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271节

  陈芳睡眼惺忪的睁开眼,支支吾吾的噢了一声,从榻上起身,轻飘飘的道:“那就去看礼仪局的罗刹来动手吧。”“你啊,跟着干爹这么久,还没看过礼仪局那边的罗刹怎么杀人的吧?”

  “干爹告诉你,他们可是练过的,要能做到,用棍棒捶白纸,白纸不破,而下面的砖块破裂,那才算是练出来了!”“他们打人,表面上能让你好好的,不出片刻,能将你五脏六腑给打碎了!”

  小太监听着陈芳这话,顿时吓的冷汗涔涔,同时对深宫大内的规矩,又多了几分深深的敬畏!

  说话间,两人来到尚善监厨房大院。

  不知何时,这里四周,已经站满了太监,似乎有种默契,都在自觉的等着什么。

  他们脸上神色不一,有同情,有惊恐,有害怕,有高兴,有幸灾乐祸,有麻木不仁……人性在这一刻,在所有面孔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尚善监围了许多太监,或近或远,面色各异。

  不过他们都有一个目的,来看戏,看着礼仪局的罗刹们,来杖刑。

  张芳笑眯眯的走了过来,背着手站在人群中,一副看笑话的样子。

  郑和一脸平静,甚至还有几分释然,看着旁边一张张面孔,他心里仅存的一点厌恶,也消失殆尽。

  和他们没必要一般见识,败了就败了,他认。

  因为明朝的这种残酷的太监制度,也注定了,明朝的太监和唐朝有本质的区别。

  唐朝的太监可以控制皇权,乃至于后面涌现出如李林甫这种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而明朝的太监,却永远都是皇帝的家奴!即便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只要皇帝一句话,他们下一刻就能身首异处!

  “六七零”明朝的这些太监,是经过一层层残酷的宫闱斗争走出来的,一旦他们掌权,他们的眼里一定只有主子一人。

  他们只要犯一点点小错误,都有可能让自己跌足深渊。

  所以他们的争斗,比任何阶层都要狠毒,都要残酷!

  郑和释然了,只是……心里有些堵塞,甚至有些想哭。

  毕竟,他才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

  他没有自家爷那般心性坚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依旧会恐惧。

  可他更怕的,是辜负了爷的那份期望啊!

  爷,郑和对不起你了!给您丢脸了!

  时间一点点流逝,没多时,尚善监的大门被推开。

  诸太监顿时纷纷侧目过去,只是很快,他们脸上都带着一丝疑惑。

  刚才脸上还挂着笑容的陈芳,这时候脸颊上的笑容也一点点流逝了。

  来的不是礼仪局的人,而是尚善监的大总管谷用。

  这就奇怪了啊!

  陈芳愣住了,有种不妙的感觉。

  这不对啊!为啥,礼仪局的人没来,倒是老祖宗来啦?

  谷用背着手走了过来,诸太监齐齐呼喊‘老祖宗’。

  谷用乜了众人一眼:“都在这愣着干啥?没活儿做了是么?该干嘛干嘛去!”说完后,他看了一眼陈芳,然后朝正在发愣的郑和走过去。“皇爷说了,以后他老人家的饭菜伙食,就由你负责了。”

  “嗯,咱家第一次见到皇爷如此开怀,你给咱尚善局争口气了,咱家今日也被皇爷夸了一番。”

  谷用点点头:“不错,好好做吧。”

  说完后,他不耐烦的挥手:“都散了!”说着,他便背着手走了。

  这……这怎么可能?

  整个尚善监之内,所有人都已经忘记了呼吸一般,像见鬼了似得,呆呆看着郑和。

  陈芳和身旁的小太监以为自己听错了,陈芳一遍又一遍的搓着耳朵。

  而他身旁的贴身小太监更是身躯一震,脸上的微笑,一点点的流失。安静……

  可怕的寂静……而郑和呢?

  他仿佛如梦初醒一般,整个人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依旧立在原地,仿若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了。

  皇上……夸奴婢了?让奴婢亲自给他老人家做饭?

  这……这咋可能啊!

  郑和不认为自己的饭菜做的有多好吃,他做的农家菜,还都是张天教他的,大都是按照自家爷和太爷的口味去调的。

  可是,皇上怎么可能会对此赞不绝口呢?

  这究竟咋回事啊?

  郑和到现在,还有些懵。

  可是这个时候,周围已经有许多小太监蜂拥而至,将郑和给围了起来。“郑公公,恭喜恭喜啊!”

  “你是咱尚善监第一个被皇爷夸赞的人!”

  “可不是么!刚才没听老祖宗说,这以后郑公公一个人负责给皇爷做饭,这是何等大的荣耀啊!”“郑公公!你以后可要多关照关照我们呀!”“是啊是呀!”

  刚才那表情不一的太监们,此时都已经换出至亲的脸庞,对郑和亲近谄媚到了极致。

  人家冷暖,莫不如是。

  郑和也并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飘了。

  他谦谦有礼的对众人拱手:“不敢不敢,大家相互照应,能被皇爷夸赞,还是要多亏了陈公公。”说着,他走到陈芳面前,恭敬的行礼:“多谢陈公公抬爱……”话还没说完,陈芳便冷着脸,气咻咻的拂袖离去!

  给咱家脸色看?成!你小子现在就可劲嚣张,有你死的时候!

  郑和也愣住了

  他有些不解的看着陈芳离去的背影,他是真心想和陈芳交好,毕竟在这深宫,少树敌永远比多树敌要来的好!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这里的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张天此时已经抵达了蓝玉府邸。“舅姥爷,啥事儿这么凝重?”

  蓝玉看着张天,淡淡的道:“明天,梅园。”啊?

  张天挠挠头:“啥意思?”

  蓝玉道:“明天梅园宴会,你跟着咱过去。”张天不解:“怎么了?”

  蓝玉眯着眼:“皇上老爷子组织了一次宴会,明日所有藩王和外戚都会聚在梅园,你到时候跟着咱去见见世面。”“你也好近距离看看,观察观察这些藩王,那里,有你想见的一切人!”

  嘶!

  张天震惊的看了一眼蓝玉:“这是……”

  “我记得,我家老爷子,也说过会有这么一次机会,莫不是……”蓝玉笑笑:“嗯,是你家老爷子撺掇的,也是皇上同意的。”张天了然,缓缓地,心里有些兴奋起来。

  明天,他将要看到大明所有藩王!

  他将要看到那个不可一世的燕44王殿下,那个未来的永乐大帝!“好!”

  张天紧紧握着拳头,此时也不敢托大,毕竟对方都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内外塞王,他看着蓝玉道:“舅姥爷,需要注意什么吗?”蓝玉道:“咱也会跟着去,还有常茂,他是已故太子的亲家,也会过去。”

  “你就安心的去认识认识这些藩王,看看他们的为人和性格,对他们有个判断就行。”

  “不需要多么担忧,有咱在,谁也为难不了你。”张天点头:“好!我了解了。”

  蓝玉点点头:“嗯,今天叫你来就这茬事,另外一-”

  蓝玉有些无奈:“咱大姐想见你,去给她老人家请安去吧。”“额,好,那我过去给蓝婆婆请安。”

  张天从蓝府走了出来。

  外面的晚霞遍布在应天各地,将应天大街照耀的美轮美奂,仿若仙境。

  路上晚归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明日是大明洪武二十五年正式开市的一天。

  商户摊贩们都在准备置办货物,等着明日贩卖。

  秦淮河的夜景美轮美奂,河上的画舫灯光如霞,不时能看到三两才子站在画舫船头摇着折扇,好不风流。

  总体而言,初四这晚应天府一片安宁。

  张天独自走在秦淮河的岸边,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方才去拜访了蓝婆婆,老人家依旧一脸对后辈的溺爱,可她明明是常府的高堂老母,为什么好像在蓝府特意等着自己一般?

  张天摇摇头,有些恍然,毕竟她也是蓝玉的亲姐姐,蓝家和常家一衣带水,要是不然,常遇春的两个儿子,也不会在今年的蓝玉案被牵连连坐而死。

  而今已经正式步入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宇内依旧靖平,但张天知道,藏在安宁的外表下,则是浓浓的暗流涌动。今年,洪武皇帝应当要确认储君了;

  今年,会有很多人因为新储君死在洪武老皇帝的钢刀下!

  那个迟暮的老人,依旧会带着披荆斩棘的霸气,给他钦定的未来大明储君,杀出一片太平出来。

  不过张天暂时没想这么深远的事。

  明天的梅园,是他正式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去审视大明九塞边王和朱元璋的义子、儿子们的时机!

  他要把握好机会。

  机会只有这么一次,下次再见,恐就要兵戎相见!

  张天沉思的回到家中。

  他依旧在低头沉思,直到三进宅院,才发现门前的槐树下,老爷子不知何时躺在那里,像一个寻常爷爷等待晚归的孙子一般。见到张天回来,朱元璋便从摇椅上起来,笑道:“这么晚才回来?”

  张天愣了愣,看着老爷子一脸疲倦的样子,心疼的道:“您老怎么来了?这么晚了咋还不休息?”

  朱元璋的作息,在这几个月被张天给拧过来了,之前他都在午夜三更才会睡,现在基本上会超前一个时辰。

  按理说,这个点,老爷子已经要入睡了,而老爷子确实也是带着一脸疲惫的样子。

  看来是强忍着瞌睡特地等着张天回来的。

  朱元璋挥挥手,背着手道:“去书房说罢。”“嗯。”

  张天跟着老爷子来到书房。

  朱元璋先随口问了张天一句:“你的那小太监呢?今天他不在,咱还有些不习惯。”爷孙两都习惯了郑和的贴心和细心,少了郑和,两人一时间都挺别扭的。张天噢了一声,回道:“前两天就安排进宫了,应当在尚善监。”尚善监?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似乎想起了什么,道:“难怪。”

  今天中午吃的那顿饭,他总感觉很熟悉的味道,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原来是这小子府上的小太监。张天不解的道:“啥难怪?”朱元璋笑笑:“没什么。”

  看着张天,徐徐地朱元璋脸上变成了三分肃穆:“今天咱来找你,是想问问你,明天去梅园,打算怎么自处?”提到梅园的事,张天这才想起来,问朱元璋道:“对啦老爷子,这聚会的事,是您老提出来的?”朱元璋点头:“嗯,咱之前就说过,会安排你和藩王们见见面。”

  张天目光炙热,不过很快冷静下来,好奇的问道:“老爷子,您是怎么劝服皇帝的?外戚和藩王如此名正言顺的见面,不怕出了变故?”

  朱元璋摇头:“如果有心怀异心的,防是防不住的,堵不如疏,皇帝心知肚明。”

  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洪武老爷子的那份自信和胸襟。

  朱元璋眯眼盯着张天:“所以,明日你打算如何自处?”张天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低调。”

  “不瞒老爷子说,刚才我去了蓝府一趟,蓝舅姥爷已经和我知会过,明日他也会过去护我周全。”朱元璋不意外。

  因为这事,是他通知蓝玉的。

  张天继续道:“那些藩王,各个身居高位,手掌兵权,不可一世,我本尘埃,怕入不得他们的眼,只消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去观察揣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朱元璋拍了拍张天的肩膀,看着张天沉稳的脸色,摇头笑了笑。

首节上一节271/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