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战力既看士卒,同样也看军侯司马百人长牙门将等。
损失的士卒可以重新征兵,但是那些历战荆州汉中益州的部将们又去何处寻?
即便有钱粮招徕大量士卒,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群战之即溃的吴兵罢了。
“吴兵颇擅自守。”魏延大着胆子道:“某在家乡时曾与吴兵打过交道。”
“江东御兵,仅以威驱之,无利无功可图,吴兵自不奋死。”
“观此马鞍山,有重利在前为其一,战在荆州为其二,本场作战,护卫乡里,敢不效死?”
“文长说的没错。”关羽赞同:“三弟,吴兵虽弱,亦不可小觑。”
张飞慎重应下。
关羽复又瞧了一眼魏延,光幕对自己这个部将说的不多,仅说了一个魏延之乱,后世还评其乃是军师的左膀右臂。
兄长让其来这里一开始关羽是反对的,但兄长认为能成军师左膀右臂,至少也是个有才能的。
而且其乱在二十年后,如今心性未定,以重恩待之,未必就有后日之祸。
【如此一战导致蜀汉彻底一蹶不振,如今回头再看,首先就有一个失误点:
夷陵之战的启动是在221年的七月,出兵之后连破巫县和秭归二地。
然后……就不走了,一直驻扎到了222年初才再次开拔。
本来是被动仓促应战的孙吴得以调兵布阵。
陆逊完成了战事上的分析和战术上的布局,将歇了小半年才姗姗来迟的蜀汉军锁死在了夷陵峡道。
那么这空闲的几个月刘备去哪儿了?总不能是如宋襄公一般玩儿仁义之师那一套?
刘备传记以外有提了一句:“章武二年,追谥皇思夫人,迁葬於蜀,未至而先主殂陨。”
章武二年即222年,前半年刘备被锁死在夷陵动弹不得,后半年夷陵大败再难出荆州。
故而有猜测认为,消失的几个月可能便是用来为甘夫人迁坟,因为甘夫人在南郡病逝后葬于此,222年夷陵相持之后怎么看都没有迁坟的机会和时间。
因缺乏更详细的史料,这个说法也只能算是猜测。
但除这个可能外,很难解释夷陵之战前期为何有这么大的战术纰漏。】
刘备呆了一呆,随即摇头:
“猜测而已,当不得真。”
“许是在秭归时大军出了疫病于是不得行。”
张飞大摇其头:
“兄长,换做旁人我定不信,但……”
其他几人也悄悄颔首,主公对于甘夫人的爱护都是看得到的。
而且甘夫人也将主公后院打理的井井有条,也让他们这些臣子省心不少。
刘备勉力一笑道:
“月前张神医已经诊断过,风邪入体,开了几服汤剂按时服用,如今已经好多了。”
那便好……几人也暂时放下心来。
孔明和庞统则是对视了一眼心下有些担忧。
光幕此猜测略离奇,但主公一辈子虚心纳谏,唯独这夷陵反而一意孤行,亦是离奇。
事出反常,定有其因,主公是在谋划什么?
庞统面有恍然之意,摇摇头写了个几个字,将其递到了孔明手中。
【另一个战术上的错误便是和陆逊在夷陵整整相持了半年。
用现在常说的话就是:我在等大招,你在等什么?
陆逊顶着手下一堆骄兵悍将的压力,且隔俩月就要给孙权去书一封安抚。
就是为了等蜀汉士气滑落和天气变化,以此希望能等到刘备的纰漏。
幸运的是最终陆逊等到了,刘备将制江权拱手让人,陆逊有的放矢,一击而中。
两军相持往往比拼的就是谁先犯错,刘备若是没有这个纰漏,后续也许陆逊会顶不住手下宿将的压力被迫出兵,夷陵之战也许就有了胜机。
但我们也都知道历史往往没有如果,真要有如果的话,襄樊之战二爷就直接北上把曹操砍了,还费这么多事儿?】
刘备也忍不住问道:
“二弟,襄樊此局,若孙侯复出合肥为呼应,能兵临许都否?”
关羽摇头击碎了刘备的幻想:
“孙侯若有如此心性便不会有湘水之盟,兄长当已夺汉中而出关中,何至于在此打转?”
“但此般皆虚言,谈之无用,议之亦无用。”
“倒是从光幕此言可看出,即便有荆州之功,这陆逊依然不服众。”蒋琬亦觉得这陆逊胜的极险:
“上安其主,下抚悍将,与主公胜负不过五五之数。”
刘备同样认可,同时心内更心痛:这陆逊到底在哪儿?
简雍调查陆家人的密笺还在他袖内呢,可惜这薄薄的一页纸,横看竖看都没一个“逊”字。
【纵观夷陵之战,此战也被称为刘备赌天命的一战。
此时曹魏虽强,但强的并不多;孙吴吞了荆州与关羽于禁的降兵,实力是大大增加的。
孙吴的注意力和目光都被拖在夷陵,刘备出兵选在江水之南,未尝没有以身为饵诱曹魏下场的意思。
但可惜,心性稚嫩的曹丕被老谋深算的孙权狠狠玩弄了一次。】
孔明也打开手中庞统写的字条:丕逊其父。
夷陵之战结束的快,但余音悠长。
第99章 隔岸观火
“曹子桓此人,统略知之。”
庞统看着认真倾听的孔明,心中终于舒服了一点。
“曹贼征伐张绣之前,多携子同征,建安二年张绣先降后叛后,使曹子身死,曹子桓乘马逃脱。”
张飞插嘴道:“军师你这说的,啥叫先降后叛啊,那曹贼干的是人事儿吗?”
“三弟,休得多言。”刘备斥了一声防止跑题,并示意庞统继续。
“曹子身死后,曹子桓便被养在许都至今,此前孔明与我概述其权斗之事,此子不经军阵,不知兵。”
“主公孤行夷陵,然北方非遍历战阵的曹贼,仅一孺子,孙侯假言拖之,朝中再有腐儒夸夸其谈,其人必隔岸观火。”
庞统说的含糊,但张飞听得明白:
“军师意思是说这个曹丕是个宅里横的?”
众人点头,归纳一下不就是这个意思?
【刘关张三人兄弟之情,举世皆知。
220年十月底,曹丕正式篡汉称帝,在一次朝会上曹魏就提出过一个议题:
刘备是否会因为关羽之死而兴师伐吴?
曹魏朝臣意见很快达成了统一: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魏延目光有点崇敬,曹贼之臣虽然言语不逊,但至少也是承认了关将军的强悍,名将!
张飞倒是呵呵一笑:“大哥,看来这曹贼的乱臣颇为自信。”
刘备不说话,只是看着篡汉两字发怔:
在后世看来,后汉这便亡了?
嘴上倒是嗤笑一声:“行逆乱之举,反倒不敢认?称汉为蜀,自欺耳。”
“此事容易。”关羽淡淡道:
“等兄长陈兵许都,我定然立马执刀问此公卿,吾等是蜀还是汉?”
【但这时候唯有刘晔跳出来不同意,此人对于刘备性格看的非常清楚。
首先认为刘备此人性格刚强,从不服软且不够圆滑。
这个说的倒是没错的,毕竟刘晔乃光武之后,阜陵王刘延后代,正牌宗亲。
我一个正牌皇亲都应天顺民了,你说你一个八百杆子打不着的宗亲拼什么命?】
刘备已经对皇叔的身份并不执着,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但更多的还是可惜:
“子扬胆识过人,然曹贼与其有恩,甚为可惜。”
蒋琬既不服气也有点愤然:
“世祖之后以身奉贼,主公微末起家反而行光武之事。”
“曹贼之恩,比得过汉室之恩?”
“自是不如。”孔明摇头:“扬州之乱时曹贼救他于乱军之中确有恩情。”
“然身为宗亲,失大义全小节,殊不智也。”
张飞比较实在,叫道:
“嘿,姓曹的当着他面刨祖坟,他还能不闻不问,倒是好臣子!”
【性格上刘晔认为,刘备越是绝境越会采取激烈手段,以显示自己还游刃有余。
其次,刘备和关羽的感情,名义上君臣,实际上感情比父子之情都要牢靠。
如今关羽新丧,若刘备不能兴兵为其报仇,那要如何给关羽一个交代呢?
刘晔将刘备看的很清楚,而后来西晋名臣傅玄同样对刘晔分析的很清楚:
以刘晔的明智权计,要是居有德义,行有忠信,古之大贤也就这样了。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骂刘晔空有一个贤者的脑子,既无德义,又无忠信。
但再换个角度来说,那便是如此名臣也需要承认,刘晔的脑子真的很好使。】
“这到底是在夸人还是在骂人?”张飞蒙圈了。
孔明摇晃着羽扇笑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忠信德义乃是立身之本,此般全无,空有其才又有何用。”
“军师这么一解释俺就懂了!”张飞以拳捶手:
“这人是在骂这刘晔不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