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353节

  工部所有官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韩主事也装模作样的对练子宁道:“练兄,朝廷决策好,朝廷决策妙,朝廷决策好,朝廷决策秒,嗷呜嗷呜。”反正别人都这么讨论的,他也得装出自己很关心的样子,一会儿吏部通知完毕了,回去继续摸鱼。

  练子宁压根没听清楚韩主事在摇头晃脑什么。

  此时的练子宁,双目猛地瞪大,身子微微一僵。

  茶马互易,交趾……真开互易区了?!

  犹记得几天之前,兵科给事中铁铉才和自己说过这事儿。

  那时候他压根没当回事。

  等等!

  那接下来,会不会点自己为茶马使?

  练子宁浑身一颤,呆呆的看着旁边摇头晃脑的韩主事。“皇上高,皇上妙啊……”韩齐还在喋喋不休。

  练子宁提醒道:“韩大人,差不多得了,人家都不讨论了。”

  韩齐寻目望去,顿时又恢复老神在在的样子,还不忘对练子宁道谢。

  堂前。

  詹徽继续道:“交趾茶马互易区开市,还缺一名茶马使。”说着,他环顾众人,故意停顿了一下。

  做官的精髓,已经被这群人掌握的精通。

  别看他们大多数都在混,但这个体系是实实在在的培养人,即便再平庸的人,在官僚体系培养一段时间,社交的能力都不俗!

  果不其然,众人再次陷入兴奋之中。

  茶马使是实打实的肥差,当初练子宁做过,因为中山王府的关系,他被派遣到西北茶马互易区为茶马使。

  这种职位,必须要有很强的关系,一般人怎可能染指!

  而且茶马使最容易出政绩,即便你不出政绩,在这么一块肥差上,也能让你捞到不少好处!

  众人都在猜测,都在幻想,幻想着这好处会不会花落在自己头上。

  詹徽见气氛差不多了,道:“有人给皇上提了建议,这交趾茶马使,就落在了你们工部。”“本官今天来也是沾沾喜气,恭喜子宁兄,恭喜练主事了。”瞬间。

  一片寂静!

  没多时,众人再次相互小声低语。

  韩齐见状,赶紧侧耳对练子宁道:“皇上高啊,皇上妙……啊!”一阵惊呼,顿时打破工部大殿的氛围。

  韩齐震惊了,瞪大眼睛看着练子宁:“这这……茶马使?”他不可置信的看着练子宁。

  使劲掐了掐自己大腿。

  疼。

  没听错啊!

  练子宁此时更震惊的无以复加。

  这种好处,居然真的空降在自己头上。

  秦达沉声道:“练大人,你还愣着作甚?还不谢皇上隆恩,谢詹大人传递之情?”练子宁慌忙站起来,到现在脚下都软绵绵的,“谢皇上隆恩,谢詹大人!”此一时,工部大殿所有人都震惊的看着练子宁,各个神色各异。

  这不对啊!

第325章 345打脸

  中山王府不是失势了吗?

  练子宁怎么又一次被保举为交趾茶马使?

  这家伙又勾搭上谁了?

  这背后人的能量又多大,居然能直接让一个工部主事摇身一变,成为交趾茶马使?

  工部郎中杨明笙咽了咽口水。

  前两天还对练子宁处处为难,现在居然感觉有些如坐针毡。

  这家伙……起势了啊!

  这背后保他的人,能量该有多大?一句话,竟左右皇爷的决策?如果练子宁要报复自己……嘶!

  他有些坐立难安起来,只是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日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是杨明笙除此入工部,他的老上司告诉他的做官准则,可被他抛之脑后了。现在……

  他有些颤抖,前辈说过的话,真句句金言!

  官场上的沉浮,谁能说的清,道的明!

  如果练子宁要趁机报复自己。

  杨明笙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咳咳。”

  詹徽笑着道:“成了,本官也就来通知一下,练大人早早准备,下午来吏部拿调令和铜印,明日一早准备起程去交趾布政司报道吧。”

  练子宁慌忙道:“下官遵命!感谢詹部堂。”

  詹徽挥挥手,语重心长的道:“好好做,不要丢了脸,练大人,这位置得来不易啊!”练子宁点头。

  只不过……他心里却翻江倒海。

  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就稀里糊涂的做了交趾茶马使!

  议会散去,工部尚书秦达鼓励了一番练子宁,众同僚也恭喜了练子宁一番,眼中忍不住的羡慕嫉妒。

  练子宁恍惚的回到工部主事值庐。

  韩主事跟在后面,几次欲言又止。

  到了值庐,终于忍不住了,舔着脸问道:“练兄,你认识哪个大人物啦?可否,给小弟引荐一下?”练子宁想了想,道:“不知道。”韩齐黑着脸:“练大人莫骗我啦。”练子宁道:“真不知道。”

  “没意思!呵呵!是怕本官抢了你的功劳是吗?”练子宁不确定的看了一眼韩齐,呵呵笑了笑。韩齐愤恨的道:“哼!不够意思!”算了,还是摸鱼吧!

  韩齐也不想那么多了,明明大家都是工部主事,为什么机会就不砸到自己头上呢?郁闷呀!

  恰这时。

  杨明笙走来。

  脸色有些惶恐,见到练子宁道:“练大人,本官……先前多有得罪。”练子宁也不想与杨明笙计较,笑着道:“都过去了。”杨明笙一喜:“如此……就好!”

  他刚要走,练子宁道:“一会儿本官和秦尚书说一声,将皇陵的工事,一并交给杨大人,杨大人要努力!”说着,练子宁又一次人畜无害的笑了笑。杨明笙嘴角一抽,“啊这……”

  “呵呵。”练子宁道,“杨大人对下官说过的,历练,都是历练!您费神,别耽误工期才是。”杨明笙:“……”

  练子宁很迷茫。

  去吏部回来的路上,脑子还一团迷糊。

  他不认为中山王府现在还有这么大能量,能将自己从一个工部主事调到交趾茶马使。

  铁铉当时和自己说话的语气也似是而非。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当时铁铉说话的语气是那么笃定!

  说明站在铁铉背后的人物,有能量,且有自信,能将自己从工部调到交趾!

  大人物讳莫如深,形势也不是他们这些底层小官小吏能猜清楚的。

  无论如何,练子宁都觉得他遇到贵人了。交趾……

  练子宁眯起了眼睛,想从无到有,想筹划起交趾茶马互易区,并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再难,有在工部难么?

  练子宁充满斗志!

  汤和早早回到府邸。

  小孙子汤昱焦急的等着汤和,“爷爷,怎么,怎么样了?”毕竟关乎自己父亲的生死,汤昱不能不紧张。汤和缓缓点头:“应当不会有事“七九七”了。”汤昱瞪大眼睛,不敢置信道:“这么快就没事啦?”

  他有些欣喜的搀着汤和落座:“爷爷,谁啊!谁有这么大能量?”汤和笑着道:“咱大明的皇明嫡长孙。”

  汤昱有些震惊的看着汤和,对于朱雄焕的事,他年纪尚小,虽然有过耳闻,但知道的不多。“是朱雄焕?可是不是说他已经薨了吗?”

  汤和微微笑了笑:“成了,莫过问那么多了,你现在还接触不到那一层的事,好好看书,争取早日考中进士为官。”“噢。”

  汤昱挠挠头,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好奇。

  朱雄焕没死?会在哪儿呢?

  朱府。

  到中午时分,桌子上摆着两盘小菜,一大碗鸡汤。朱元璋道:“咱病都好啦,干啥还整鸡汤给咱喝?”

  张天道:“老国公不是送了人参么?补,老爷子您好好补补!”

  朱元璋哭笑不得:“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可是特意送你的,合着百年老参,你就这么霍霍掉啦?”张天摇头,不以为意的道:“怎么能说是霍霍,百年千年的,它都是人参,不吃不才真是霍霍么?”朱元璋洒然一笑:“歪门邪理多的很!偏咱反驳不了!”

  顿了顿,朱元璋道:“那老东西,是有心眼的人,要是去找了咱,咱怕当时就砍了他儿子!呵,知道拿你做虎皮!”朱元璋何等精明,汤和跑来那一刻,他就知道那老家伙打了什么心眼。

  张天扒拉着米饭,随意道:“老爷子,您究竟为啥有自信,能随便处置一个备倭指挥使?您老可只是负责批一批奏疏,还真拿鸡毛当令箭啦?”朱元璋哼了一声。

  普天之下,能这么和咱说话的,也只有你这臭小子了!

  不过咱不久就会让你闭嘴!

  朱元璋白着张天道:“反正那老东西没按好心,他就是想沾着你的光罢了!”说完,朱元璋大口喝了一口鸡汤:“啧!人参熬的鸡汤,还真他娘的香!”喝完鸡汤之后,又夹了青菜,然后将蒜瓣撂嘴里,吃的无比潇洒。

  能将粗茶淡饭吃成这么可口的模样,历来帝王,非朱元璋,无出其右!张天道:“老爷子,你今天发怒了。”“咋?”朱元璋不以为意。

  张天顿了顿,道:“可他是老国公,是你的老伙计,是你最亲密的老伙伴,我想不出来,你们既然关系那么好,为何刚才一点情面不讲?”朱元璋看了一眼张天,语重心长的道:“痴儿。”“傻小子,那咱就和你说道说道。”

  沉默了一下,朱元璋道:“你知道为啥许多开国皇帝,都喜欢将开国功臣给杀了么?”张天愣了愣,道:“怕他们功高震主?”

  朱元璋摇头:“其实不尽然,更多的是,家天下的体制下,皇帝们是要确保江山后继稳定,是想更多的,让子孙后代能站住脚跟。”“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老臣,皇帝在的时候能控制的住,可后人呢?太子呢?皇储呢?”“他们和皇储没多大的交集,那么未来君主继位之后,还能控制住这一批人么?”张天点头:“嗯,这是个理。”

  朱元璋又道:“你刚才问咱,为啥突然和汤和疏远了。”“官场没朋友,帝王更加没有朋友,道理都是一样的。”

  “他致士了,可他的子孙还在官场,他以前的功勋,可以吸收许多以他为中心的人脉,所以震的不是他,是他的子孙,是要让他们知道分寸,是要让他们知道,朝廷能给他们的

  ,也能全部收回来,是要让他知道,他的生死,依旧是咱皇帝一句话的事!”

  朱元璋说了许多,神色有些黯然:“咱是不是很无情?可是孩子,越是爬到高位,感情这东西就越是薄的如一张纸。”张天眨眨眼,看着无边唏嘘的老爷子,问道:“那未来我做了高位,也这样对您吗?”朱元璋板着脸:“你敢!小兔崽子!翻天了呀!”“哈哈。”

  张天笑着道:“玩笑玩笑,老爷子将筷子放下。”“哼!”

  朱元璋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正子孙德行!”“小子,德行给咱放端正,不可与长者玩笑,是为规矩!”

  见老爷子板板正正的样子,张天哦道:“成成成,也没外人在,不装了,吃饭吃饭,吃你的蒜瓣子正家风吧!”得!

  白说了!

  朱元璋一脸无语,他想成为严格的长者,想与许多忠正家庭一样,板板正正的教育张天

  可没用!

  不过朱元璋咂摸咂摸嘴,摇头一笑。要是真将大孙教育成木头疙瘩,恐怕心里会更糟心。

  譬如朱允。

首节上一节353/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