喝声不断,而且这些商贩,都有在特定的区域,不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朱元璋这会把玉米叶给丢在地上,这时,路上刚好走过来几个巡逻的衙役,胳膊上贴着几个大字“城管”。

  衙役头目看出来朱元璋穿着不简单,好声好气的说道:“这位爷,您看着面生,应该不是我们江宁县的吧?”

  朱元璋:“是,我是京城的,怎么了。”

  衙役头目嘿嘿一笑,他说道:“这位爷是这样的,我们这边地上是不能乱扔东西的,不然的话要罚一铜钱,不过我们县长说了,外来人第一次提醒就成。”

  衙役头目说着,自己主动将玉米叶给捡起来。

  朱元璋这次看了一眼街道,那本身就浑浊的眼神变得更加混沌。

  “怪不得街道整理的这么干净,行,我知道了。”

  衙役头目:“那就谢谢爷配合。”

  “我们走。”

  等到衙役走了之后,朱元璋看着县府的方向说道:“这臭小子。”

  朱元璋虽是这么说,眼神中充满着赞赏。

  他继续走着,不论看到哪里,都不停的点头。

  这让毛骧觉得不可思议,陛下什么时候这样子过欣赏一个小小县令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江宁县,打理得确实很不简单。

  朱元璋说道:“想要看一个县城治理得如何,只要看街市就行了,人来人往,井然有序,确实不简单,你回去一定要把他所有的过往,和什么人接触过,都要查的一清二楚,特别是有没有和朝中的官员接触过。”

  毛骧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他点点头答应:“是,老爷。”

  毛骧:“老爷,这里有一家茶馆。”

  朱元璋:“走,去喝杯茶。”

  朱元璋说着,走进一家小茶馆。

  一坐下,店小二,就赶紧招呼着上来了。

  朱元璋一看,这小小的茶楼,居然收拾得这么整洁干净,锅碗瓢盆摆放整齐。

  店小二:“这位爷,想要喝点什么茶?”

  朱元璋左瞧右瞧:“没那么讲究,随便来。”

  “好嘞,您稍等。”

  朱元璋好奇,直接拉着店小二的手,询问:“问你个事。”

  店小二好奇,仔细端详朱元璋:“啥事啊,这位爷。”

  朱元璋好奇的说道:“你们这店这么整洁,是你们这家店如此,还是都如此?”

  店小二一下子就是听明白了:“这位爷应该不是我们县的吧,我们县令啊,早就规定了,这店必须符合什么‘卫生标准’,简单来说,就是要干净,厨房容易着火的地方,更是查的严。”

  朱元璋诧异:“这么严,那你们做生意岂不是很怨恨这县令?”

  店小二小声的说道:“不能这么说,本来我们县城一年得着火好多家,现在按照县令的安排后,今年一整年下来,县城都没有发生火灾,而且干净了之后,客人也都比较愿意进来吃东西,总归是好的,而且我们县令厉害的地方多了去了,我们还是挺佩服的。”

第4章 提高商业赋税

  朱元璋闻言,已经内心有了评判。

  “行,知道了,你去忙吧。”

  店小二把抹布往自己肩上一披:“好嘞。”

  等朱元璋喝了一杯茶,便起身离开。

  毛骧丢下几个铜板赶紧跟上。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这里治理得真是不错,好了,我们走吧。”

  毛骧知道,这个小小县令,肯定是在陛下的心中有了一个极好的印象了。

  .......

  .......

  张天等到这小老头离开之后。

  他也是叹了一口气。

  前世作为一个社畜加社恐,说实话,让他当一个县令,真是难为他了。

  今天这糟老头子突然的出现,倒是打乱了他的节奏,不过无妨,这公务晚一点处理也不是不行。

  “这时候,门外响起来敲门声。”

  张天:“进来吧。”

  很快,一个身材修长,瘦弱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老爷,你让我办的事情已经办好了,县城的放在都在丈量,很快图纸就能出来。”

  这说话的这位,正是未来名声在外的郑和。

  现在只是张天身边小小的办事员,小衙役。

  张天:“好,这排水太乱了,不治理不行。”

  张天等图纸出来,就能亲自规划好一套比较先进的排水系统。

  “对了,马三宝,今年是洪武多少年了?”

  马三宝回应:“老爷,今年是洪武二十五年了。”

  张天一下子就是站起来了。

  他的汗水不断的往下流。

  洪武二十五年,那可是太子朱标要去世的年份啊,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朱元璋在朱标死了之后,生性大变,更是为了为朱允铺路,发生了惨烈的蓝玉案。

  若是说,是朱标在世,或者说朱允有能力当皇帝,蓝玉都不一定会死,可偏偏上位的是朱允,那蓝玉是必死的了。

  当初马皇后死后,能拦住朱元璋的人就不多了,现在若是朱元璋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还死了,心态要是不爆炸才怪了。

  马三宝看到老爷这个模样,也是意外。

  “老爷,洪武二十五年,咋了?”

  张天这才一屁股坐下,然后淡淡的说道:“没什么,你下去吧。”

  马三宝不知道张天在想什么乖乖的下去了。

  张天擦了一下汗水。

  这今年,肯定是个不好过的年了。

  这看来,要减少和其他官员的接触。

  不然的话,万一被明天的蓝玉案牵连的话,就麻烦了。

  这穿越,还没活够呢。

  等想完这些之后,张天让马三宝去将今天的税收账本拿过来。

  张天看着这商业税收,实在是太低了。

  朱元璋自从当上皇帝之后,因为看不起这商人,只收商税三十分之一。

  也就是三十取一,根本就没有多少商税。

  加上,老朱他体恤农民,也是经常各种减免,导致商业商税没多少钱,农税也没多少钱,这一个泱泱大国,一年的税收就这么点。

  还要发俸禄,赈灾,能不赤字才怪了。

  张天估摸着,管钱的那些官员,估计天天都在哭喊了。

  没被堵门就不错了。

  张天看着这个商业税收,实在是太低了。

  是时候,多收点商业赋税了。

  张天对于这个选择,说实话,还是挺纠结的,这以来,今年可是朱标要死的年份。

  这陛下的脾气,在未来肯定不行,要是自己提高商业赋税的事情被发现,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会不会砍头不知道,挨板子是肯定的了。

  可现在诸多变革,都需要钱,若是不去提高商业赋税,这么大的漏洞,也不是办法。

  所以再三思考,张天还是准备提高商业赋税。

  同时,这先进县的名头弄了这么久,这张名片也宣传了这么久,也是时候收网了!

  马三宝看着张天一脸纠结,便秘的模样,他实在是忍不住多嘴问一句。

  马三宝有些小心翼翼:“老爷,这税收怎么了?可是被下面的人乱收了?”

  张天摇摇头:“倒不是这方面的问题,而是这商业赋税,实在是太低了。”

  马三宝:“老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朝廷规定,三十取一,咱们也没有办法啊,三十取一,自然就低了。”

  各个朝代,像明朝这么低的商业赋税,怕是仅有如此了了。

首节上一节4/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