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除夕简单用过饭之后,儿子便挺直脊背跪坐于堂下,面对正门,好似在等着谁一般。
但今日又会有谁来呢?
唯有冷风在院子里打着旋儿,撞在门上的呜咽声。
最后一丝日色被远方的群山遮蔽,天色也暗了下来。
鲁母将堂内的灯火点了起来,看了眼儿子倔强的背影,悄悄叹了口气。
而就在此时,远处的府门传来了拍打声。
鲁肃立时跳了起来,急匆匆便过去开门。
鲁母慢慢点灯,府门离这里并不远,说话声还能听得清楚:
“兴霸?”
“嗯?不欢迎我?”
“不,只是……”
“孙侯今日在殿内宴饮,不会来的。”
“……我知道。”
“与宴的还有北面的使者。”
“……”
“我就不入内了,你照顾好自己,若想……来寻我便是。”
“……不必…兴霸你也当顾好自己周全。”
很快府门便重新关上,鲁肃失魂落魄的回来,重新跪坐在原位置,但脊背不再笔直。
看着母亲关切的表情,鲁肃强打精神安慰道:
“母亲去歇息便是,儿还有一些事要处理。”
鲁母暗叹一声,但知道儿子性格向来执拗,于是也只是交代一声便离去。
转出堂外之后,鲁母驻足,果然过了一会儿,堂内便有一声长叹落在了地上。
鲁母立时感觉心都被揪住了。
回房的路上,鲁母想起来了刚才前来拜访的甘宁。
去寻他又能如何?
鲁母久居江东,并非耳目不明,早已知晓这甘宁似乎很不受孙侯的喜欢。
那寻他自然也和孙侯无关,除非是要……出江东?
想到此,这个老妇人的脚步顿了顿,随后也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
相较于外界的变化,整个益州都在孔明规划好的步调下走的不急不缓。
过年热热闹闹,元旦的敬酒上也终于没有傻子如去年的李邈一般作态搏名。
而在敬酒之后,成都的大姓更是乖巧,每一家的子侄俊杰都被举荐入了陈到手下。
陈到倒是完全不客气,将这群精通享受的郎君们训的哭爹喊娘。
但即使这样也没人敢要退出,因为来之前基本都被明说了:
若敢私逃,玄德公和家族皆不容汝。
而也是至此,益州终于被刘备和孔明搓成了一股绳。
等到元月底,刘备孔明张飞庞统等人也再次齐聚成都府衙。
“下月主公便移师汉中?”庞统问道。
趁着光幕还未展开,一般这会儿都会聊点政务。
“如今成都已初具规模,只需遣一良臣镇之即可。”
刘备感慨的点点头,觉得这一年过得也颇快。
既要忙农事,还要修水利,还抽空去征了一趟南中,以及跟那些不知死活的大姓勾心斗角,回首望去刘备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一年内做完的事情。
至于孔明那就更忙了,一边处理政务一边理顺钱财,而且锦官、冶铁、制糖、造纸、煤场等等皆出孔明之手,甚至还有时间去研究玻璃火药等物,并每隔几天再挤出时间去小太学授课。
如果不是再三和陈到确认过孔明的作息真的相当健康,刘备都担心孔明是不是提前开启了“丞相模式”。
而被问及如何能兼顾多面,孔明回答的理所应当:
“政务有子乔帮我,财富只需略看便可,子初子仲皆精通此道,至于其他劳作亦是如此,有何难之?”
好吧,孔明说的很有道理,刘备竟觉得无言以对。
也因此,是时候去汉中备战,争夺关中这第二片沃土以作大业之基!
今天拉肚子拉的比较厉害只有4K了,按照本来进度是要把视频写完的,出了意外实在对不住。
第309章 伯约独秀
【嗨嗨!观众姥爷们大家好呀,你们的周更UP主闻莽。】
骤然展开的光幕让成都府衙内霎时间寂静了下来。
此前已经考略过数遍的政务之类都被暂时放到一边。
张飞将果碟移到了自己面前,孔明与庞统手里捧着一杯热茶,面前纸笔已经准备好。
而在甘露殿也是同样,唯一的新人便是左瞧右看的刘仁轨。
看着满屋的皇帝宰相大将军,刘仁轨倒是怡然不惧,只是心中猜测齐聚于此到底要干嘛。
随后骤然出现的光幕差点把刘仁轨惊到了椅子下面去。
侯君集早有准备,单手就牢牢将刘仁轨托住了。
“正则何故惊慌?”
李世民笑问了一句,随后带头哈哈大笑起来,让甘露殿的气氛欢快了不少。
而在汴梁,再次被兄长召见的赵匡义不出意外又在石桌上见到了光幕。
悄悄看了一眼兄长腰间别着的玉斧和弹弓,赵匡义低下了头,谨防露出多余的表情。
赵匡胤此时心情倒是颇为不错,早早就让内侍在此布置了一些瓜果小食和热茶,此时看起来相当淡然。
光幕所讲的那些似是后世对宋的非议,赵匡胤照单全收。
毕竟这仙机光幕也就零星提几嘴而已,比起来上朝时那些文臣喷到脸上的唾沫,差了不知多少。
那些似是后代整出来的荒唐事,好好详细了解一下,能预防的预防,不能预防的留个遗诏,这就是他能做的全部事情了。
以及,得让弟弟不能再生事端才行。
【在今天的主题开始之前,先插播一条简讯,丈育UP主成功到达了天水市已经游玩了几天。
说到天水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往事过千年,身虽死,魂灵不灭,遗志仍显。
二零年天水市第一条有轨电车开通,经过多方征集意见后,这列有轨电车被正式命名为伯约号。
天水这座城市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过去千年,在他们心中里姜维依然是那个足以让他们骄傲的天水麒麟儿!
那咱们既然来此,没得说,必须去支持一下。】
映入光幕的是一座与后世的成都和长安都完全不同的城市。
虽然远没有两者繁华,但高远的天空与宽阔的道路,却又让刘备觉得天水之貌理应如此。
光幕上的画面摇摇晃晃,来到了一个红色的棚子处,眼看着光幕对着一个方形大铁盒子一通看不懂的操作,然后从中取出了一张小纸片。
然后刘备看到一个看起来怪模怪样的铁盒子从远方疾驰了过来,当然最醒目的还是这铁盒子上面的“伯”三个字。
这三个字让刘备动容,此前光幕对姜维的那些随口可提,都被刘备牢牢记在心里。
欲使社稷转危为安,使汉幽而复明,殊死一搏流尽了最后一滴汉血,可谓是大汉最后的忠烈。
不过想起来姜维,孔明便想起来了偷偷抢先下手的庞统,忍不住斜视一眼。
庞统假装浑然不知,甚至还有余裕顾左右而言他:
“这地上是何物,看起来似是车辙印,后世这电车竟与马车类似?”
孔明暂时也懒得计较,看着光幕上那后辈登上了伯,随即这铁盒子开始沿着两条线飞驰,仔细观看后,推测道:
“应当是钢轨道或那合金轨道。”
“轨道?”庞统惊了,看向孔明的目光毫不掩饰表达了一个意思:这你都懂?
于是孔明便努力给庞统解释了一下:
“先秦便有制木轨以运矿石,确实省力。”
“程畿所开的煤炭场地势崎岖,于是去岁四月时我便去往江州。”
“与民夫一起修整路面,铺设木轨,使得煤炭能方便运出。”
“后世既然能将木弩改制成威力惊人的钢弩。”
“同理举之反之,木轨若是改制钢轨,应当能更加好用,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推测罢了。”
啊?简单吗?庞统感觉咱们是不是对简单的理解不太一样。
秦木轨的记载庞统也看过,但看过并不意味着就能轻易复原出来。
冠军侯的事迹还无人不知呢,但古往今来能超越者能有几人?
庞统心中不由得警铃大作,这段时间在汉中雍凉进展颇为顺利,故而对算学工学等的研究便暂时放下了。
结果如今一看,孔明已遥遥领先矣。
另一边孔明浑不在意,已经在惦记其他事情了:
“这后世之车,既无骡马,依靠何物驱动?”
孔明想不明白:
“电车电车……莫非是电?可此物又如何用?”
孔明一边记载一边摇头,只觉得这后世愈是了解,不解之处也愈多。
也不知如今的这些不解,有生之年能解决多少?
不如,先试试打造出来一段铁轨试试,看有多好用?
而光幕上,画面正对着那伯约号电车的窗外,讲述的声音还在缓缓而谈。
【天水市对他们的麒麟儿有多喜爱,在电车命名上是看的清清楚楚。
所以同样有人建议,假如将来有一列始发杭州、途径南京、终点合肥的高铁,不知能不能取名叫仲谋号?