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09节

  论位置,和熹皇后确实不如这老太太野心狠辣。

  论功绩,和熹皇后执政时随便单拎也强逾百倍。

  法正抬头反驳道:

  “和熹皇后上不愧对孝和皇帝,下不违背社稷民心,不以万乘之国为儿戏,平国家厄运于累卵。”

  “岂是这般人能比的?”

  法正这般说法引得更多人频频点头赞同,引得鲁肃也站在公允角度道:

  “若让某来选,即便和熹女君亲政时天灾不绝,但彼时上下一心复汉之兴,绝好过看这武周老太太骄奢淫逸,以酷吏制百官,且还需担忧卷入李武之争,做事绝难矣。”

  鲁肃之叹也让众人一起赞同,至少如今看来若处这武周,身家性命都难以得到保全,更遑论做事也。

  ……

  甘露殿中李世民趋近仔细瞧了瞧那投在光幕上纤毫毕现的金简,连带着上面每个字都看的无比清楚。

  最终方才摇头叹道:

  “东西不错,可惜乃死物也。”

  从后世获之来看,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三官九府。

  或许,李世民稍带恶意的想,也可能压根就是仙君们不想除这个“国主”之罪。

  这武则天欲除之罪,罪在何处或众口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罪绝不在仙家的三官九府处。

  “金简求除罪于天,何如效汉武颁诏于天下?”

  李世民评价了一句,随即退回榻上安坐,对其已了无兴趣。

  不过旋即便起了一点特殊心思:

  “此物都能成镇馆之宝,也不知朕可有何物什留于后世,镇于何处为宝?”

  “不过这般说来,金可不朽,不然朕也留一金简带入墓中?”

  “不过题何字为好呢?”

  【从理论上来说,有着血海深仇的武李二家是绝难和好的。

  同样还是从理论上来说,要是两方有着共同且空前强大的敌人,那么旧怨就都不是事儿了。

  那么两方的共同敌人是谁?那当然是武则天…啊不对划掉,那当然是精通唱跳且口舌功夫过人的张氏兄弟。

  701年老太太从嵩山回来之后整个人也愈发显的老态,就连处理政务也愈发力不从心起来,于是顺理成章的将日常政务托付给了二张兄弟。

  或许是因为双方的大规模联姻让武家重新摆正了姿态:

  当不了武周正统,当李唐的外戚也不错啊。

  根据《旧唐书》记载,这一年皇嗣李显的嫡子李重润、六女儿永泰郡主以及她老公武奉先子武延基,一起站出来敲边鼓,称张氏兄弟专政。

  从道理上说得清,毕竟老太太年龄在这儿摆着呢,而且皇嗣已立,就算要接手政务理应也是皇嗣来做,二张算什么东西?

  武则天的回应堪称雷霆,将李显的这一对儿女和武家子一起杖毙至少《旧唐书》是这么写的。

  但实际上这桩案子的细节非常复杂,武李两家是否缓和矛盾反而是次要了。

  当事人永泰公主李仙蕙的坟墓在1960年被发现,经过考古后,从永泰公主墓志铭上推断,其细节与《旧唐书》记载有很大出入。

  首先她的老公武延基在墓志铭中的死法是“丧雄锷”,即自刎或死于刀剑,而非杖毙。

  对永泰公主的棺椁进行考古后,学者们认定了李仙蕙的死因是难产,也非杖毙。

  这里额外插一嘴,古代上至皇家下至平民,因为结婚太早的原因导致难产十分常见,不少女性也因此失去生命。

  古代中医的妇科在历朝历代是一直都有发展的,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在妇产科上的进展一直都相当缓慢。

  这一点走在前列是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十六世纪前后便开始有用产钳助产以避免难产,直至十八世纪产钳在西方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

  回过头来看产钳的制作原理思路也并不算太难,古代如果能培养女医,或是抛弃成见让医生更多的参与到妇产全过程,相信或许也能有类似发展。

  扯远了,继续说李重润的真正死因。

  《资治通鉴》记载了后来韦后说的一句话,称“重润之死,重福为之”。

  资治通鉴记载不可全信,但一来李显没有反驳,二来神龙政变之后韦后直接驱逐了李重福,至死李显都没将其召回,可见多少还是有一些可信度。

  李重福的身份也比较特殊,他比李重润还要大两岁,是李显这个皇嗣的庶长子。

  李显的正妻韦后仅育有一子四女,也就是说仅有李重润一个嫡子,若是李重润身死,那么根据古代优先立嫡其次立长的规矩,李重福就离皇位无比之近了。

  重新捋清人物关系之后,在结合《旧唐书》中的说法便能做一个更贴近事实的推测,永泰公主怀有身孕去拜访自己兄长,武延基同去,席间谈及二张专权多有怨语,被李重福听去,告与张易之,随后武则天将武延基和李重润赐死。

  李重福有这么做的动机吗?当然有,他的妻子便是张易之的亲侄女,二张反而是他的靠山。

  同样在旧唐书当中,有一件边角料的记载结合时间同样很耐人寻味。

  701年八月,冀州学士苏安恒上疏武则天,请还政太子,罢黜武姓亲王。老太太的态度是“赐食慰谕而遣之”。

  同年九月,皇孙李重润被赐死。

  702年五月,冀州学士苏安恒复上疏请还政太子。这一次老太太的态度是“不纳不从”。

  两次态度可称截然相反,能清楚的看到老太太的态度变化。

  对李氏皇嗣由“迎”变“防”态度也直接引出了武周最终的落幕:神龙政变。】

  “夺嫡之争……”

  长孙无忌竟觉得没太出乎意料。

  对他们这些亲眼见过权力倾轧的人来说,女帝面首肆意强杀皇嗣听起来固然也有可能。

  但还是这般东宫内嫡庶争位,外勾权宦内连外戚,最终引皇帝干预,这般的发展更能接受一点。

  毕竟那可是大唐的皇位啊!

  设身处地想一下,武氏一直求立太子事事争先,可见这李显一脉日子过得应当并不是很如意,这等情况下骤然成为皇家贵胄,而拦在自己与皇位之间仅仅只有一个嫡子……

  长孙无忌舔舔嘴唇,让自己暂且不去想这些,转而换成一个合格的唐臣角度思考:能否有制有法能避免此般夺嫡之争?

  长孙皇后首先便是有些同情那难产而死的公主。

  兄长和夫君皆遭难,自身亦死于难产,最终还需后世开棺验骨才能逐步拼凑那难以自圆其说的记录,也是自己的苦命后代。

  不过旋即便睁大了眼,她虽不明白这产钳为何物,但几乎一眼就明白其作用,当即便央求道:

  “阎将作,切要细细画下来。”

  阎立本点点头,只觉得理所应当。

  相较而言孙思邈则是一眼就看明白了其作用,一面感叹其简单易用,一面则是衍生了更多的想法。

  比如既然能借用外物了,那想来取死胎亦可效仿,牛羊之难产或也可借用此物?

  毕竟他也在村里坐堂过,那牛羊皆是百姓宝贝,若是遭了病厄,百姓可不会管他是医人还是医兽的,只会跪在眼前求救,他又是个心肠软的……

  至于女医……孙思邈心下摇摇头只觉得这事更难,但去跟陛下说说,指不定会有办法呢?

  但也是因此,孙思邈也迸出了更多想法,看来这后世之医借外物治病症多矣。

  或许他也该让陛下来太医署走一遭,好让将作监打一些与行医便利之物?

  还在一直剧烈咳嗽,一定要防甲流啊,切勿轻视。

第437章 又是玄武门

  “此物大善!”

  这同样是张仲景对产钳的简单评价。

  老神医对妇科不陌生,但对妇产科还是比较陌生的,但如今乱世行走四方最不缺的就是见识。

  因此只是琢磨了一下便猜测出来了大概用法,只待找机会验证。

  对于什么夺嫡夺皇位烂七八糟的事情老神医并不关心,现在满心考虑的便是何时早点散会,好让他回去委托铁匠将此物打出来试试。

  另外便是不知此物改一改能否用于猪牛羊了。

  毕竟如今这世道,再怎么说,牛命还是要比人命要金贵一点的。

  孔明则是苦笑,瞧着后世所说的难产主因是结婚太早止不住的叹气。

  结婚早故而生产早,生产早所以难产者多。

  但毕竟乱世至此,安能何为?

  男子二十岁方才加冠,但十七八岁临阵者比比皆是。

  女子十五岁才至及笄,但十二三岁成亲也并不鲜见。

  此等民间风俗,已非一两岁之功能改之的。

  而且写写画画间孔明想的也更深,若是成婚更晚难产者更少,那便说明关系此厄的是身体强健程度。

  能影响到身体强健与否的,还有吃饱穿暖……于是问题就又绕回乱世这个环境上。

  若是生民百姓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依,那或许这后辈随口所言的弊病便不成问题。

  归根结底,无非还是教育二字,且还需继续效仿和熹皇后,令男女皆有所学也。

  另外便是……想办法将加冠礼与行笄礼置于男女同一年岁?

  但想想若是改制便是违礼,即使是孔明也隐隐感觉有点脑壳痛。

  如今展望,还定三秦后面对曹操已有必胜之心,但前望兴炎汉之途,依然还是长路漫漫也。

  至少女医孔明就觉得很有必要,但面对的困难也是想想便知。

  不过……想到此孔明心里反倒是还轻松了点。

  至少他们面对这漫漫长路,只需审时度势而不需苦苦上下求索,可称幸事也。

  【已经眼看着奔八十的武则天对太子升起了防备之心。

  张氏兄弟直接就成了受益者,声威日隆。

  703年,张易之家奴在长安闹事横行不法,被当时宰相魏元忠撞见当场杖毙。

  有道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张易之当场就发挥武周时期特色,给魏元忠捏了个谋反的由头。

  事儿不大,就是托弟弟张昌宗给老太太吹枕边风,说是私下听到宰相魏元忠和司礼丞高戬议论:

  太后老了,不如挟太子以图长久之计。

  基本就是不过脑子的诬言,但依然引得武则天大怒,召见当事人要当场对质。

  张昌宗是有恃无恐的,为了捏这个罪名专门收买了凤阁舍人张说出庭作伪证。

  但没想到这个张说又被李唐派的宋收买,面见老太太时当场哭诉,将张宗昌如何威逼利诱他作伪证的事儿抖了个干净。

  事情来龙去脉无比清楚,武则天也基于事实做出了公正判决:

  魏元忠去宰相之职,贬端州高要县尉。

  面对这种表态,所有人皆无可奈何,但老太太犹嫌不够继续紧逼:

首节上一节409/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