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11节

  唐宋年间,色目人在广州和泉州繁衍出了几十万人的移民社区,把控海路,垄断跨海贸易。

  后来西方有盘点中世纪八大港口,广州和泉州榜上有名,元朝时有个色目人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从摩洛哥来到泉州,记载了一路的见闻并称赞了泉州的繁华。

  但根据他所记载来看,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活跃的有摩尔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火罗人等等,唯独没有华夏人。

  不出海航行,如何能够研究航海技术,研发远洋海船?】

  晚点还有一章。

  这部分内容大概最迟明天就结束了,下个内容好好规划。

  另外运营官Fire神在书评区发布了一个粉丝称号征集的活动,有兴趣的老哥可以畅所欲言。

第326章 新手村群岛

  海权时代?

  庞统咀嚼了一下这个词儿,顺理成章便想到:

  “那我等此时,乃陆权时代?”

  孔明揉了揉腿换了个舒服点的坐姿,摇头道:

  “这时代,因人、因国而异,想来……”

  “只要有一国能远洋航行,那这海权之争便已不远矣。”

  “以强舰叩他国国门,奴其国民,以……”

  孔明说不下去了,那个未来实在可怖,但仿佛又近在咫尺。

  只是面色略有沉重的总结道:

  “若无坚船以御海权,则只能沦为鱼肉。”

  从后辈所讲的遭遇来看,无疑这后世华夏子民经历了颇多磨难。

  但谁能想到,这磨难竟是来自于此处?

  可如果再想想那帮助云长将军攻下了荆襄的巨舟,孔明又觉得舰队有此威力实属理所应当了。

  孔明此时还想起来后世许久没有提过的航母。

  此物既是行于海洋,又为航之母,孔明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虽然一时间想不明白,但隐隐也能察觉其中的可怖之处。

  张飞对此不太关心,他关心的是另一个名字:

  “兄长,那我等岂不是能以徐福之名,称这倭国巨岛乃是先秦故土?”

  听着三弟的想法,刘备瞬间都惊了:

  “啊?岂能如此为之?”

  “然,似乎亦是可行。“

  那边张飞还在愤愤不平:

  “那倭国习汉唐之文化……果子,结果竟作白眼狼反略汉儿。”

  刘备略略点头,不过最终还是道:

  “此事颇远……当务之急乃兴复旧都,复得中原后,再于广陵或北海寻一造海船良地。”

  说到此事刘备心情略有激荡。

  事实上今年很多事情都会见分晓,只要能克复关中,有西域商路,有关中沃土,则曹贼败亡之日不远矣。

  而真正兴复汉室之后,如今的许多筹谋才有实现的基础。

  ……

  “把控海路,垄断跨海贸易。”

  李世民喃喃重复着后辈之言。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并不复杂。

  唐循秦汉,重农抑商。

  但观初唐,西面打通了西域商路,海东也至少确保了大唐的权威,南边的朝贡虽不在意但更是没断过。

  在这种情况下唐人的身份已经成了最好的通行证,八方四夷皆为唐之臣妾,彼此无干戈,商贾自然大行其道。

  可是唐的户籍制度将百姓牢牢摁在了属地,除非应召出征,或是有正当远行理由,否则终其一生都只能在属地打转,生老病死。

  但户籍制度对胡人来说并不适用,这些“新唐人”享受着大唐这个帝国强盛武德所带来的极大便利,靠着经商攫取了大量财富。

  而且……李世民觉得,若是不知晓其中利害关系的话,上至天子下至掾吏,多半个个都乐得这百姓种地胡人经商的现状。

  可若按后世所说,这远洋行商,所获之利反而是次要的。

  李世民坐在那里静静看着,并且已经彻底沉默了下去,表情看不出喜怒,但熟悉的人无不知晓,这说明其心里正在天人交战。

  毕竟如今光幕说的已经再直白不过,寥寥数语,均是对这片土地奉行了数百年来国策的质疑。

  这是对大唐立国之本的质疑,而关系其中的调整或者变革,即使再怎么微小,最终推行到天下时也必将卷起惊涛骇浪,因此由不得李世民不慎重。

  杜如晦也一边细细思索,一边一扭头就看到房玄龄在抄录完光幕话语之后,还在另一边的的纸张上奋笔疾书。

  探过脑袋看到的便是满眼的数字符号。

  “玄龄这是?”杜如晦看不懂。

  “明日克明随我至万年县一行吧。”

  房玄龄一边计算,一边看着纸张上的数字忧心忡忡,同时低声解释道:

  “后世许多所言,皆乃大学问。”

  “那马尔萨斯陷阱,我愈是回味便愈是觉得其内里深奥。”

  “我以算学,草草计算了一番我唐之五十年推算。”

  杜如晦见其面色沉重,不由得也紧张起来:

  “如何?”

  房玄龄此时反倒不解释了,只是摇摇头道:

  “明日随我往万年县一行,半个月后,我或将以算学谏陛下,开海。”

  杜如晦睁大了眼睛,他是深知身旁的老友平时脾气有多和善,除非遇到生死攸关之事,不然多半都秉承一个“不争”。

  而此时看老朋友的态度便可知事态严重,于是也紧张起来,点点头道:

  “好。”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可以归结为地理原因。

  华夏的南方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群。

  这片岛屿群西起安达曼海,东至菲律宾,北起台湾岛,南至澳大利亚,其间大岛罗列,小岛密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产自这里的丁香、肉豆蔻、檀香木、樟脑、安息香以及黄金等物,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大受欢迎。

  对于华夏的海路商人们来说,在这片新手村岛屿群和华夏之间往返,既安全,收益也有保障。

  既然如此,干嘛要费劲巴拉的跑到极远的西方,冒着船破人亡的危险去挣一笔可能都没命花的财富呢?】

  随着光幕的讲述,一幅更加偏南的地图更加清楚的呈现在了光幕上。

  李世民抬眼,他对这片岛屿有印象,毕竟那阎立德亲手所绘的地球图就在旁边挂着呢。

  只不过那副地图上有白色的絮状物遮掩,并不如眼前的南方诸岛看的真切。

  不过旋即,李世民眼睛就睁大了:

  “这澳什么洲,竟如此之大?!”

  在此前的地图上,是能够隐隐约约看到大唐东南方向是有一片宽阔的陆地的,但在那上面只能看到一个影子。

  而此次光幕相当慷慨,这块土地的大半都映入了众人眼帘,只需略微对比一下就能知晓:

  这块土地若论大小,比现在大唐的疆土还要大上不少。

  李靖揪了揪胡子,心情有点复杂道:

  “这片……群岛,使得我华夏行船至此颇易。”

  “然……若有敌寇之辈以坚船尽驻守此群岛,这新手村群岛,恐反成我华夏之海上囚笼,难以冲破。”

  李靖的思维转变的相当快,作为一个军神级别的统帅,知道了船舰的长处和短板之后,以此摸索也能推演出海军作战要领的大概,并以此推演。

  而周围将帅听了李靖的分析,也无不变了颜色。

  大唐目前固无此忧,但若是不居安思危,等到海权时代的后世,这种可能性确实很大!

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颜氏

  对于李靖的判断,李世民同样认同。

  因而心里对于这海策也更加慎重。

  是循旧路缔造一个彪炳华夏的百年盛世。

  还是扭转国策提前布千年之局。

  这非他一人的功绩,而是联系到了数千万人的福祉,由不得不慎重。

  【因此可以说,正是中国南海庞大的群岛群和丰富的物产造就了中国船不便于远洋航行的特点。

  因为基本都在在群岛内部航行,且群岛内部的沿岸贸易基本都是复杂多变的近岸风。

  近岸风复杂多变,因此中国船在纵帆的科技点上一路狂飙。

  沿岸贸易经常需要考虑暗礁问题,因此水密隔舱的技术一直都在进步。

  结果就是适合季风远洋航行的横帆并没有投入太多科技点,毕竟没有需求何来研究?

  而海船的问题到了明朝就已经变得十分复杂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海禁。

  海禁这个政策并不是大明发明的,而是学自元,而元又是学习于宋。

  宋代开海禁的原因也特别简单:都是朕的钱!劳资要独吞!

  对此,某不愿意留下姓名的宋朝皇帝完颜氏总结的很清楚:

  “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耳。”

  咱们暂且不说这句话给自己脸上贴了几斤金粉,但其中对于海洋贸易的利润,确实认知的非常到位。

  宋朝海禁直到神宗时期才废除,到了南宋时高宗再开海禁并持续到亡国,海禁合计二百五十二年。

  元朝本身国祚就短,虽然尝试过官船民租的官本船制度,但很快就失败,前前后后四次海禁,加起来有十九年。

首节上一节311/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