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186节

  而邱湘这个小痴迷的对象,就更是如此了。

  此时的邱湘她眯着眼睛,那双本身大大的眼睛,就这么的看着张天,现在仿佛就是成了月牙一般的样子了!

  真的是太不简单了呀!

  “天哥哥!你这也太厉害了吧!”

  “是啊!张天,你这断案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吧?”

  两个女人,此时就好像是两个小迷妹一般看着张天。

  张天摆摆手,表示这都是基本操作罢了,不必多说。

  朱元璋等到邱湘过去做饭了,而卡扎莎这位美丽的公主,此时也是过去看外面的花花草草!

  朱元璋还有张天他们两个人,则是进去了书房之中。

  朱元璋和张天他们两个人便是开始推演沙盘起来。

  朱元璋说道:“有些日子没有和你一起推演沙盘了,现在看看你的功夫有没有下降。”

  等到这推演沙发的过程中,张天一下子就是想起了一件故事。

  那就是唐朝时期的故事。

  史思明有一千多匹良马,为了动摇唐朝部队的军心,就派军士将一千多匹强壮的战马赶到黄河南岸,一边饮马一边洗刷马毛,循环不停,以显示马多。

  这些战马膘肥体壮,嘶叫起来气场极大,唐军何时看过这么多北地战马,一时间心惊胆战。

  李光弼知军更知马,他得到这个情报后,略一思忖,就想出了应对之策。

  他让人将城内生下马驹的母马集中起来,共找到五百多匹哺乳期母马,待到史思明的战马再次出现在黄河南岸时,他就让人将母马赶出城外,出现在黄河北岸。

  母马离开小马极为不舍,发出嘶嘶而鸣的叫声。

  而史思明那些军马听到母马的叫声,以为这些母马发春,性欲勃发,也纷纷躁动起来,它们不顾军士的拦阻,纷纷跳到黄河里面,游到了北岸。

  之后李光弼命令军士鞭打小马驹,小马驹发出一声声的叫唤,让母马极为不安,母马也一声一声地回应着马驹的叫声,一边带着马群,回到了军营。

  就这样,李光弼用500匹母马,诱惑了史思明上千匹壮马,史思明气得要吐血。

  李光弼这个人好像天生就会打仗,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常山之战,也就是他的出道之战中,便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华。他先用500名弩兵与1000名弓箭手杀伤史思明的攻城大军。

  待敌军受挫后退,李光弼立刻派兵5000人出城,每人持一长枪摆成方阵,弓箭兵掩护,夹滹沱水迎敌,如此布阵,史思明的骑兵优势即无从发挥,被一举击败,这是步兵对付骑兵的经典阵法。有道是“敌退我进”,李光弼不给对手以丝毫喘息之机。

  他闻报有叛军5000步兵自饶阳来,一昼夜行170里,正在常山东南九门县南面的逢壁休息。李光弼当即派步骑各2000人,偃旗息鼓,沿河潜行。

  至逢壁,叛军士兵正在吃饭,唐军趁敌不备猛扑过去,斩杀殆尽。史思明闻讯失色,只好撤军,常山9县,有7县被唐军光复,李光弼初战告捷。

  而张天也是,用了这个技巧在最后的一次撒谎之中,已经过了朱元璋,当时就是让朱元璋点点头这个诱敌深入,还真的是让张天这臭小子玩得非常的明白,朱元璋顿时便是哈哈大笑!

  “你这臭小子,一段时间没见到你,这推演沙盘的能力又厉害了不少!真是不简单啊!”

  张天听了之后,在这段时间上倒也没有过多的谦虚,因为他这段时间以来是真的有去研究沙盘的,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和朱元璋在上班的过程中,才能以过朱元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

  在这个时候,你这是破了一个惊天大案子,一整个村子的人屠杀了一家人,不怪就是传了出去,整个应天府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被震惊到了!

  此时燕王朱棣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一瞬间就是震惊了,他这次回到应天府之中,

  自然就是要和张天争夺这个皇储的位置,

  谁能站到最后,谁就是皇帝!可当,他在看到张天,又是在陛下的跟前露了一次脸,一下子就是让出去,都有些羡慕嫉妒了这臭小子,是真的全能啊,虽然破了一个案子,对于一个皇位来说确实是太小了可眼前的那个人毕竟是朱元璋啊,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发展的这么全面,肯定是能够好好的刷一波分的!

  燕王朱棣眯着眼睛整张脸都是阴沉起来!

  “连这种这么离奇的案子这家伙都能破,江宁县的这个家伙真是不简单这个家伙到底是不是朱雄英还有待商榷!”

  朱棣叹了一口气,不得不说他对于自己的这个侄子,都不禁觉得他的能力确实是十分的强大!

  .....

  在此时,凉国公蓝玉的凉国公府上!

  此时的蓝玉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这只是哈哈大笑,张天这家伙不愧是自己的舅侄孙子是有目共睹,

  绝对不是一个新生的皇子皇孙能够做到的,他绝对是方方面面的那种,一下子就是让他觉得,这家伙一定能够站稳,王楚的位置一定能够成为皇太孙,毕竟他本身就是朱雄英啊!

  蓝玉他如此的说道:“不错不错,真是不简单!”

  ......

  而在皇宫之中,吕氏自然也是很快就得知这个消息,他在自己的寝宫之中阴沉的一张脸,自从太子朱标去世之后,这朱允纹和张天的斗争就愈发的明显!

  而她吕氏自然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当上皇帝,这样的话还没有让他多年的栽培功亏一篑。

  可是张天屡创奇功,他张天的能力属实是太不一般了。

  现在居然还弄出了一个奇案都给他给轻易办理了,真的是让她惊讶不已。

  “一整个村子的人屠杀一家屠户?把这件事情给细细的说一下。”

  吕氏如此的说道,

  而旁边的宫女在听到吕氏的吩咐之后时候便是,把这件事情仔细的传闻传给了吕氏听,

  吕氏一瞬间就是被惊讶到了,对于张天办案能力都有些赞叹不已!

  “这个家伙是凭什么能够做到这么好的呀?他到底有什么本事呢?真的是太可怕了!”

  吕氏也完全没有把握,这张天天这人到底是不是朱雄英可从?朱元璋前往江宁县的次数来看这相片,到底是不是朱雄英都不重要了呀!

  她叹了一口气,心中是无尽的感慨!

  “难道自己真的要认命了吗?不!”

  吕氏并不觉得自己的儿子会输给张天只不过是因为表现的太多罢了,

  要是给自己的儿子这么多表现的机会,自己的儿子不会让朱元璋失望的,自然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吕氏的眼珠子一直在转悠着,在想着办法让朱允多争点气,毕竟现在的燕王朱棣也也不是想要争夺皇位!

  那是燕王朱棣也加入进来,那这件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吕氏随后说道:“皇孙在干什么?”

  宫女听到话后说道:“皇孙在书房。”

  “知道了。”

  ........

第202章 207笼中对?

  很快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男主直接给这些人露了一手。

  张天也没有所谓的君子远庖厨的说法,就是在自己的灶房之中整了起来,没过多久四菜一汤便是弄出来了,张天给朱元璋拿了一瓶酒,两爷孙就这么喝了起来,而卡扎莎公主还有邱湘,两个人则是吧唧吧唧的吃着饭菜。

  朱元璋政务繁忙啊,这虽然有内阁的帮忙,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要他亲自处理的,所以这经常跑过来张天的家中,自然也是要处理政务的,他将奏疏给拿了出来。

  他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着奏疏。

  第一封奏疏是来自淮北的。

  淮北这些日子过的不好,在经历水灾之后,现在又在经历雪灾,可以说算得上是多灾多难了,不过这大明一直都是如此的,一直以来大明都在经历小冰河时期,不然的话大明,甚至很有可能要超过大唐的王朝时间。

  淮北亳州府上疏:因今岁天灾横至,索性无多百姓伤亡,治下粮食勉强多日,然明年或恐让百姓增添负担,臣斗胆叩请陛下,免除两府百姓夏税。

  张天看完后,对朱元璋道:“此乃彰显天威之事,可免除百姓赋税。”

  朱元璋笑着点头:“对!”

  “之前咱仅仅让你简单批个可或者否,现在你尝试着,将自己的想法,在奏疏上写出来!”

  “尝试着,如果真让你批回复,你该怎么写。”张天听完以后,他也是点点头。

  以前老爷子也教自己批过几封奏疏,不过那时候,都是一些简单的,浅尝辄止的。

  张天只要简单的批是否就行,从没有批过自己的意见。

  老爷子让自己大胆放手的去批,但张天知道,这种国家大事,自己还是不能乱来。

  他先在旁边的宣纸上,试着写下自己的意见:即命镯其税,着户部给事中核淮北旱灾之地百姓人口,免除夏税,以安民心,以显天德。

  汝等牢记,不可好大喜功,不可瞒报灾情,以彰政绩,此数十万人口生计大事,若有纰漏,汝等愧对百姓,着以谨记于心。

  “老爷子,你看可否。”张天询问。

  朱元璋还在嚼着玉米,随意瞥着头,看到张天先在宣纸上试着写出意见,不由点头道:“家国大事,不可马虎,你此举很不错,让咱来看看。”

  朱元璋伸着头过去,看完之后,脸色愣了愣,不可思议的抬头看着张天,道:“好小子!你这批的老练至极,比咱都不相上下!好!批的不错!这些日子,没少看书?”

  张天点头:“老爷子给我送来的两本政书,我都快看完了。”

  嚯!

  好家伙,有毅力!

  朱元璋很满意,点头道:“继续批,直接在奏疏上批!出啥事了,咱顶着!放心的批!”老爷子喜笑颜开,面色红润,显然高兴极了。

  张天将方才的话原封不动的搬运到淮北府的奏疏上。

  然后继续看着下一封奏疏。

  这是一封来自关中西安府的,也是雪灾之事,不过却是都察院弹劾上奏的。

  “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史林上陈陛下,今有蓝田县县令与地方豪强士绅瞒报天灾,私吞田产,掩盖真相,欺瞒今上,其罪之大,无可饶恕。”

  左佥都御史上书的奏疏洋洋洒洒很多,核心点就是蓝田县令和地方士绅联手,欺骗皇帝,瞒报天灾,迫使百姓将肥沃田产,转让给大地主大士绅。

  大明的土地兼并,在这封奏疏上,张天可看到冰山一角。

  原来所谓的土地兼并,这里面,还有许多文章,以前张天对土地兼并的理解,只是干巴巴的四个字,现在真实的触碰到这些肮脏的手段,利用天灾人祸去侵犯百姓利益,他稚嫩的脸上,还是忍不住浮现一抹怒气!

  朱元璋见张天神色不对,不声不响的侧目看过去,看完之后,淡淡的道:“这样的事,在国朝屡见不鲜,你第一次见,难免有怒,杀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冰冷的一席话,却仿佛带着浓浓的杀意朝张天席卷而来!

  朱元璋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案牍,淡淡的道:“这些年,咱皇帝杀了太多这些人了,不是弑杀,是不得不杀。”

  “然而怎么杀,都杜绝不了这种情况出现,每逢天灾,总会有人试图想着怎么发财,却从不想想怎么去给百姓便利,怎么力所能及的帮衬百姓,要是都如淮北府那般免税,咱难倒不同意么?”

  “一群国朝蛀虫!就是他们在啃食着大明江山!不杀,不足以立朝廷之威信!”老爷子言语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淡漠和冰冷。张天叹口气道:“堵不如疏,一味的杀,是杀不绝,得找个约束的机制去管理才成。”

  渐渐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在张天脑海中诞生。

  朱元璋看着张天欲言又止,道:“你说罢,有啥想说的,说说看。”

  张天点点头,对朱元璋道:“既然这些贪官污吏杀不完,那能不能尝试着提前预防?”朱元璋来了兴趣,眯着眼道:“继续说说看,怎么个提前预防法?”

  张天道:“譬如独立于都察院之外,再设一部,专门负责监察天下吏治,肃清吏治清明。”

  朱元璋沉思一番,道:“怎么设置,设和职权?”

  张天道:“都察院可风闻天下,大到贪腐谋反,小到官吏作风,一经发现,便可上陈。”

  “咱试着设一个专门只是负责监察吏治的衙门,以其监督官吏贪污腐败。”这种设想,就和后世那种廉政公署差不多。

  朱元璋继续问道:“他们有处置之权?”张天回道:“当有,因此才能震慑地方官吏。”

  朱元璋闭目沉思,张天则小心翼翼看着他,补充道:“当然,这衙门不是说建就建的,还需要许多肱骨大臣商议。”

首节上一节186/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