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204节

  朱元璋愣了愣,呆呆的看着张天:“嗯,是有这么个说法,你说罢,你想要啥?咱去和皇帝说。”

  哎。

  朱元璋轻声一叹,心里苦涩,他现在哪有心情还顾及这些事。

  可谁知。

  “我想请求皇帝,让其召唤沐英回应天府养老!”唰!

  朱元璋身子一僵,不可置信的看着张天:“你说啥?皇帝给你的这次机会,可只有一次,这是十分宝贵的,你要干啥?”

  张天笑笑,坚定的道:“召沐英的家里人回应天府养老!”

  朱元璋诧异的抬头,眼中带着复杂的光芒:“你为啥要提这个要求?”

  张天也不掩饰,道:“为了你,为了让葛爷爷你不要有遗憾,为了让你和沐家的人再次团聚,重诉旧情。”刚才听朱元璋的语气,他就知道,云南沐英或许未必能活多久了。

  大明的规矩等级很深严,藩王一旦就藩,想回京师就难如登天。更别提沐王爷还死了。

  尤其在朱元璋驾崩之后,更是定下祖制,藩王不得入京!

  趁着现在洪武皇帝还活着,张天得让葛爷爷和自己昔日救命恩人见一面。

  朱元璋有些惊愕的看着张天,眼中带着一丝感动,颤声道:“你……将这宝贵的机会这么随便用了,就为了咱?”

  张天笑笑:“随便吗?我没觉得这次机会用的随便。”

  “我自己也没有什么需求,与其如此,给葛爷爷您满足一个心愿,有啥不行的?这叫啥浪费?这叫用得其所。”

  朱元璋看着孙子真情流露,言语之间满是关切,再坚强的帝王,此时都有些哽咽:“痴儿,痴儿。”

  “爷爷的傻大孙。”

  朱元璋大手拍着张天的肩膀,深邃漆黑的眼眸子中,带着一抹对团聚的向往。

  他虽然是帝王,可他自登基之后,尤其马秀英薨后,他其实非常孤独。

  百姓家的天伦之乐,在他这里是奢侈。

  皇宫很大,可是却不像家,只有自己这个皇帝和一群嫔妃,见面是各种繁复的礼节,一点没有个家样。

  儿子们都在远方,想回来一趟,朱元璋有心疼。

  不是朱元璋不愿见儿子,只是每每儿子们来一趟京师,都劳民伤财,沿途不知要多少百姓供着。

  如此奢靡的阵仗,朱元璋绝对不允许,更不想他朱元璋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让百姓遭苦厄。

  所以这些年来,他几乎没有和儿子们见过面。

  他是孤独的,尤其在朱标死后,那种空前的孤独感,一度让朱元璋濒临崩溃。

  索性,他的大孙朱雄英出来了,这让他在漆黑困惑的道路上,找到了一盏希望之灯。

  只是渐渐的,朱元璋眼中的向往,被决绝给取代。老人坚强的咬牙:“不行。”

  张天不解的道:“您是怕沐家人会不喜欢?”

  朱元璋却是笑了,“你这孩子。哎。”

  “咱信你,可咱怕的不是这个,是沿途劳民伤财。”

  “藩王进京是大事,他们一大家子连同护卫要上千人,沿途官府不免要全力招待。如今各地官府都不富裕,一旦进京,难免会滋扰地方,加重百姓负担!”

  “咱是想念沐英和他的家人,但是不能为了贪图自个的快乐,让咱百姓跟着受苦,这咱成啥了?”张天愣愣的看着朱元璋,他实在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葛爷爷居然还在考虑百姓的利益?

  这么想着,张天瞬间肃穆,心中生出几分敬佩。

  张天点点头:“噢,那成吧。”

  朱元璋笑着道:“你娃子孝顺,皇帝给你的这次机会,很珍贵,你好好捏在手里,不要瞎用。”“嗯。”张天轻轻点头。

  张天不知道朱元璋的言下之意。

  更不知道这次机会多么珍贵。

  当年的空印案,就是因为官府在空白文书盖章,最后导致财务核算紊乱,朱元璋杀官吏高达一千余人,钦定任何官僚不准盖空印,不准口头承诺任何人任何事!

  他是皇帝,他该以身作则,可他还是当着傅友文和詹徽的面,空口答应了张天的条件。

  这是他第一次妥协,所以这次机会多么贵重,朱元璋没说,张天不清楚,但有清楚人在,比如詹徽和傅友文。

  天黑了下去。

  外面又开始洋洋洒洒下雪,张天伺候老人睡了下去。

  .......

  皇宫,冷宫,朱允前去探望吕氏!

  朱允垂着头,深吸一口气道:“娘,咱们别争了,现在还有退路,即便皇爷爷真的选了大哥,大哥也不知道我们背后做的腌事,兴许会念了我们的好,放我们一马。”

  吕氏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朱允,厉声道:“儿子,你太单纯了!”

  “是,我们是没和老大有任何接触,可是老三呢?”

  “老三在东宫,受我们多少打压?老大要是回来了,要是坐上那个位置了,他能不为老三找个公道?”

  “你以为想不争就可以了吗?”

  “儿子,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咱们又不是这就败了?”

  说话间,陈洪走来,远远地站着。

  吕氏急忙起身走过去,等陈洪说完后,吕氏又给陈洪塞了些钱财,打发走了陈洪之后,便快步找到黯然自伤的朱允。

  她面带喜色道:“儿,机会来了。”

  朱允表情有些呆滞,不解的道:“娘,怎么了?”

  吕氏喜道:“你皇爷爷现在为钱发愁,你今日去学堂,和夫子们商议商议怎么替你皇爷爷聚财,这叫为君排忧解难。”

  “你皇爷爷要是知道你心系家国,一定会开心的。”

  朱允木讷的道:“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聚财。”

  吕氏道:“所以你要和夫子商议,不管如何,只要让你皇爷爷知道你有这份心就成!”

  朱允重重点头:“孩儿懂了!谢谢娘!”

  吕氏捏了捏朱允的脸颊:“傻孩子,你是娘的儿,是娘的一切,我们母子还说啥谢不谢的?娘不为你着想还为谁着想?不要让娘失望,去吧。”

  “好!”朱允起身,给吕氏行了礼,便朝学堂走去。

  ……

  ……

  国子监的学堂充斥朗朗读书声。

  朱允背着手踱步而来。

  远远地,黄子澄和齐泰就来迎接。

  “臣,参见太孙殿下!”

  这两个翰林学士对太孙朱允的喜爱溢于言表,和见到其他皇子时板着脸不一样,他们的脸上此刻如沐春风。

  “允见过两位老师!”

  礼仪完毕,朱允便虚扶起两位行礼的学士,道:

  “二位老师折煞我了,在这只有学生朱允,没有殿下!”朱允不受两个翰林学士的礼,

  这举动更让两个读书人心生暖意。

  朱允也不是傻子,他知道,无论是皇子皇孙想要有所成就,都必须得到臣子们的认可和支持。

  尤其现在,大明对北元在军事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特别注重内政和民生建设时期。

  所以朱允此时就在拉拢这些读书人的心。

  “黄师的身子好些了吗?前些日子就听闻老师被贼子所伤,允甚是担忧。”

  黄子澄捋须道:“太孙有心了,臣身子好多了。”

  想起那套麻袋打自己的贼子,黄子澄就恨的牙痒痒。

  朱允点点头道:“吾尝听闻国家缺钱,却无法为皇爷爷分忧,实为忧心,今日来找两位老师,便是想与老师商议为国聚财之策。”

  黄子澄和齐泰顿时肃穆,道:“太孙贤!”

  “太孙能有此兼怀天下之仁心,此国之幸也!”

  朱允回以肃穆:“有两位老师,乃允之幸。”

  “走!”黄子澄道:“我等这便去商议如何为国效力之策。”

  这两位学士,也是为朱允尽心尽力。

  三人在学堂苦思冥想一上午,所谓聚财,无非是在根源上解决问题。

  如今大明宝钞刊印的还不多,在市场也有一定的流通性了,既如此,何不加大宝钞的刊印量?

  不知谁提出这条见解,学堂内顿时充斥一阵赞美之声。

  朱允脸上,也渐渐展开笑容,当下对两位老师行礼,便急忙朝东宫走去。

  朱允也是伤心啊!

  这已经的娘,被打入冷宫之中,这可真的是太难受了。

  不仅仅是娘亲受苦,连他自己也不会受到皇爷爷的重视了。

  现在皇爷爷的内心,只有张天这一人。

第219章 224税收大涨

  次日!

  张天便是从自己的府中坐的马车前往了衙门,大雪的天气不得不说是相当的寒冷,

  这寒雪冷风吹的张天都在瑟瑟发抖,那车缝隙之中的东风从他的身子里面晃悠了几圈,冻得张天直哆嗦。

  “这天气真是冷了,也不知道在水师上的马三宝如何了。”

  张天还真的是有些挂念马三宝的这个名震未来的水师的马三宝,你不知道学习的如何了,在后世之中被记录在课本上的人物!

  希望他能好好的学习吧!

  很快,张天的马车便是来到了衙门之中,师爷郝亮,看到张天过来连忙恭维着上来。

  “大人真是兢兢业业,这大雪天都及时的过来了。”

  这个马屁直接拍在了张天的身上。

  张天倒也不介意,他自然能明白,四爷的为人这师爷虽然看上去喳喳呼呼的,但是是个相当有情商的人做事也了得。

  于是乎,张天便是去处理公务了。

  “也不知道驿站搞的咋样了…”

  先前随口和葛爷爷提过一嘴。

首节上一节204/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