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147节

  这是以假当真的,还有以真作假的,明朝刚建国的时候,对唐宋时期的铜钱,持包容态度。

  由于铜钱的使用周期长,不易作假,所以明朝允许唐宋时期的铜钱继续流通。

  但有一些商人却故意制造唐宋铜钱作废的谣言,低价收购百姓手中的铜钱。

  万历年间的《汝南志》记载“日者鹾价忽腾,钱法顿滞。不知其所自起。蚩蚩之氓、负载入市……旦所得钱、暮不能为用。如大定,大观、开元、正元、样符、太平等钱,皆格不行。一夫倡言,千人附和。

  虽有厉禁,视若弃髦。无何,有客来买前钱,以一当三,捆载而去。谓龙(垄)断之尤,而奸人之雄也。”

  这朱元璋先前如此讨厌商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

  此时这件事情已经传到了扬州城!

  扬州城中!

  一家酒庄老板,一个布匹老板,一个猪肉批发老板,,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商业老板齐聚一堂!

  “你们可是有听说了?”酒庄老板叶学这般说道,这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头上已经没有几根头发了,看来是常年酗酒之徒。

  自然也是如此,他是一个酒庄的老板,这多喝点酒也是正常。

  “叶老板,我们这些人早已经是听说了,朝廷这是要废除宝钞了。”

  “是啊,我们早就听说了这废除宝钞制度,那我们手里囤的这么多钱,不是要作废那些钱给这些官员们塞了这么多钱,这回岂不是要全打水漂了?”

  这些商人们手中早已经是囤着大量的宝钞就等着,时机到的时候就把他们全部给卖出去,获取大量的金钱银子,

  要知道他们可是低价买过来的,低买高卖肯定是有赚的,所以他们囤了大量的宝钞,可是现在这朝廷突然说要废除宝钞,那他们这么多银子可就白花了,

  这么多的心血也就通通没有了,他们哪里能够甘心?

  “你们说是不是担心的,陛下发现了这个情况啊,不然的话怎么会突然废除宝钞?”猪肉老板眯着眼睛说道,他还想着用这些宝钞买入大量的猪仔,到时候赚一笔!

  这几个老板讨论了半天,也弄不出个所以然。

  “你不是认识兵部的主事?”

  “你不是认识户部的右侍郎?这不得赶紧运用一下关系?”

  这些商人们都在吹捧着对方,就想着这些人用花点钱,

  让这些大官员们去找陛下商议一下,毕竟废除了大量的宝钞,

  那他们可就要亏麻了。

  叶学这才说道:“我们不过是给这些官员们送钱罢了,你还当真觉得他们会给我们帮忙啊?”

  酒庄老板说出这话,一下子也是让众多人都摇摇头,

  是啊,他们不过是给这些官员们送钱罢了,

  好事情是轮不到他们的呀,想要让这些官员们帮忙,那可是要费很大的劲才可以的,

  可他们手里这几个人商业大户合起来身上就已经囤了百十万两宝钞都不止了…

  “这么多银子就算没有办法,我们也要想出办法出来。”

  诸多人眯着眼睛这般说道!

  “行,那我们就去找官员吧,各自发展神通,难道陛下还能真的把这么多官员都给杀了吗?法不责众啊…”

  “而且这仅仅只是宝钞而已…”

  这几个商户们都在商量着,随后便起身离去,他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172章 175朱元璋:都给咱杀

  这些商户,就是在想着这件事情!

  那就是贿赂官员!

  让这些官员,想想办法,去向陛下求情!

  这些商户便是离开了,准备动用手段!

  .....

  而张天,此时是已经回到了自己家的院子之中!

  他此时在邱湘的伺候下!

  张天洗漱了一下!

  这看着农田的玉米,是真的成熟了!

  大把大把的玉米种子!

  可以说是是让张天特别的高兴啊!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些玉米,比他想象中还要饱满许多!

  张天哈哈大笑!

  不过他又有些摇摇头了!

  眼看着就已经到了秋天的季节了!

  这宝钞,也要该大量的出现了!

  倒卖宝钞,在大明,是非常常见的!

  像弘治时期的良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良永,字寿卿,福建莆田人。

  是弘治三年的进士。

  在后世的良永,他赴两广督促催交欠款,态度严肃,谢绝别人的馈赠,被布政使刘大夏赏识。

  正德初年,守父丧期满后,回京等待授职。

  那会的地方官员朝见皇帝完毕,一定要拜见刘瑾,鸿胪寺官带领方良永到左顺门行顿首礼完毕,又叫他向东向刘瑾作揖,良永听到之后径直离开。

  等到吏部授予方良永河南抚民佥事一职,符合他的心意,才打消了弃官的念头。

  去上任以后,刘瑾恼怒不已,想借海南有人杀人之事中伤他,还好刑部郎中周敏竭力辩诬,良永才没有获罪。

  刘瑾伏法后,良永被起用为湖广按察副使,不久提升为广西按察使,后面他揭发巡抚御史朱志荣的罪行,

  使他被贬去戍守边防。

  良永又被提升为山东右布政使,不久调任浙江。

  钱宁把宝钞2万发到浙江倒卖。

  方良永上书给皇上说:“四方匪盗作乱刚刚平息,创伤还没有愈合,浙江东部和西部又遭受暴雨冰雹灾害。

  钱宁出身卑贱,借着是皇上义子之名,跻身公侯之列。

  获得的奖赏和收受的贿赂无法计算,却大胆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危害国家的根基。

  而且有些官员替他做事比传达圣旨还快,小吏们依仗他为非作歹拼命搜刮,老百姓苦不堪言。

  镇守太监王堂、刘畏惧钱宁的淫威,受他役使。

  我怎么敢吝惜生命贪生怕死不把情况告诉您。

  请求陛下把钱宁关进监狱,使法令公正严明,并且处治他的同党,来向老百姓谢罪。”

  钱宁害怕,一方面截留了奏书不送达,一方面谋划派遣校尉拘捕一些倚势倒卖宝钞的人,在皇上面前掩饰自己的罪行,又请人按照钞值把钱归还百姓,还暗地召还以前派出倒卖宝钞的人。

  钱宁起初想在全国鬻钞攫财,先在浙江、山东行动,哪里能够向东在山东被巡抚赵璜抵制,在浙江方良永又禀告皇上揭发他的非法行径,钱宁从此以后不敢再倒卖宝钞了。

  当时,钱宁正被武宗宠幸,诸多公卿、台谏没有人敢说一句话,方良永却以外官的身份公开上书谴责他,听说这事的人无不为之震惊。

  后面方良永考虑到母亲年老,担心自己招来祸患,多次上疏请求辞官。

  世宗即位后,朝廷上下纷纷推荐方良永。世宗就授予他右副都御史,治理郧阳。

  后又因为母亲年老,再次上书请求辞官为母亲养老送终。

  尚书乔宇、孙交对皇上说,良永家中没有多余的资产,应该按照侍郎潘礼、御史陈茂烈的旧例,赏赐粮米,皇上就下诏每月给三石。

  一段时间后,他的母亲过世了,皇上又下诏赏赐钱给他祭拜和下葬,都是不同一般的规格。

  服丧期满,按原来的官职做应天巡抚,官吏来到他家宣读敕令。来到衢州,大病发作,连连上疏请求辞官退休,没有等到批复就急忙回家了,未等回复就回家,到家就病逝了。

  他去世的消息传到朝廷,皇上按照规定赏赐抚恤金,并授予“简肃”的谥号。

  这就是后世关于宝钞的事情!

  可以说,因为宝钞的事情!

  弄得大名鸡犬不宁!

  而大明的秋季,还有冬季,就是那些商人囤积大量宝钞的重要原因!

  这时候,张天叹了一口气!

  这宝钞到现在,随后已经有减少了!

  可是还没有根绝!

  张天害怕当今的陛下,朱元璋去世之后,这宝钞又会按照原来的轨迹去走!

  那自己之前和葛爷爷所说的一切,也就白费了!

  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推开门进来了!

  朱元璋进来的一瞬间,看到张天正在叹气,朱元璋这般说道:“臭小子,年纪轻轻的,这是在叹气作甚,难道是玉米的亩产,产量不高?”

  朱元璋此时的内心已经是高兴的很!

  是的!

  今天户部那边,已经给了他答案了!

  玉米的产量非常高,足足达到了七百多斤!

  这让朱元璋相当的高兴,这才过来,找张天分享一下喜悦,这毕竟,这玉米,还是张天这臭小子弄过来的!

  他一过来,就看到张天正在叹气!

  张天看到是葛爷爷过来了,他也是说道:“原来是葛爷爷过来了。”

  “这叹气自然不是玉米的事情,甚至说这玉米,已经足够让我高兴了!亩产达到七百斤上下!”

  朱元璋听到之后,内心也是狂喜!

  看来,这玉米!

  是真的大明的福星啊!

  这些年,一直在闹饥荒!

  这要是有这样高的亩产,这老百姓,还有朝廷也就容易挺过去!

  朱元璋:“那就好,那就好!”

  “不过,这玉米,既然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你还有什么可叹气的呢?”

首节上一节147/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